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
天,中国香港队的女子个人重剑金牌获得者江旻憓火了!
1994年出生的她,在开局1-7落后的不利局面下,最终通过加时赛一剑决胜,以13-12完成超级大逆转,获得本届奥运会中国香港代表团的第一枚金牌!
除了奥运冠军,江旻憓还是个大学霸。小时候就读于香港著名的英基,在IB考试中获得41分的高分,进入斯坦福大学主修国际关系,辅修心理学,是谷爱凌的校友。
毕业后,对法律感兴趣的她,又前往中国人民大学攻读法律硕士;并在东京奥运会后,去了香港中文大学攻读法律博士,简直是"六边形战神"!
这届奥运会的"学霸含量"超标,除了江旻憓,还有来自世界各顶尖大学的学生。
有意思的是,如果拿下奥运奖牌,他们的"钱途"也同样不可限量。像江旻憓就获得了600万港币(折合557万人民币)的奖金!作为体育强国的美国,金牌得主有3.75万美元(折合27万人民币)的奖金,银牌和铜牌分别为2.25万美元和1.5万美元,另外还可以通过广告代言、商业赞助等方式,获得更多收入。
其实在很多国家,运动员进入大学后就已经在"赚钱"了!比如美国,"体育爬藤"的运动员有更大的几率能获得全额奖学金,支撑他们的学业和运动生涯。
除了体育特长奖学金,作为普通学生,也有各类奖学金可以申请,覆盖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降低父母的负担。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何"薅美国大学羊毛"?有哪些奖学金可以申请?对中国学生友好的又有哪些?申请过程是怎样?所以有了这份
最全奖学金指南
!
2024年开年,布朗大学就搞了一个大新闻:
心领神会者喜大普奔,但也有不少一脸懵逼:Need-Blind是什么?适用和我们关系大吗?
关系可以很大!
这两年,美本的学费一路狂飙,一些私立大学,一言不合就一年涨5%。在纽约波士顿或者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加上生活费,一年开销接近百万。
也有不少家庭和孩子开始寻思:
是不是可以靠奖学金,多薅一薅美国大学的羊毛?
当然也是可以的。
这里得介绍一下两个和财政补贴相关的概念。了解之后,大家就能打开薅羊毛的思路,以及明白布朗Need-Blind的影响。
财政补贴分为--
它可能是学术、也可能是体育特长。金额视情况而定,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学费折扣:全奖就是学费全免,半奖就是抵一半学费……
大学会利用计算公式,算出家庭的支付能力,助学金就是两者的差额。
如果说奖学金是求贤若渴的主动表示,那么助学金就是学校承担的一种负担了。一个问题随之而来:
如果我向学校申请助学金,会影响录取的概率吗?
这得分情况。助学金又分成Need-Aware和Need-Blind两类。前者是会考虑家庭经济状况的,也就是说提出申请助学金会影响结果的,而后者则不会,所以Need-Blind才会使人两眼放光。
目前,美国有九所面向国际生Need-Blind的学校,分别是阿默斯特学院、鲍登学院、布朗大学(从2029届开始对国际生生效)、达特茅斯学院、哈佛大学、MIT、密涅瓦大学、普林斯顿和耶鲁。数量不多,但都是顶尖学府。
奖/助学金的申请是一门技术活,不仅需要申请者自身实力过硬,有时也需要一点运气,因为它的结果,和大学录取一样是玄学。
我们通过对获奖者的采访,希望能为大家的申请之路提供一些参考。
奖学金需要主动申请吗?
Steven是南加州的学生。在他的印象中,自己并没有特意申请过奖学金,申请表上甚至都没看到过“是否申请奖学金”的选项。令他颇为意外的是,提交了申请表后,南加大给他发了封邮件:
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分为--
“需要申请”,可能是要提供额外的文书,也可能是在时间上需要提前。比如南加大的奖学金,根据专业不同,需要学生在11月1日或者12月1日之前提交申请(常规申请ddl则是次年1月15日)。
因此,Steven在EA南加大的时候,不经意间符合了奖学金申请要求。
南加大早申的学生中,2%会像Steven这样收到奖学金候选邮件。经过面试,这些学生中的90%会拿到以下奖学金的一种。
Steven获得了半奖,学费立省50%。考虑到南加大学费一年要6万刀,他的“无心插柳”对家庭的荷包意义重大。
值得一提的是,Steven录取的专业是环境工程,他后来转向了computer sciense,但对奖学金没影响。
如果说Steven的意外之喜和早申的动作有关,那么另外一些学校,奖学金给得才是真的悄无声息。
只因多瞅了一眼申请就发钱的,有那么几所代表:
明大、印第安纳伯明顿、罗彻斯特、杜兰、福特汉姆和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等。
给的金额全看学校对申请者的评价。低的几千,高的几万都有。福特汉姆能给到7万美金,相当于一年的学费,可以说相当慷慨了——当然它的学费也是真的贵。
说回到需要申请的。递交只是第一步,后续的面试关卡又是怎么样的呢?
奖学金面试是怎么样的?
收到奖学金面试邮件的,Steven又惊又喜,倒不全因为奖学金,而是这封邮件意味着,学校挺看重他的!
