他们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他们是文明进步的领跑者,是开拓创新的实践者;
他们以知识的力量承载着国家前行的希望。
他们就是中国知识分子。
“广开进贤之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中国之声
特别策划《天下英才》
,讲述当代知识分子的理想、情怀与担当。
闻玉梅,女,1934年1月生,中共党员。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1957年留校任教,1999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闻玉梅院士长期从事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与研究,特别是在研究乙肝病毒的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领域中作出了系统、有创新性的贡献。她所研究乙肝治疗性疫苗已进入三期临床研究,被认为是研制治疗性乙肝疫苗的开拓者之一,被德国艾森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问
:
您跟学生的关系怎么样?
答
:
每一个学生经过你的手以后他都在他的事业上提高一大步,这就是个好老师,不能把它当成助手。
问
:
那您现在还带?
答
:
早就不带了。我现在带博士生导师,我培养博士生导师不是比我培养一个博士更重要吗?
问
:
科研和医学你更喜欢哪一个?
答
:
其实它是分不开的,因为对我来讲我们一切的科研是要为解决人健康和疾病的问题,所以这就是我为什么考医学院的研究生,我不考科学院的研究生。
问
:
我们了解到您也擅长唱京剧的老生?
答
:
惭愧,我是一个京剧爱好者。唱不动了现在。
闻玉梅(右)接受记者采访
和学生在一起,永远年轻;和理想、和事业在一起,永远年轻。两句常见于老师和科学家身上的开场,用来描述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闻玉梅,并不是客套。仔细修饰的黑短发、透亮的银边眼镜,桌上的绿色圆珠笔、玫红色手机外壳,处处是83岁的随性和自在。
前半生,“书香门第”、“闻一多侄女”都曾是她的标签;到了后半生,人的经历慢慢写进外表,闻玉梅的神情里,写满几十年的辛苦和甘之如饴。
闻玉梅:我们的治疗是什么呢?就是给你打针,激活你身体的免疫功能,通过你身体的免疫功能来清除病毒。我们治疗的方法每个月才打一针,比较简便,病人六个月六针打完了,而且价钱也会很便宜。
这是闻玉梅领衔的“乙肝治疗性疫苗”。
闻玉梅:我们当时在动物试验里面做,大概也就25%到30%有效,可是现在你知道肿瘤的靶向治疗也只有百分之二三十有效,也不是百分之一百。
疫苗从不为人知到追求“有效率”,整整三十年;很难说是闻玉梅一天天熬出技术的成长,还是技术年复一年见证她的执着。1987年,闻玉梅首先提出“消除对乙肝病毒抗原免疫耐受性”治疗观点,我国“治疗性免疫”的研究由此起步。在面对资金、人员、产业化这一系列问题前,她甚至需要先要向同业者说明白,自己究竟要干什么。
闻玉梅:当时我们提出来治疗性疫苗,最大的问题,不认可。当时你要去批的时候,人家就说你去治疗吗?你是药,那就应该按药物的程序来走。可是我们不是药,我们打的是疫苗,人家说疫苗都是预防性的,而且预防乙肝疫苗已经有了,你怎么又说是个治疗性的疫苗?所以你又不像是疫苗。当时很新的情况下你要突破,你要这些专家们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