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各位眼科小主们大家好,经过了两期课程,想必大家对HRT的标准阅片和广泛应用的感染性角结膜疾病判读已经不陌生了。今天我们来get个新技能,微生物学检查
3SO
。
早在HRT3宝宝诞生之前,微生物学检查特别是眼部刮片细胞学检查就为临床服务了多年,是眼科医生离不开的手段之一。 HRT敲黑板系列第三课隆重推出微生物和HRT检查的双料高手分享独门秘籍,不(bi)可(xu)错(shou)过(cang)!
王智群
副主任技师
北京同仁医院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长期从事感染性眼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与研究工作,主要负责感染性眼病的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药敏等工作。曾主持完成北京市中医局课题一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参与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诊断与治疗的研究工作,获市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曾在眼科专业刊物发表多篇相关专业学术论文。
什么是眼部刮片细胞学检查?
• 采集受感染的角膜、结膜、房水、玻璃体等部位标本,利用染色技术,对病原微生物进行诊断及对组织细胞改变进行观察的临床方法
• 特点:快速(1-2小时)
• 与HRT检查不同,HRT是在活体组织上进行影像学观察,而眼部刮片细胞学检查需要取材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进行标本观察。
如何进行该检查呢?
四大步骤(
3SO
)
• 取材
S
craping:眼表面麻醉后,确定病灶范围;“扫地式”刮取,清创至溃疡基底部及边缘,注意疑似穿孔要轻刮轻取。
• 涂片
S
mear:载玻片用75%乙醇消毒并通过酒精灯火焰6次,标本在尽量涂开成薄层,忌成团堆积影响观察质量,忌加压造成细胞形态改变。
• 固定染色
S
taining:甲醇固定液固定标本自然挥发后,使用1:10倍稀释Giemsa原浓染液的新鲜工作液染色20分钟后冲洗。
• 镜检观察
O
bservation:标本完全干燥后,显微镜下观察。
临床、病原学及HRT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 HRT活体观察真菌、阿米巴有较好的优势,甚至能体现部分菌株菌属的特征,但易混淆的结构较多,需仔细鉴别
• 影像学检查受采集位置、病灶深浅、组织结构等多因素影响,表现各有不同
• 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尽可能找到典型特征
• 结合刮片细胞学形态(金标准)及病原学培养进一步确证结果
更多病例图片,请参见视频:
可谓“结合临床,双镜合璧”!
当然当然,我HRT宝宝的本领可不止这些,非感染性角结膜疾病的细胞形态改变观察我也是一把好手呢!下期我们来讲讲:
《HRT敲黑板系列之
角膜变性和角膜营养不良疾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