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见
全世界在等待新的科技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  国君研究|医药行业2025春季政策展望电话会 ·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蚂蚁集团,重要人事变动 ·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蛇年首批券商“金股”出炉 ·  2 天前  
上海证券报  ·  大爆发!盘中涨超30%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创见

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周正式开幕

创见  · 公众号  ·  · 2020-12-28 10:49

正文

*本文是2020年未来科学周专题的一部分

12 月 27 日,2020 未来科学大奖周举办线上开幕仪式。 由此,这一为期 4 天的全球性科学盛会正式拉开帷幕。 未来科学大奖周 Program Committee 联席主席与未来科学大奖历届获奖人、捐赠人、科学委员会委员、监督委员会主席齐聚云端,共同启动 2020 未来科学大奖周。


科学之光 温暖世界

2020 年新冠疫情给全球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未来科学大奖周活动以云端形式进行呈现。今年,未来科学大奖周的主题是“科学之光 温暖世界”,未来科学大奖愿做一粒火种,在人类面临共同挑战的当下,凝聚更多爱与力量,点亮科学之光,温暖整个世界。

田刚在 2020 未来科学大奖周开幕仪式上表示:作为大奖的第一批科学委员会委员,我见证了大奖五年来的不断成长和发展,感受到了大奖科学委员会对于评审的严谨性、科学性、公正性原则的坚持,也看到了未来科学大奖在推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五年来,未来科学大奖共产生了 20 位获奖人。这些获奖人是基于全球视野而产生的,他们的科研工作和学术水平在各自领域内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时至今日,大奖的影响力已从华人科学界逐渐扩展到国际科学界,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科学界的深度参与,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五周年不仅是一个值得庆祝和纪念的时间节点,我们更希望借科学界云端年度盛会这样一个机会,礼赞科学成就,弘扬科学精神,唤起科学热情,以科学精神影响中国、影响世界、影响下一代。在过去五年中,未来科学大奖在民间科学奖项设立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了阶段性目标。我们的愿景是要做全世界公认的大奖。

对话:向科学百年启程

对话环节由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以及未来论坛创始理事、未来科学大奖 - 生命科学奖捐赠人、高瓴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共同主持。

王晓东在开幕仪式上表示: 未来科学大奖这五周年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是非常令人激动和令人深思得的,如果说我们目前正处于百年未见之大变局之中,那我们未来科学大奖作为中国民间所发起的奖励世界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的奖项,在中华大地上,我认为是非常非常有意义,它的历史意义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进一步彰显。

在对话中他还表达了对 12 位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的致谢,王晓东表示:我们中国年轻人对科学的追求,也逐渐地觉醒,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所以你们作为捐赠人,对未来科学大奖,对开社会风气之先的意义是非常之大的。这五年来,这个意义也越来越彰显。我确实要再一次感谢捐赠人,你们真的是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张磊作为对话环节主持人之一总结表示:对我们做基础科学投资的企业家、投资人来讲,基础科学是最有时间复利价值的投资,全社会在基础科学投资越多,它的溢出效应就越大,虽然有可能不是立即发明某一项技术,但它会对所有的科技进步都产生巨大影响,而且科学无国界,当它产生好的影响惠及全人类时,就是全人类共同的文明。另外,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尤其重要,因为人类的好奇心就是用严谨的科学方法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这是我们要追求和提倡的,全社会都来提倡对科学精神的追求。最后,科学,要做、要投资、要有时间的复利,不仅要做时间的朋友,还要创造很好的科学氛围,让整个社会氛围都能通过让科学家当明星,让科学家走红地毯,受到全社会的礼赞和关注。Science is fun, science is cool, 我们的目标是传递科学是非常有趣、非常好玩的事情,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对科学的关注和科学的学习上,从而推动下一代更多步入到科学的殿堂里。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学系主任、K.K. Lee 教授、化学教授和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授,斯坦福大学可穿戴电子中心创始人和主任,美国工程院院士鲍哲南表示:未来科学大奖的科学委员会成员都是我非常尊敬的优秀科学家,我也非常高兴在三年前加入了他们。同时,我也非常乐于看到,科委会中出现更多女科学家的身影。近年来,随着未来科学大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我们看到被提名人数在不断增加,所涉及的科研领域在不断扩大,这也使得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的科研领域越来越广泛。

未来科学大奖监督委员会主席、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红天讲席教授高西庆表示:五年来,监督委员会在未来科学大奖的评奖机制、流程管理、人员选任等方面做了大量顶层设计工作,并予以不断完善和改进,从而保证大奖的公平、公正与公信,为未来科学大奖的百年科学梦奠定了基础,并获得了全社会的认可和科学界的认可。希望在今后的一百年里,人们能够看到我们在早期的付出,也希望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科学大奖能够持续为国家科学发展,为世界科学进步做出贡献。

未来科学大奖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捐赠人,分众传媒创始人、董事长江南春表示:数学是未来科学发展的基础,是未来高科技竞争力的核心关键。未来科学大奖成立五年来,不仅礼赞科学家、对科学精神的致敬,同时也树立了一种社会的示范效应,告诉大家从小就要学好数学、学好计算机、争当科学家,让科学家成为孩子们心中的明星和榜样,激发民间的科学热情。

2016 年未来科学大奖 - 生命科学奖获奖者卢煜明表示:过去 20 多年我们所做的工作对医疗卫生行业产生了积极影响,我特別感謝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对我们的鼓励,这对于我们吸引科研人才方面也有很大的助力。事实上,这几年来自中国各个大学的学生申请明显增多,这对我们科研团队的扩充和科研人才的培养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感谢未来科学大奖。”

同时,卢煜明透露,目前已从产前(诊断)方面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癌症方面来,希望未来五年内,能够开发出癌症早期诊断的检测方法,捍卫健康,挽救生命。

2017 年未来科学大奖 - 物质科学奖获奖者潘建伟认为,未来科学大奖作为民间发起的科学类奖项,采用的提名邀约制和国际同行评议制,能更好、更客观地反映评奖的真实价值,未来科学大奖确实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从 12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中,国家(科技奖励)改变了原来的推荐制,变成了提名制,未来科学大奖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我非常感谢未来科学大奖赞助人和评奖委员会起到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未来科学大奖 - 生命科学奖捐赠人、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表示:未来科学大奖是十几位企业家、捐赠人共同策划、共同商议成立的,体现了一个团队的合作精神,这也是大奖的特色所在。五年来,未来科学大奖取得的成绩超出了整个发起团队和捐赠人们的预期:科研工作和科学家群体有了更广泛、更深刻的影响力,尤其是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世界,科学家正在成为他们眼中的英雄、“明星”,这令他们对科学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科研事业的进步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有持续的资金支持。沈南鹏表示,随着未来科学大奖得到了科学家群体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这让成立永久捐赠基金的预想变得水到渠成。作为 2019 年捐赠人大会轮值主席,沈南鹏表示,未来科学大奖将充分结合国际上的优秀案例,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大奖自身特点的解决方案,共同打造一个延续百年、千年的未来科学大奖。此外,沈南鹏认为未来科学大奖要做出全球影响力,让更多人知道中国不仅在科技转换上诞生了一批全世界最优秀的科技企业,中国科学家在基础科研最源头的领域里也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