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六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书评周刊  ·  法国早期女性名流中,有哪些真正的藏书家? ·  5 天前  
悦读文摘  ·  每天思考一段话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书评周刊

48岁时,他实现自己最疯狂的梦想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5-06 09:01

正文

虽然一直有写作的欲望,但还是按部就班地读大学完成了学业。三十岁才开始写作,四十岁正式以“作家”的身份出道,也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直到将近五十岁时完成的一本小说,突然就成了畅销书,在全国排行榜上排第一,被译成各种语言行销几十个国家……这样的经历会是什么感觉?像是每一个想过以写作为生的人的梦。


这正是近几年法国文坛“黑马”米歇尔·普西的真实经历。最近,我们采访了他。米歇尔·普西直言,这本书的畅销“已经超出我最疯狂的梦想了”,而最大的好处,是他因此获得了写作的自由。



采写  |  新京报记者 张畅


提起当代法国的畅销书作家,人们可能第一时间想到马克·李维,他在全世界近50个国家畅销3000万册的记录已然成为出版界的“神话”。在法国,无论是电视采访,还是报纸专访,常将米歇尔·普西的名字和马克·李维相提并论。然而,再次当面提及马克·李维时,米歇尔·普西却笑称:“我希望有朝一日,当人们提到法国作家,第一个想起的人,是我。”


米歇尔·普西(Michel Bussi),法国畅销书作家,著名政治评论家,选举地理学专家,曾任法国鲁昂大学教授。普西以学者的深入观察对人性善恶进行独特解读,加上对景致的细腻铺陈和曲折悬疑的情节布局,让他在法国文坛独树一帜。


去年年底,米歇尔·普西的悬疑小说《直到那一天》的中译本问世,该书讲述了1980年底的一场空难过后,唯一幸存的三个月大的女婴因身份难辨,引发一系列调查,并在长达18年的身份焦虑中迷失自我的故事。这本书于2013年在法国出版后,登上法国亚马逊销售排行榜的第一名,米歇尔·普西本人也成为法国文坛的“一匹黑马”,以50万册的销量跻身2013年法国最畅销的十位作家之一。


米歇尔·普西坦言,这本书能在全世界近35个国家热销,“已经超出我最疯狂的梦想了”。



悬疑背后一定要有核心的问题意识


1965年,米歇尔·普西生于法国诺曼底的卢维耶市。在他的家族历史中,除了他,没有一个人是作家。由于从小就热爱悬疑推理小说,他的脑海里时常浮现出许多零零碎碎的故事,这些故事在他的体内沉睡多年,用他的话说,就是“关在躯壳之内,不见天日”。

 

身为鲁昂大学的地理系教授,白天,他和大多数大学教授一样,备课、教书、指导国家级的地理研究方案和学生论文。晚上或休假时,他才能从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投身热爱的小说写作。


米歇尔·普西


《直到那一天》的灵感来源于他儿时的身份困惑:如果生在一个全然不同的家庭,一个人的命运会如何?会不会变成一个不同的人?为了解答这个由来已久的焦虑,他在小说中创造了一个极致条件,通过一场空难销毁了所有能够证明女主人公身份的证据,想要借此探讨西方著名的nature VS nurture的争论,即人是取决于先天遗传,还是后天培养而成。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三十岁左右的普西刚刚博士毕业,就已经开始构思这个故事了,他将故事的架构写在纸上,锁进抽屉,一放就是20年。2013年,他再度重拾这个故事,没想到却因此成就了他的写作生涯。


《直到那一天》

作者:(法)米歇尔·普西

译者:梁若瑜

版本:博集天卷·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年1月


从被称为“罗萍版的达芬奇密码”的小说处女作《罗萍密码》(2006),到以印象派画家莫奈为主线的《黑睡莲》(2011),普西每年都会出版一部推理小说,并且坚持将故事发生的背景设置在故乡诺曼底。在这里,现代化的工业发展与传统的小镇和村落并存,大名鼎鼎的法国作家福楼拜和莫泊桑曾生活于此,二战前后大批印象派画家也曾在这里驻扎。普西熟悉它的每一条街道,它的古堡、楼房和街区。当他将地理学家对于空间的敏锐嗅觉注入其间时,诺曼底在他的笔下更加立体了。

 

和大多数以杀人和解谜为主线的悬疑推理小说不同,《直到那一天》以悬疑和推理为形式,其内核则是探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焦虑。“作者对人性的解读,决定了一本小说的风格和气氛。某些原因促使人去做了坏事,一如某些原因促使人去做了好事;某些人因此成了坏人,一如某些人因此成了好人。背后那些原因其实比后来的善恶之分更耐人寻味。对我而言,这是推理故事抽丝剥茧过程中最大的乐趣。”这本书的译者梁若瑜这样写道。这和普西选择以推理小说的外壳展现“普遍性的主题”相契合:“悬疑背后一定要有核心的问题意识,故事要有原创性,而组织剧情的关键是情感的共鸣,找到杀人凶手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营造的氛围,一步步逼近真相,让读者陷入对真相的热盼。”

 

去年9月,普西从法国鲁昂大学辞职,专职写作,“哪怕明天一本都卖不出去,也没关系,我只想有足够的自由,写我自己想写的东西”。



对话米歇尔·普西

一本书卖得好不好,原因是很神秘的


新京报:《直到那一天》这部小说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构思这样一部小说?

