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不是官话
体制内各色人等的大实话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德州晚报  ·  今年以来最强!德州发布黄色预警 ·  昨天  
鲁中晨报  ·  山东组建一家新国企! ·  2 天前  
鲁中晨报  ·  恭喜!他们结婚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不是官话

在市政府办工作久了,为什么就容易神经质?

不是官话  · 公众号  ·  · 2018-05-28 16:55

正文

我是东部沿海某省公务员,我所在的地级市,经济总量在全省名列前茅,也备受媒体关注。虽然我只是市政府办公室的一枚小兵,但是很有意思的是,不少其他行当的亲朋好友都希望我讲讲政府办的故事,讲讲各位市长的故事。故事当然是吸引人的。但如果你也在“两办”工作,你就知道 故事往往意味着事故 ……下面我就讲两个故事。


某一年,某处原任处长提拔走了,于是从其他处室来了一位处长主持工作。在这期间发生了两件可以说非常罕见的事。


一次是,分管工业的副市长要调研某类设施建设情况,Y同事领命组织该次调研。第一个调研点看完后,没有人能够确切找到去第二个调研点的路线,在路上转了几圈才抵达。


另一次是,分管文教卫的副市长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某工作有关的几项具体工作,Z同事领命组织该次会议。等到开会人员到齐,领导入座,才发现主汇报的某某局没有来,说是没有收到通知,这时平常表现得体、温文尔雅的女副市长拂袖而去……


会议和调研,是我们政府办最最日常的工作。Y、Z两位也都是多年熟手。这样的事故,像是一条漏网之鱼,连续躲过了几层网。我们工作惯例,副市长的调研活动由部门提前跑路线,将路线方案报政府办,并在调研当天派遣引路车。但那次调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故呢?路线方案没有报Y同志掌握吗?引路车没提前跑吗?职能部门的处长、局长们没有人问过路线吗?主持工作的X没有问过路线吗?只要市政府办的X或者Y,某某局的工作人员、处长、局长,这么多环节中有一个人掌握了调研路线,都不会发生带着市长迷路的故事。

召开专题会议之前,政府办的同志都会提前和主汇报单位沟通情况,约定时间,确定参会范围,而汇报单位如果迟迟没有收到会议通知,一般也会在约定好的时间前问一下会议是否正常进行,而这一次组织会议的Z把某某局漏了,主持工作的X在审核通知时没有发现,某某局的同志也没有好奇:为什么说好的会议没了动静?……


后来,主持工作的X被调离岗位,没能被提拔——前几任处长都提拔了。


幕后玩家

主演:徐峥 / 王丽坤 / 王砚辉

猫眼电影演出 广告
购买


故事讲完,谈谈自己的感受。在政府办干过内勤工作后,我转到了综合协调岗位。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组织会议调研,起草一些公文。不敢说出什么彩,只是没有出什么错。看到一些单位“安全运行**天”的宣传语时,常常有一种心领神会的感觉。事情多,出错的机会就多。没有出错,不全是自己的功劳,也包括为你审核、把关的领导的付出。他们指出了你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挑出了你打错的字,领着你一步一步深入到工作中去。当然,还要感谢运气。有时候也许出错了,但是没有造成后果。我们同事私下都说,在政府办工作时间长了,容易神经质,无法接受不可控的因素。但是,这个世界是我们能掌控的吗?昨天跑路线的时候没有堵车,今天去调研偏偏发生事故堵车了,前进不得后退不得,切换路线没选择,领导堵在路上不高兴了,你能怎么办?做好自己该做的就行了。


什么是自己该做的呢? 首先是要按程序办事。 政府办日常工作的事情并不复杂,但一定要知道,高度的责任心本身就是工作能力的一方面。对程序有所敬畏,自然会显得责任心强一些。比如上文举的两个例子,实际上就是程序不完全造成的低级错误。在一个单位工作时间长了,往往会有一种自己能够灵活掌控程序和节奏的感觉。这种感觉既是一种工作经验,也是一种错觉。为什么说是错觉呢?个人经验是有限度的,有时候程序看起来只是个形式,然而形式是高度凝练的内容。程序的制定不仅仅来自于某一个人的经验,而是结合当前时代的特征,从千万次重复同一件工作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最完备的经验。有些程序是规则红线,永远不可能由个人来灵活掌握的。有些程序是操作指南,为了更加高效也许可以灵活一下。前提是十分明确该道程序的用意,即使换一种方式或者省略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而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漏洞。有些程序是领导特别要求,也别奢望去省略。正是因为“程序”一个词包含了不同层面的软硬不一的要求,所以一句“按程序办”既是最好办,也是最难办。


其次,不能只求程序走到了,还要以目标为导向。 只求程序走到了,正是所指“最好办”,机械对照很简单,而且明面上挑不出错。但是效果不好的话,一样会给自己带来负面的评价。以目标为导向,又要符合程序,就是所谓“最难办”。以最简单的召开专题会议为例。按程序拟通知,把有关联的人都叫来,请领导签发通知,然后发通知、布置会场,人都来了,会也开了,一开2-3个小时,人困马乏,最后还不一定定下事儿来。领导不高兴,大家也觉得这一摊子折腾得没意义。其原因就在于程序是走到了,但是没有以目标为导向,深入到问题中去。假如在准备会议之前和有关各方做了情况的充分沟通,只要叫上确实涉及有需要上级领导确定事项的单位,从最关键的问题、存在最大的分歧的症结开始研究,自然就达到了点一穴而经络通的效果。会前充分沟通是尽人皆知的工作方法。只是不一定人人都这么去做了,在做的过程中不一定都能弄清真相、抓住关键。能够一如既往地用较高的标准来干工作,就会在这个过程中练就火眼金睛。况且能拿出来大讨论的事情,其实都不是很复杂。真正复杂的“按程序办”的事情,“小萝卜头”们是接触不到的。


最后,要练就强大的心理素质。 对领导,不要唯唯诺诺,越是唯唯诺诺越被人看不起,越无法有效沟通工作。工作就该就事论事,对工作的负责是对自己和领导最大的负责,是在一个单位堂堂正正行大道的基础。对自己,脸皮加厚心放大。屡败屡战,不断反思总结自己技术上的不足,不断肯定鼓励自己能力方面的特点,不要满足,一直朝前走。

(作者为市政府办公务员)

完美陌生人

主演:朱塞佩·巴蒂斯通 / 安娜·福列塔 / 马可·贾利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