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视障人,希望华为重视信息无障碍,让国内所有视障人士也能有使用华为手机的权利”,2016年,千名视障者联名在华为花粉论坛发帖,呼吁华为重视和提升信息无障碍体验。此贴引起了华为手机规划部门的重视——似乎我们的手机系统从未考虑过这样的特殊人群。
通过数据样本以及大量的市场调研,我们发现,原来中国有7000万名有读写障碍的群体,他们之中92%都使用安卓手机 。在国内,各家手机运营商虽然都有涉猎过这个特性,但尚未有一家手机为视障用户深度定制过。
如果华为手机可以为他们量身定做,这无疑将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平台特性。于是,针对视障用户的Top诉求, EMUI5.1制定了一个小目标:做好信息无障碍,为他们射进连接世界的光亮!
能够发芽长大的,都是顶破了泥土的,但在冒芽之前,却总有一阵茫茫不知的困难期。
我们没有专业的无障碍工程师,也没有无障碍相关特性的开发测试经验,国内甚至还没有相关标准。我们设计的信息无障碍会被用户接受么?
“我觉得报读太烦了,进一个界面都要听半天,太不好用了吧?”,UX设计师这样说。“如果搞得简单了,不理解怎么办?”测试代表又提出了新的质疑。类似的标准讨论我们进行了三四次,但谁也不能完全说服谁,大家如同被蒙着眼在迷雾中穿行。
既然封闭的会议室里难以看见真正的需求,那我们就走出去,找到在这个领域专业人士或者去接触真正的无障碍用户吧!于是, “信息无障碍研究会”作为唯一一家民间,由信息无障碍专家团队组成的机构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多次电话交流之后,我们决定亲自去看下无障碍工程师能不能为我们解惑。
到了现场,我们一行4人都惊呆了。难以想象,在布满盲道的办公区,坐在电脑前头戴耳机,以用超快手速和准确率写代码的人,是一个个靠着电脑的语音传输和自己的反应操作电脑的盲人。我们受研究会董事邀请,进行了操作体验,却发现处于黑暗之中的自己根本无能为力,巨大的语音信息量扑面而来,信息似乎就在脑海里坍塌。那一刻,我们心里只剩下对这群视障IT工程师的震撼和敬佩,同时也坚定了我们要为视障人群打造一个好用特性的决心。
在无障碍研究会调研
当他们开始演示和BAT联盟合作过的产品,清晰地告诉我们每一个设计点的原因时,我当场就认定无障碍基础体验是共通的,不区分产品、平台的,就像手语一样,可以建立起一套信息无障碍播报标准,包括研发设计规范、测试规范等。
可真正实施起来,千百个问题随之涌来。“每时每刻都有大量信息需要传递,语音播报会不会太慢了?”“一个简单的操作就要听半天,会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节奏和心态?”研究一开始,同事们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我们带着疑问又来到无障碍研究会时,办公桌前的无障碍工程师微笑着和我们说:“没那么难,要不我们试试看?”我们模拟了“淘宝购物”的场景,只见,在噼里啪啦的语音播报下,他以不输常人的速度轻松就完成了。
这让我们意识到,视障人士拥有极为敏捷的声音收集和转化能力,而准确丰富的文字播报,正是他们需要的。但是我们必须不断调节语言播报的速度和复杂程度,了解对于他们什么是必须的?什么样的语言顺序更有助于他们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提高准确度。
正是对于这些问题的细化思考和深入研究,我们得出了华为首个信息无障碍播报标准,为后续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可是,有了标准一切就可以水到渠成了吗?这只是给大树刚播了种,能不能激活种子,还需要进一步地实践推进。
信息无障碍标准是基础,承载适配却是整个系统和应用。一方面,我们和信息无障碍研究会建立了连同测试的策略,以他们多年的无障碍工程师的经验,帮助我们反复评测每一个迭代版本的无障碍体验评分。另一方面,我们找到了二十几位真正的视障用户加入我们的版本Beta,零距离倾听需求。
除此,攻关的那段日子里,我和特性经理还经常利用下班的时间,相约一起去盲人按摩店,访谈视障用户对安卓手机使用的诉求,挖掘潜在的用户体验。
“你最想我们的手机能实现什么功能?”我们问。
“当然是输入正确性,这对于我们来说太难控制了,比如‘他她它’不分。”至今我还记得那个盲人小伙说这些话时脸上犯愁的表情。我们从按摩店回去后,就把语音播报细化到了“他她它识别”。当我们第二次找到他,让他听手机里传来“男的他,女的她,动物它”的声音时,他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就这样,每一次和盲人的沟通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灵感和启发,特性的优化打磨也在一次次有一次的探路中,更加明确。
3600小时的开发,7000次的联合测试,200次的反复调整,这是在"信息无障碍"发布后得到的数字,罗列数字简单,回望过程却热血沸腾。我时常想起那天,“信息无障碍”项目做成时大家的鼓掌声、欢呼声,这群平均年龄25岁左右的青年人,手舞足蹈得像个3岁孩子,欢喜着看着“种子”终于破土发芽。
2017年,P10发布会上,信息无障碍talkback作为EMUI5.1的卖点特性闪亮登场,赢得了媒体一片好评。熟悉的盲人按摩师雀跃地对我们说:“太棒了!就知道你们能行!”这句话也成了对我最大的嘉奖。
我从Andriod还未完全盛行时便加入了华为,从参与开发EMUI,到P1在手机界初露锋芒,再到现在的"信息无障碍"项目,没有哪一次idea是不经历各种思想碰撞而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中有面红耳赤的争辩,有反反复复的讨论,还有脚踏实地的调研。有过放弃的念头,但一想到用户的期盼,不断念着“Make it possible”,我们又热血澎湃,满血复活。
最骄傲的,莫过于看到自己设计开发的特性,在华为手机中应用,并服务于上亿用户,这一刻,我觉得敲下的每一个代码都是对自己的肯定。
下一个传奇,我想,就在不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