 

米歇尔·普西:这个创意已经有20多年了,当时还没有DNA检测。最初的想法就是身份焦虑,由这个问题出发,想要创造一个剧情,让它成立。假设在一场事故中,所有证据都销毁了,所有见过这个人的亲戚、朋友都不在了,那就回到最初的问题:她到底是谁?没有任何的线索能够证明她是谁。

 

新京报:为什么会对身份问题这么感兴趣?

 

米歇尔·普西:很多小孩都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如果我生在另一个家庭会怎么样?比如万一家庭背景相差悬殊,那么同一个人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会不会变成不同的人?反过来问,如果我在现有的环境中长大,能不能长成和我所在的环境截然不同的人?也许确实可以,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是不行的。我在写这部小说时,也会注意安排,一个个小细节可能会改变主人公之后的命运。


新京报:2013年,你成为法国排名前十的畅销书作家之一,据说《直到那一天》销售了大约50万册。你认为它畅销的原因有哪些?

 

米歇尔·普西: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我们业内常说,一本书卖得好不好,原因是很神秘的。如果要我回答,一本书的畅销,首先是主题要有普遍性,比如小孩子对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这个问题不光是在中国有,在法国、西班牙、英国也会有。其次,当两个经济实力悬殊的家庭要争夺一个小孩时,由这个情境会牵扯出很多剧情,不论是哪个国家的人,都会被这个打动。虽然说故事是悬疑故事,但其背后一定要有一个核心的问题意识。比如,一个小孩真的是在穷人家长大,他会有穷人的尊严,拒绝富人的援助,但同时也会在现实层面怀疑拒绝是不是对的。这个问题虽然很简单,但因为我给它设置的情境很复杂,所以就好看很多。

 

新京报:你的写作经历是怎样的?每年都会出版一本小说,你持续创作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尤其钟爱推理小说?

 

米歇尔·普西:我进入这行很晚,40岁才出道。我30岁完成学业之后才开始写小说,但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以作家身份出道,最初也不是为了成为大作家才写作的,只是有想要创作的欲望。我心里有个声音告诉我:要一直往下写,写下去。就真的写下去了,我很幸运,不是所有人都能这么坚持下去的。

 

我写作的动力就是故事本身。作为读者,我一直很喜欢悬疑小说,这种类型给我信心,如果用悬疑这种形式,会让读者一直往下读。丹·布朗吸引我的,就是他对于地理知识的运用和描写。单纯从阅读的层面讲,我受阿加莎·克里斯汀的影响比较深,另外,法国作家雅克·布雷维尔和鲍里斯维昂也影响了我的写作。

 

新京报:一般畅销书作家都会有销量方面的压力,担心以后的作品不再畅销,你会有这方面的担心吗?

 

米歇尔·普西:没有。我这部小说,不论是在法国,还是在世界各地,都卖得很好,这已经超出了我最疯狂的梦想了。哪怕明天一本都卖不出去,也没关系。我现在取得的成就,最大的作用就是保证了我之后的自由,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所以我并不担心之后卖不掉会怎么样,我写的东西已经有很多读者了,已经进入到大家的视野中了,这个才重要。



本文为独家原创文章,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作者:张畅;法语译者:张怡(北大法语系)。编辑:小盐。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扫一扫,赏给书评君一个可爱多?


追风筝的人:被真相伤害,总比被谎言安慰好

人不可貌相,但作家可以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民的名义 | 平庸之恶 | 假课文 | 养猫 | 自闭症 |  法律与舆论 | 春日赏花 | 原生家庭 | 2084 | 婚外恋 | 性教育 | 古典诗词 | 刷热点 | 安·兰德 | “爱国主义” | 共享单车 | 胡适 | 国学低俗化 | 弟子规 | 2016年度好书 | 人生无意义 | 小津安二郎 | 作家的脸 | 朋友圈 黄永玉 | 高房价 | 钱理群 | 篡改历史 | 抑郁症 | 荒木经惟 | 沈石溪 | 心灵鸡汤 | 帕慕克 | 龙榆生 | 奥兹 | 奥威尔 | 阿列克谢耶维奇 | 民国试卷


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