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刷朋友圈的时候,偶然看到了一则短片,狠狠地刺痛了我的心。短片中:
刚毕业不久的应届生,蜗居在小小的出租屋,冒着随时都会被房东扫地出门的风险,拼命找工作却没有一家公司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从业六年的金融分析师,已至而立之年,天天熬夜加班重复着一样的工作,却还是不被领导信任和喜欢,日复一日,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已经做倒了四个项目的创业者,毕业至今,在社会摸爬滚打好几年还是一无所获,即使项目再好,也没人敢投资。
你是否也如他们一样,白天认真的扮演着一个成年人,情绪不会失控,也不会崩溃冲动,礼貌中还带点疏离,懂得大局为重。
却在忙碌一天回到家里,疲惫的躺在床上后,不止一次想到过要放弃,不止一次抱怨生活的不公。
但也在摸爬滚打中为自己准备出了一副坚硬的盔甲,哪怕第一千次被打倒,也还是会站起来,第一千零一次去努力。
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海明威,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还在非洲经历过两次飞机失事,至死身上还留有237处伤痕和一些无法取出的弹片。
生活中会有很多很多的苦难,但是没有一种苦难,能成为我们放弃的理由。
就像《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在84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为了证明自己再次出海,终于在第85天遇到了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面对比船还要大的鱼,老人没有放弃,缺少水和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在海上搏斗了三天,老人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却在归途中遭遇鲨鱼的袭击,最后只带回一副巨大的鱼骨架。
失败者还是胜利者?
看完这本书,也许每个人都不会再用简单的二分法来定义这位老人。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海》。
⒈
一位老人
海面上,一位老人独自划着小船在捕鱼,船帆上随处可见的是用面粉袋打上的补丁,宛若象征失败的旗帜。
事实也确实如此,老人已经连续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了。
起初,还有一个叫马诺林的男孩跟着他一起出海,可日复一日,马诺林的父母眼看着马诺林跟着老人一条都捕不到鱼,就不让马诺林再跟着老人。
作为孩子,马诺林虽然十分想跟老人一起,但却不能违背父母,只能按照父母的安排去了另外一只船。果然,在那条船上,第一个星期就捕到了三条好鱼,这也正好印证了老人正在倒霉运的说辞。
可这并没有影响到老人,他依旧对自己充满信心,坚信自己是可以捕到大鱼的。马诺林也始终认为,老人才是最棒的渔夫。
虽然老人现在看起来瘦骨嶙峋,日子也过得十分拮据,但他的眼睛始终如海水一般深邃,流露着坚毅和愉快的目光,毫无沮丧之色。
傍晚,马诺林为老人带来晚餐,他们愉快的谈论起从前出海的点滴,谈论起他们喜欢的棒球队,并说要买一张尾号是85号的彩票,因为明天是第85天,老人希望能在明天捕到一条大鱼来证明自己。
晚餐后,老人与马诺林约定,明天早上一起出海,虽然并不在同一条船上。但这样的方式,也算是他们对彼此的一种慰藉。
马诺林离开后,老人摸黑躺下,脱下来的裤子被他卷起来当作枕头,身下是一些用来遮盖床上弹簧的旧报纸。
很快,劳累了一天的老人便进入了梦乡。在梦里,他看见了年轻时曾去过的非洲,那里有绵长的金色沙滩,还有高耸的海岬和褐色的大山以及海滩上的雄狮。
第85天一早,老人便如约来叫醒马诺林。
此时海面一片宁静,月亮还没有落下去,但渔夫们已经在扛着桅杆准备出海,开始新一天的劳作。
在马诺林为老人准备好一切后,两人分乘两条船,驶向大海。
一个人在海上漂泊,和一个人在海里消失一样,都是无比孤独的。
伴随着船桨入水的声音,老人将陆地舍在身后,划着船朝着他觉得能捕到鱼的地方而去。
不知不觉中,老人已经将小船驶出很远,他娴熟的下了四个不同深度的鱼钩,干活的时候,还不忘夸赞自己的技术。
虽然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运气差到极点,但是老人希望自己可以转运,他安抚自己道:
“每天都是新的一天。运气好当然更好,不过我宁愿未雨绸缪,如此一来,等幸运降临时,我已经万事俱备。”
⒉
一场搏斗
机会永远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正当老人聚精会神的注视着钓索的时候,一根鱼竿陡然一弯,作为一个经验丰富渔夫,老人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高兴的大喊:“有了,有了”。
他一面缓缓地将船桨放下,一面轻轻的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钓索。通过鱼饵所处的深度和当时所在的月份,老人推测这肯定是条大鱼,他开始祈祷,大鱼能赶紧吃掉鱼饵。
