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匠城
城市规划行业知识社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国匠城

专题总结: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相关文献及政策,详细评价规程及试点案例推荐

国匠城  · 公众号  ·  · 2024-07-05 17:0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小编: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是指通过规模引导、布局优化、标准控制、市场配置、盘活利用等手段,达到节约土地、减量用地、提升用地强度、促进低效废弃地再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各项行为与活动。 (来自:《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


2024年,“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第17个专题为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分享了“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 相关文献及政策,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详细评价规程及试点案例、节约集约用地模式及案例推荐 ,等等。今日推荐,学社专题 《2024年专题017: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专题总结PDF文档 ,本文档为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知识星球分享,文末查看PDF获取方式。如果你想了解与“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相关的更多知识,欢迎加入“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


2024年专题017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Part 1:专题相关文献推荐



本周,【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收集整理了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相关文献,文献关键词“词云图”如下图所示: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这些文献包括 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城市郊野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5Q5E”评价模型、城市转型、高质量发展、节约集约建设用地标准、BP-ANN模型、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模式、GIS、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系统、TOPSIS方法、大数据、突变级数法、宗地尺度、潜力规模测算、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制约因素分析、空间相关性、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时空差异性分析、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理想值确定方法、生态足迹视角、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山地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路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资源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区域差异, 等等,一共28篇,分享给大家学习使用~


Part 2:学社专题内容分享



01、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国家政策# 相关政策包括:


  •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

  • 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国土资源部关于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的意见(国土资发〔2012〕47号)

  •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 第61号)

  • 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4〕119号 )

  • 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

  • 国土资源部关于部署开展全国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

  • 全国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组织实施工作规则

  •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1]14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令第743号)

  • 节约集约用地论证分析专章编制与审查工作指南(试行)

  • 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的通知(试行)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02、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详细评价#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详细评价规程》指出,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详细评价的目的是为全面掌握地级及以上城市、县(市、区、旗)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及潜力,重点摸清存量低效用地的空间分布、结构和开发潜力,明确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方向,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土地政策和调控措施,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和动态调整完善、土地利用计划和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等相关计划制订、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利用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03、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试点案例# 无锡市坚持以“用”为导向,创新思路、深化应用,将详细评价成果纳入“锡地·存量资源智慧应用云平台”,为精准锁定低效存量资源和盘活利用方向提供了有力支撑。无锡市从顶层设计入手,形成了“市级政府主导,职能部门横向协同,区、街道纵向联动”的立体工作网络。同时,在自然资源系统内抽调相关处室业务骨干组建详细评价业务工作组,会同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组建的联合技术团队,共同解决评价过程中的具体业务问题,为详细评价试点顺利开展提供强大的组织技术保障。


04、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试点案例# 淄博市以本次试点任务为基础,以深入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为目标导向,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了“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指导、试点城市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明确了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院作为试点工作的省级技术支撑单位,并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任组长的工作专班,由政府统筹组织负责,建立了编办、工信、公安、自然资源、商务、大数据、统计等部门协商联动机制。淄博市重点在评价范围、评价对象、数据采集、评价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具有全域协同、城乡统筹、数据融合、智能监测等特点。


05、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试点案例# 唐山市立足实际发展用地需求,确定了详细评价工作目标:一是摸清主要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状况,找出低效成因,提出“一地一策” 探索开展详细评价的特色经验;二是结合区域总体用地特征和发展功能定位,明确土地改造利用方向;三是在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再利用,支撑城市成片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06、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试点案例# 河南省商丘市在地籍宗地的基础上,划分居住、商服、工业、教育等评价单元,对土地利用程度、效益、潜力进行量化评价,明确了不同用地类型每一项指标判定低效、中度、集约和过度的依据和标准,并以此为基础摸清了各类用地的分布、面积、占比等,进而分析其影响因素和现状。


07、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试点案例# 遂宁市基于“聚焦差异、细化分类”的原则,针对不同用地类型,开展了空间分区或行业分类,再逐步细化内部分类。在此基础上,该市依据国家标准,结合本地实际,采用目标法、现状值排序法,合理确定了各项评价指标判定标准。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08、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试点案例# 湖北省武汉市对应“市/区—功能区/开发区—单元/宗地”的不同层级,建立“总体—专项—详细”三级评价规划体系,完善从总体评价到宗地评价的全覆盖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09、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节地模式# 城市片区立体分层综合开发节地模式:充分考虑现状地坪和规划道路之间的自然高差,“立体布局、立体开发”,基本不改变现状地坪,通过实行项目立体组合来实现节约集约,采用高铁站场立体组合、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人车分流、农民集中高层安置、中小学用地复核利用、市政设施半地下布局等多种建设方式。该模式适用于存在地形自然高差、城市开发定位较高、建筑规模较大、人口多的区域。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10、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节地模式# 城市中心商务区(CBD)综合开发模式:一是统筹安排用地结构。按照一定比例安排商服、居住以及生活服务类用地结构,规划建设相配套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商业、休闲娱乐等服务设施,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非生产性服务业用地明显高于国际一般商务中心区,促进城市功能的有机完善。二是上下挖潜,功能集成,提升土地承载力。公共设施与开发界面清晰划分,将核心区公共绿地及道路下方地下空间结为一体,同时将轨道交通、停车场、人防工程、商业、综合服务、文化设施、设备用房、电力电站、燃气电压站等全部放入地下,实现土地多重利用,促进了土地的分层供应和城市建设的有效衔接。三是立体整合交通功能。布置好轨道交通、站源点及地下车库在基础设施与商业开发的连接部位,重视连接部位,实现通勤、换乘、和生活设施,即生产、生活性的土地利用与和基础设施无缝的连接过渡。


11、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节地模式# 中央商务区地下空间集成开发建设模式:一是秉持集成开发理念,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规划设计与整体开发,实现各类功能复合利用;二是统筹考虑地上公共绿地、地下商业动线设计和地下空间消防要求,因地制宜地设置下沉广场,实现将自然风光水绿引入地下空间;充分利用结构空腔进行市政管网系统集成化布设,建立“地面道路-地下环路-地下车库”三级车行系统,提高地下空间利用强度;三是编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出台地下空间利用管理办法,探索地下空间使用权配置方式。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12、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节地模式# 旧城区地上地下空间立体改造开发模式:主要是通过地上地下空间立体开发和改造方式进行旧城区改造。一是采用立体开发节地模式,地上建设高层建筑,地下分层布局,增加了土地开发利用强度;二是通过规划地下社会停车场和地下商业步行系统,满足社会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


13、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节地模式# 桥下空间集约开发节地模式:一是对桥下闲散土地进行充分利用和改造,强化空间复合利用和功能叠加;二是采用政府与市场合作模式建设和运营,创新土地供应政策,激发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14、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节地模式# 屋顶上的体育休闲公园节地模式:一是利用既有污水处理厂屋顶空间打造建设体育休闲公园,在不新增占地的情况下,释放公共开放空间;二是探索分层供地,地上、地表和地下分别设立使用权,实现地上、地表和地下不同竖向空间的多维立体开发利用。


15、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节地模式# 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改造利用模式:一是坚持“以保护为主,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存量土地;二是对街区景观、艺术装置等进行整体设计,集中连片改造开发,分单元整合,整体整改。


Part 3:专题总结PDF文档



规划师成长学社内我们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相关知识,并整理了一份专题总结PDF分享给大家学习使用。PDF的目录框架是:



PDF略缩图展示如下:


注:PPT内容均来自公开渠道,已注明出处。


如何查看学社总结PDF文档?


扫码查看

PDF分享


\ | /



更多专题

持续更新中...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