怀着一颗平常心,Steven开始了准备。他请教了学长,了解大致流程,重温了Common App里的申请材料,因为有些活动细节记得不那么清晰了。最后,他还找人帮着来了一场模拟面试。
真正的面试是通过Zoom进行的。屏幕那边有两位,一位专业的教授,一位专业的同学。教授问的大多是专业相关,同学则围绕文书活动提问,也起了缓和气氛的作用。
整个过程非常顺畅,偶尔卡壳,Steven没有硬聊,而是沉着地告诉对面:请给我几分钟想一下。
所有的面试我都是一种心态,把对面当做朋友,当做普通人聊天。当时跟教授,就感觉是在和人喝咖啡聊天,也没准备别的材料。”
或许是因为太顺畅,当我问Steven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对答时,他的回答很轻描淡写:记不清了,不过大抵是围绕文书上的描述来发散的提问。
面试的主要目的,是观察你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那么,到底哪些特质能够获得奖学金青睐?答案颇为玄学。
点开各个大学关于奖学金的描述,
“学术成绩”“社会责任”“思辨能力”
这些词汇频繁出现。它们确实是标准,但又很模糊。
就连Steven尝试复盘自己成功的“秘诀”时,他也不确定。他的直觉是,文书呈现的“有趣的高中生”形象与申请的理工专业的反差让他脱颖而出。他提到自己是“独立音乐人”,针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创作和发声。
在流程上,奖学金结果和学校录取的offer是分开发的。
学校会提前告诉奖学金的获取情况(通常在1月2月),如果获奖了,那当然学校是要你的。如果没有,也不代表被拒了,结果要到3月底才会揭晓(奖学金也可能在录取结果之后再到来)。
Steven是在3月26日收到通知他拿到半奖的邮件:
当时还想着可能会全奖,半奖也挺开心,至少有钱拿了,但没录取的时候那么激动。”
有面向中国的奖学金吗?
还真有,而且相当慷慨!
位于印第安纳州、全美排名前20的圣母大学,就有一个叫作“大中华奖学金”的项目(Greater China Scholars Program)。
该项目有36名注册学生。
奖学金不需要单独的申请程序——你只要是来自中国内地、香港、澳门或台湾的公民或居民,申请圣母大学的同时,也就自动申请了奖学金。
但自动入选并不等于自动获奖--
首先,能跻身决赛圈的只有20个名额,他们可能会被要求提供额外的资料。
然后,在三月中旬的一个周末,所有入围决赛的选手和选委会成员会在北京举行面试。
获奖的结果于4月公布。金额少一点有5000美金,全奖总额超过27万美元。
佐治亚理工是一所州立大学,但从2021-22学年开始,它的“Liang Prodigy Scholarship”项目,每年给两位中国留学生提供奖学金,能覆盖80%-100%的总学费。
还有就是广为人知的、由企业基金会提供的“怡和奖学金”。它一出手就是全奖,但问题是太难获得了:面向亚洲杰出学生,但一年获奖者也不会超过10个。它是针对牛津和剑桥学生的特供奖学金,而且,还会“优先考虑”两所学校各自特定的四个学院。
L同学,先是被录取率11%的牛津PPE专业录取,再经过面试拿到了怡和奖学金。
从她的分享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凤毛麟角是怎么被层层筛选出来的。
第一面是AI面
,需要在规定时间内作答屏幕上的问题。好在L同学有丰富的中英文辩论经验,第一轮顺利过关。
▽▽▽
之后有个written test
:需要在老师的监督下,45分钟内完成一篇essay,而监考老师中,甚至有L同学所在学院的院长!
▽▽▽
接着的
第二轮面试,教授围绕essay发问
,还询问了L同学的职业规划。L同学阐述了希望改变教育政策的愿景,并提到了马拉拉和昂山素季(两位都毕业于牛津PPE)的例子。
突破重重难关的背后,体现出了L同学极强的知识储备和临场应变能力。
Need-Blind
的助学金申请过程又怎么样呢?
公开信息中能够查询到的申请到Need-Blind助学金的中国学生非常少。这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和怡和奖学金一样,你得先被学校选中。而这些院校,都是录取率在个位数的顶尖学府。
也是申请条件出色且家庭条件困难学生面前最大的拦路虎:申请的过程太复杂和繁琐了。
拦在学生和助学金面前的,是一个叫作《财政援助申请CSS表》的申请表。它相当于是一个计算器,能够算出家庭支付的能力。
显然,为了确保计算的结果最大程度的正确,它会审视学生和家庭的方方面面。光问题就有400个左右,另外,还需要提供各种财务证明,比如报税单、银行账户、投资证明等。父母和孩子需要各自在CollegeBoard上开账户填写,如果父母离婚了,那么就要开三个不同的账户。
这相当于,开天眼把家庭的财产统统盘了一遍,从你家有几辆车,到抽屉里是不是藏了私房钱,这些都得回答,而且还得拿的出证据。稍有差池,就会丧失助学金的资格。说是Need-Blind,审查资格的眼睛瞪得格外大。
而且,审查也不是免费的。投递第一所学校,要交25美元,后面每再投一所,就在再付16美元。
琐碎和浩大的工程,足以劝退相当一部分人了。
有“空手套白狼”的奇迹吗?
“爸爸真棒”以前还真遇到过一位这样的例子。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Bertrand是“三无选手”:没有SAT和托福,也没有参加过夏校。他是普高学生。由于家庭条件一般,要出国,必须有奖/助学金的加持。
但是从农村出来的Bertrand,先是拿到了美国UWC的录取,后又受到了NYUAD的青睐,申请到了全额奖学金。
或许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这两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