有那么一会儿,老人完全感觉不到大海深处那条大鱼的丁点儿动静,他甚至怀疑大鱼并没有将鱼饵吞下去。
但是很快,老人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他感受到了钓索上传来的力量,并且这力量很大,大到令人有些难以置信。
平静的海面上,老人将钓索从指间滑出,放出长线,尽可能的不惊动大鱼。而在大海深处,那条大鱼正咬着鱼饵,在黑暗中游走。
此时此刻,这里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残酷的战场。
老人在小船上焦急的等待,大鱼在海底不断的试探,这是一场看不见的较量,并且已经进入到了最激烈的决斗部分。
终于,老人的耐心战胜了大鱼的试探,大鱼上钩了。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老人一面将钓索继续顺着指间滑出,一面期待着钓钩刺穿大鱼的心脏后,大鱼慢慢浮出水面。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
当老人大喝一声,用尽全身的力气把钓索往上收时,大鱼非但没有上来一英寸,反而慢慢地游走了。
钓索紧紧的绷在老人的脊梁上,以此来增加对大鱼的拉力,但作用并不大。小船开始被大鱼拖着朝西北方向游去。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不知不觉中,四个小时过去了,大鱼仍就拖着小船向无边的海面游动,老人却还未曾见过这条大鱼的真面目。
“要是那个孩子在就好了!”老人不断的念叨着,转眼间夜幕降临,“我很希望那孩子在我身边,要是他来帮我忙,看到这个情况就好啦。”
尽管老人一直认为人老了不该孤身一人,可现实是,在他最需要陪伴和帮助的时候,身边空无一人,只有他自己。
缺乏食物,缺乏帮手,不敢有片刻松懈……老人就这样与大鱼僵持了两天一夜。没有胜利可言,此时此刻,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为了能坚持下去,老人不断地自言自语,回顾过往的点点滴滴,他说:“鱼啊,我爱你,而且十分尊敬你。但我要在今天结束之前把你杀死。”
当太阳又一次高高的悬挂在天空时,大鱼开始不安分了,突然把小船拽得晃了一下,老人也因此倒在船头,险些掉进水里。此时,老人右手负伤,左手抽筋,头昏眼花,但他仍在拼死坚持。
正在这时,钓索慢慢的升起,大鱼华丽的现身了,它足有1500磅重。
一次,两次,三次……终于,老人在大鱼再一次游到他身边时,将鱼叉刺进大鱼腹侧。
巨大的刺痛下,大鱼高高地跃出水面,接着又坠入水中,浪花四溅,泼了老人一身,也溅湿了整条小船。
鲜血顺着大鱼的心脏渗出,染红了蓝色的大海。因为大鱼比他的小船还要大上许多,不得已,老人将大鱼绑在船上,胜利返航。
⒊
一个结果
返航途中,老人把双手浸泡在海水中,让疼痛使头脑保持清醒。因为他知道,在没有回到陆地之前,战斗并没有结束,而他,也不会再有像制服大鱼那样的好运气。
果不其然,一个小时后,第一只鲨鱼寻着血腥味跟踪而来,开始攻击大鱼,疯抢老人的战果。
这是一条灰鲭鲨,能追上海里游得最快的鱼,是海里的霸王,没有天敌。眼看着鲨鱼迅速的靠近,老人虽然已经不抱有战胜鲨鱼的希望,但他准备好了鱼枪,用绳子绑住,等待着鲨鱼的到来。
鲨鱼一来便急不可耐的扑向大鱼,老人看到鲨鱼那张开的巨大的嘴、怪异的眼睛以及凶残的牙齿,老人现在是多么希望所有的一切都是大梦一场,但大鱼被撕裂的声音却提醒着他这都是真实的。
与此同时,鲨鱼的头露出海面,老人瞅准时机,迅速有力的把鱼枪朝着鲨鱼的双眼刺去,那正是灰鲭鲨的大脑所在。
他并没指望能够刺中,但老人却充满了决斗的狠心。
灰鲭鲨在海面上翻转了几次,眼睛全无生气,没错,它死了。但老人并不为此感到高兴,反而越发的担忧起来。
与灰鲭鲨的决斗,老人不仅损失了大约四十磅的鱼肉,还丢失了鱼枪和绳索。更重要的是,被咬得破烂不堪的大鱼正流着血,会引来其他的鲨鱼。
随后,不断有鲨鱼涌来,大鱼的鱼肉也越来越少,但从始至终,老人从未放弃搏斗。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
如马诺林所认为的那样,老人的确是最好的渔夫,一生以捕鱼为生,让他有高于常人的捕鱼技能和对付鲨鱼的经验。
可人终归不是神,无论能力多大,经验多丰富,总有个无法超越的极限,没有例外。
老人还是被打败了,败给了夜里成群的鲨鱼。
当小船回到港口,只有那副硕大无比的鱼骨架,证明着老人这四天四夜的经历。此时,老人才意识到自己有多累,从港口到自己的茅屋,他足足停歇了五次。
第二天一早,当人们还在沉浸在巨大的震惊之中的时候,马诺林来到老人的茅屋,等待着老人醒来。老人醒来后,接过马诺林手中的咖啡一饮而尽。
马诺林说:“以后我们又可以一起捕鱼了,我会带来好运的,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他们约好过几天一起出海之后,老人又睡着了,梦中他又看见了非洲的狮子。而马诺林则静静的坐在老人床边看着老人,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⒋
既然成功如此之难,我们为什么还要努力
大自然以大马林鱼为鱼饵引诱了老人,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失败者,老人孤军深入,不顾生命的搏斗。最终,它又收回了鱼饵,让老人除了一副残骸外一无所获。似乎一切只是来自大自然的一个无情的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