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毕业生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5个月,毫无游戏开发经验的6名腾讯毕业生做了一款功能游戏,一上线就惊艳众人。
今天,就跟大家好好安利这款高分游戏——
《尼山萨满》
这是一款叙事+音乐节奏的手游,
带有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是腾讯新推出的功能游戏之一。
这款游戏无需付费购买,没有广告也没有内购。
一上线,就获得了苹果和TapTap首页banner推荐,受到大部分玩家的好评,苹果App Store上有4.8分的高分评价。
在
TapTap上也有9.8分的好成绩。
很多玩家第一眼看到这款游戏,就被画面中
独特的中国剪纸风格
所吸引,也纷纷给出了好评。
玩家@金角嘎拉评论说,如果非要挑刺这款游戏,那就是章节太少,没有喂饱。
游戏取材于北方少数民族传说《尼山萨满》,主人公尼山是传说中有神力的女萨满,通过打鼓来击退妖灵。
在游戏中,玩
家
真的可以跟传说故事一样,
通过敲击手中的萨满神鼓前往冥界,降服妖灵。
有玩家强烈推荐带上耳机玩,全身心沉浸在神秘的萨满音乐中。
还有玩家说,玩的时候真的有一种在亲自打鼓的感觉,很是沸腾。
不过有一个小提示,如果分心扰乱了节奏,节拍就会掉,尼山的血量也会下降,真是被你气到掉血。
只有打通5关,打败终极大boss,才能救出无辜孩童的灵魂。
而且,如果你技术高超,无伤通关的话,会触发埋在游戏里的小彩蛋——
尼山会带上象征神力的鹿角,而且身上毫发无伤。
人物形象、画面、村庄等都带有中国传统的剪纸元素,连击打的妖灵都会变成剪纸的碎片随风消散。
游戏内还很精心设计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图鉴,有收藏癖的玩家需要完美通关才能集齐全部。
以游戏的形式来演绎尼山萨满的故事,让大家更好地感受到
中国少数民族的艺术风情。
游戏上线后,还有一些满族同胞很感慨,
没想到有一天少数民族的文化还能放到游戏里,展现了不一样的新活力。
这 6 名毕业生来自腾讯不同部门的不同岗位,因为参与
腾讯游戏学院的“开普勒计划”
游戏制作比赛被组在一起。
“开普勒计划”是腾讯游戏针对新入职游戏策划岗位的毕业生举办专门的培训项目,旨在提升他们在游戏策划上的理解能力、研发能力和创造力,并通过项目最后一个环节的游戏制作大赛使他们完成从游戏玩家到游戏设计者的转变,全面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和影响力。
没有游戏开发的经验,没有一个是对口的专业,
全然靠梦想和诚意发电。
6个自称“菜鸡”的人组在一起,连最开始的demo都是用flash动画制作而成。
(程序小哥哥自己画的草图,画功了得)
不过他们一直在自学技能,想尽力把这款游戏做好,连敲击的外罩都设计了十几个版本,到最后上线之前都还在优化。
下面是6位成员的专访环节,来看看前方爆料。
Q:听说你们都没有游戏开发经验,怎么会来做游戏?
我们都参加了腾讯游戏学院的“开普勒计划”游戏制作比赛,需要做一款游戏demo,几个人就被随机分组在一起了。
后来我们的游戏被选中,就到NEXT Studio 进行孵化,才有了现在成型的作品。
Q:那你们是怎么想到用《尼山萨满》这个故事来做游戏?
我们一起在脑暴创意,我无意间就翻到了美术同学的作品集,其中一幅作品画了一位萨满。
因为我是满族人,就想到了小时候听长辈们提及过的尼山萨满传说,就提议不如做一个游戏,将古代传说用全新的电子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大家也都被《尼山萨满》的故事感动,就愉快地选定了游戏的机制和美术风格。
不过我们是希望能将尼山的勇敢、善良等品质用游戏的方式表达出来,更好地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
(美术同学画功了得)
Q:但你们既没经验,专业又不对口,怎么做游戏?
真的是全靠梦想发电,哈哈,其实那时候大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真心希望能把这款游戏做出来。
大家就咬咬牙,自学技能、快速摸索,从不会用 Unity,到频繁在SVN上更新版本,逼着自己学会打谱、特效、动画等技能,现在各个都是多面手。
Q:配音和配乐怎么解决呢?
四处找寻,想找到会说纯正满语,又有配音基础,日常还得方便见面沟通的,还真是难找,差点就找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了。
后来很幸运,找到一位满族歌手阿克善,有天然的语言表现力,就邀请老师跟我们一起创作。
真的多亏了他们俩的鼎力相助,给这部作品注入了不一样的灵魂。
我们的音乐作曲者是一位上海音乐学院的在读学生,年龄比我们还小(没想到吧)。
给《尼山萨满》作曲既要契合剧情和情绪表达,还要有北方少数民族的特色,融入萨满音乐的风格,真的特别不容易,很惊喜也很感谢我们的作曲同学这么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Q:设计过程中,有遇到什么阻碍或困难吗?
还挺多,我们经常会问自己:我到底是做错了什么,命运让我们承受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