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
消息、作文、专家纪要、调研分享;提高认知及信息差
)
分享市场、行业及公司动态,包括投资策略、行业数据库、专家调研、公司纪要;信息超越
99%
的投资者)微信扫码加入体验)
领导好,昨日我们担心的港股对冲基金获利了结不幸成为了事实。部分客户趁A股开盘首日的高涨情绪获利了结港股金融地产股。交易台反馈外资今日现净流出,假期获利离场、发改委政策逊于预期及友商对腾讯Q3业绩miss的call可能是主要触发因素。
国债期货、印度和日股的平盘走势佐证了内资机构和外资LO目前偏审慎的态度,但若后续基民开启申购潮,不排除基金重仓板块获得更好的资金面助益,平添外资LO的中国仓位轧空压力。
今日我领教了自媒体时代币圈群众炒股的威力,。
我看不懂,但我大为震撼。
在3.5万亿极限资金面热度下,散户入场的冲击力预计将在明后两日散去。我们认为短期内市场仍需消化过快的市场上涨,后续在俄罗斯喀山金砖峰会(22-24日)和美国大选(11月5日)落地后,可能可以更清晰看到财政政策的施政方向。
届时市场有望出现更清晰的中期主线。在此之前的观察方向包括:1)科技自立;2)内需新增量的新基建++生育+养老+消费新政等;3)政策引导的外循环方向,预计新方向涌现的核心在于资金面及政策预期,中期维度可能市场仍然对基本面变化的感受度弱于对资金面变化的感受度。
老调重弹:市场对财政政策的预期更多在于总量的多寡,但我们认为刺激方向与结构改革比总量更重要。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需求缺失+政府债务+老龄少子化等)和安倍经济学推出时的日本颇为相似,复杂问题很难用简单粗暴的总量政策解决。我们认为与其关注财政的总量,不如关注财政的方向,针对保交楼和低收入群体保障提供中央财政的总量刺激是有效的。另外需关注税改+债务置换等政策的落地速度,中国需及时重塑地方政府“赛马机制”。对A股而言,类似安倍经济学的企业治理改革(提升ROE为目标)配合央行入市(推动股市对企业价值的合理定价)是长期最迫切的政策组合拳。
-----------------------------------------------------------------------------
读完顺手点下“在看”,下次更新优先推送消息;
欢迎点赞、在看;更多纪要:
及时分享市场、行业及公司动态,包括投资策略、行业数据库、专家调研、公司纪要;信息超越99%的投资者;投资资料包括纪要音频会议、pdf及word纪要、行业及公司数据库、事件点评等;为您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获取高质量的投研信息;有数万份一手纪要信息,可作为投资数据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