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我是知果果的榴莲。首先向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今天不是苹果同学来跟大家讲思聊呢?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思聊重启以后呢,话题劲暴,树敌太多。为了苹果同学的安全考虑,所以换一个稍微能抗打一些的来做这个节目。作为一个MT,希望各位将就点听就是了。
那么,这期的主题,我们要讲的是真格基金所投的电商。从数据来看,真格基金对于电商还是情有独钟的,总共投了62家电子商务领域的企业,占了百分之十三。并且在这个领域中,不乏例如聚美优品、小红书、兰亭集势这样的明星企业,尤其是聚美优品还非常争气的创造了仅仅4年就冲上纳斯达克上市的投资界神话,一举将阿里、京东之流甩在身后。这一切的背后,不得不说,徐小平老师投资电商行业的眼光,就一个字——“屌爆了”
马屁环节,到此结束。好好唠唠咱徐老师投电商的眼光问题。
十年中国电商,从群雄逐鹿到两巨多强,阿里和京东以合计超过八成的份额将其他电商遥遥领先。处于实体店和综合电商夹缝中的垂直电商,被收购似乎成了最好的归宿。于是乎,唯品会收购了乐蜂网、苏宁收购了红孩子……能活下来的电商已寥寥无几。更多像当当、凡客、易迅、1号店这样曾经的明星电商企业归于沉寂,剩下的只能抱团取暖。
究其原因,相互模仿和扎堆竞争是甩不掉的帽子。太多企业迷信于商业模式的创新,迷信于拼PPT,拼流量资源,而在技术领域去突破的少之又少。电子商务领域就是非常典型的。
以电子商务为核心关键词对进行专利检索,自1989年第一件申请至今,中国共公开专利36823件。其中,发明专利25510件,实用新型专利7021件,外观专利4292件。近十年中国电商专利申请趋势图如下所示:
近十年中国电商专利申请趋势图
我们可以看到,2014年到2015年是发明专利申请爆发年份,15年之后,发明专利申请趋势放缓;2015年至2016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爆发;同期外观专利申请也是爆发阶段。
这个数据是想说明一个什么事呢?
以上数据表明,随着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增长的爆发,传统电商已经进入技术的衰退期,将面临更加汹涌的运营、资本、市场多重鏖战。
为什么敢这么说?
因为,专利作为一种实证数据,会直接反应一个行业的兴衰。每个行业都会经历萌芽、发展、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称之为萌芽阶段。如果一个行业专利申请人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等组成,申请类型以发明为主,且多为基础技术,那行业属于萌芽阶段,通常技术还没有商业应用场景,此时资本一般不会进场,因为谁也不知道技术应用的周期会有多长。
第二个阶段,当大型企业加入专利申请人群体,申请专利以发明为主,关键词为具体技术应用,此时行业进入发展阶段;这时,如果资本眼光够毒,信心坚定的话,很可能会大赚一笔。
第三个阶段,当多数中小企业开始大规模申请专利时,且申请专利开始变为实用新型,关键词多为技术的创新应用,此时行业进入成熟期。这个时候更多的就是拼商业模式的时候了。当进入这个阶段后,建立所谓技术壁垒基本是很难了,投资者要考虑的维度更多,难度也更大。
最后阶段,当很多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开始大规模申请专利,申请专利开始变为外观专利,此时行业进入衰退期。选择这个时候进场的投资者,只能说是艺高人胆大了。
好不容易说完这段绕嘴的知识点以后,我们再看看徐老师投的这几个明星企业。
最早的是兰亭集势,2007年获得真格基金天使轮投资;聚美优品2010年获得真格基金天使轮投资;小红书2013年获得天使轮投资。
总的看来,真格选择进入电商领域的时机还是比较早的。应该算是第二或第三阶段进入的。徐老师作为投资人的这种商业敏锐程度很是强悍。但是,这几家公司对于技术领域的贡献却真的很少。兰亭集势1件发明,聚美优品4件发明,小红书居然是0。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几家真的就只有这点技术创造力么?从现状来看,貌似是的。
在新一轮电商发展阶段,阿里、京东仍将以领先者的姿态出现。腾讯也已经悄无声息的做了一些专利方面的布局。三只松鼠、酒龙仓、百事泰等公司也值得关注。
电商行业专利申请TOP20排名如下:
电商行业专利申请TOP20排名
如果说,在上一轮的电商竞争中,单靠资本、运营和市场,还有一些电商企业能够硬撑。阿里京东这样的电商老炮,已经在即将到来的“无界零售”概念中大肆布局了。无论这种布局是商业的还是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