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澎和湃湃丨文
“谁能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就会成为新人。谁能战胜痛苦和恐惧,他自己就能成为上帝。”——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
传说在大学里,考高数有这么几种境界:
大一:什么?明天要考高数?大二:什么?下节课要考高数?大三:高数?刚才考的不是英语?大四:高树?是棵什么树?
按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说法,当你在面对成绩单时能舍弃痛苦和恐惧,置生死于度外,那你就是上帝。
但在老师眼里,“你考得这是什么群魔乱舞?”
青岛就有一位大学老师,充分赞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学习理论,只不过他置的是别人的生死。
据报道,山东一大学生因72岁的姥姥病情加重,欲回去探望。但老师告诉他,他在学校里应该“将生死置之度外”地投入学习,有利于她姥姥的健康。如果非要去,将会按照旷课处理。
这位老师在短短的聊天中,提出了三项理论,做了三个微小的贡献。
首先,这位老师给学生发了一个非官方链接,标题反正就是“惊呆了”、“不看会后悔”、“不转不是中国人”这一类的。内容讲的是WHO将66岁到79岁的人群定义为中年人。
于是老师得出结论,你姥姥才中年,死不了。
但这还不是最厉害的地方。
澎澎和湃湃随后翻遍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官网,也没有找到关于年龄划分的正规出处。而联合国官微曾在5月4日表示,联合国对于“青年”的定义是年龄介于15—24岁之间的群体。而老师的链接中,青年人是18—65岁,很明显不符。
如果根据该老师对青年的定义,那么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等问题将迎刃而解。
“我是青年,我怎么能退休?”
第二条理论,“全力以赴学习有利于健康”。
澎澎和湃湃推断,这位老师一定是一位表情包达人,素材库里全是“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快乐”、“世界上只有一种稳赚不赔的投资那就是学习”、“不让我学习还不如让我去死”这种的。
不仅如此,这位老师跟临沂某位杨教授一样,具有超越医学领域的治愈能力。杨教授电一电,可以治网瘾;崔老师学一学,可以杀死癌细胞。
如果说以上两条属于笑谈,那么接下来这位老师传达出的生死观,就有些骇人听闻了。
“你能将生死置之度外地投入学业吗?”
我们理解老师教学心切,对规章制度从严实施。然而,百善孝为先,不用任何时候都想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将祸福置之度外。
还记得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损。
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随后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
古往今来,多少英烈置生死于度外,但他们是为了保家卫国,在危急时刻选择就义。如今一个普通大学生,既非面临大义,学业也不危急,为何就要存天理、灭人欲?
今夏欧洲杯上,克罗地亚的老队长斯尔纳就曾面临这样的选择。
斯尔纳76岁的老父亲,在与苦难、饥饿、战争、别离、死亡搏斗了一生之后走到了尽头,此时正值法国欧洲杯期间。
他留给斯尔纳的嘱咐:别回来,踢下去。
然而斯尔纳还是第一时间赶了回去,在父亲即将下葬时,他突然抱住棺木,大声恸哭。随后,斯尔纳按照父亲的遗嘱,又立刻回到国家队效力,当国歌响起时,他泪流满面。
对于离去的逝者,生者唯有叹惋。但逝者也有尊严,旁人尚不能置死亡于度外。
据报道,近日在“快手直播”的平台上,有主播对殡仪馆出殡、火化、下葬进行全程直播,还表示“快来烤火了”。此举引起网友强烈不满,殡仪馆已报警。
由此可见,生死并非儿戏,怎可轻易置之度外?
29日,一架载有巴西甲级足球队沙佩科恩斯成员的飞机坠毁,71人遇难。事故发生后,该队的对手哥伦比亚国民竞技队申请,将本赛季南美杯的冠军授予沙佩科恩斯。
如果从竞技的角度,本应该置生死于度外——对手缺席,不战而胜。然而足球从未高于真正的生死。在生命面前,一切荣誉都显得如此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