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热心肠研究院
我们不研究热心肠,我们热心于肠道事业。《热心肠日报》每天早上精彩推送,让你不错过肠道科学的每一个重大进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热心肠研究院

程功:特定肠道微生物增效蚊媒病毒传播

热心肠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2-11-14 10:1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肠·道》精华内容



你可知,每年超过70万人因蚊虫携带并传播蚊媒病毒传染病导致死亡。蚊子也被公认为,动物界造成人类死亡的“头号杀手”。


实际上,蚊媒病毒是在人与蚊子之间传播循环的,而蚊子的肠道组织是病毒首先进入、接触、感染的组织器官。相对于唾液腺、血淋巴等易感器官,肠道组织是病毒感染蚊虫的最主要生理屏障。


在蚊子肠道中大量定植的共生微生物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到底扮演何种角色?


先期实验发现,黏质沙雷氏菌在肠道中定植,是导致实验室标准蚊株洛克非勒株埃、伊蚊对登格病毒易感的关键因素之一,Sm增效蛋白可以辅助登革病毒的感染和扩增。


在野生蚊虫,可以复制出实验室的结果吗?


以埃及伊蚊海南株、白纹伊蚊江苏株为研究对象,定植黏质沙雷氏菌,同样可大幅提升蚊虫携带、传播病毒的媒介效能,进而可能辅助其在自然界大规模感染、散布和流行。


热心肠智库专家、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程功在《肠·道》演讲中强调:“肠道微生物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确实起到非常关键的调控功能。”


近期,陈功教授再获重要突破,揭示皮肤菌群产生的挥发性代谢物对吸引蚊虫叮咬发挥关键作用,获可作为阻断蚊媒病毒传播的靶点。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视频+图文实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