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白鲸出海
白鲸出海,泛互联网出海服务平台,白鲸专注于具备互联网属性的行业、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出海,包括应用、游戏、电商、区块链、智能手机及硬件、旅游、网络文学、影视、动漫、教育、体育和金融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鲸出海  ·  出货量破10万台,追觅科技押对了 ·  昨天  
阿里开发者  ·  IDEA中使用DeepSeek满血版的手把手 ... ·  昨天  
白鲸出海  ·  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 ... ·  2 天前  
腾讯  ·  腾讯元宝「日更」: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白鲸出海

AI陪伴复盘:亚洲市场跑出营收黑马,分三大方向探索未来可能

白鲸出海  · 公众号  · 科技公司  · 2025-02-25 22:00

正文

导语:AI 陪伴赛道,风起云涌的 2024。


出品 | 白鲸出海编辑部

作者 | 李爽

编辑 | 殷观晓

不久前,Appfigure 通过梳理 1000 款 AI 应用(移动端)总结了一份年度 AI 趋势报告,在 AI 陪伴版块,数据显示,该品类 2024 年全年总下载量首次来到了 1.1 亿次,下载增长也推动了收入的增长, 全年内购收入突破 5500 万美元,同比增长了 652%。

一直以来,AI 陪伴都是 AI 应用层创业的热门赛道,但也经历了“自我怀疑”阶段,虽然诞生了下载量破 4000 万的产品,但是商业化却是头痛难题。而借着数据,我们也回顾一下再过去一年 AI 陪伴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GenZ 为用户主力,亚洲狂刷存在感
AI 陪伴可能是拥有最多年轻用户的 AI 品类,Appfigure 的统计数据显示大约有 65% 的 AI 陪伴用户都处于 18-24 岁的年龄层,与此同时,男性依旧是 AI 陪伴品类的主力用户,但该品类的女性用户占比(30.2%)已显著高于行业均值,这一数字仅略低于 AI 教育品类(31.4%)中的女性用户分布。而 AI 陪伴类的用户画像 大致有 3 个特点,对于新技术接受程度高、熟悉二次元等虚拟内容消费、追求个性化互动体验。

AI陪伴是拥有最多年轻用

的AI品类|图源:Appfigure

统计数据显示,AI 陪伴品类尤其在 2024 年下半年迎来快速增长。该品类月内购收入达到第一个 200 万美元用时 13 个月,达到第一个 400 万美元又用时 5 个月,至 2024 年 9 月用时 2 个月又将品类月内购收入推高到了 600 万美元+。在 2024 年年底,AI 陪伴品类内购月收入首次来到 880 万美元,5 倍于同年 1 月水平。
但如上所述,从内购收入规模来看,AI 陪伴其实不能算是一个吸金能力强悍的品类,880 万美元的品类收入规模约和短剧出海第二梯队的产品 GoodShort 单月内购收入处于同一量级。

AI陪伴品类内购收入增长趋势图|图源: Appfigure

从内购收入国家分布来看,美国用户是消费主力,占比达到 57.4%,其次是中国台湾(10.3%)、德国(6.1%)、英国(5.9%)、日本(5.1%)和韩国(4.8%)。美国之外,尤以亚洲国家体现出较强的存在感,在这一区域市场也跑出了名为「LoveyDovey」的营收黑马,目前位列累计内购收入 Top1, 2023-2024 年的总营收达 780 万美元,亚洲市场贡献了超过 98% 的收入。
对照整体营收数据来看, 「LoveyDovey」作为强势品牌在亚洲市场的寡头效应相当明显 ,据悉,中国台湾和日本同期品类整体的内购收入分别为 560 万和 280 万美元。也就是说 「LoveyDovey」全年收入和 2 大市场的同期总收入基本持平。

AI陪伴品类不同国家的内购

收入贡献占比|图源:Appfigure

虽然 AI 陪伴品类的内购收入还不是很好看,但已经在快速增长,2024 年同比增长了 6 倍+。而下载端的增长势头虽然不如收入端迅猛,但也增长明显。2024 年 12 月,AI 陪伴品类当月下载总量来到 1300 万次,两倍于同年 1 月水平。有趣的是,整体去看 2024 年 Q4,美国的下载量其实下降明显,其余地区的下载量也增长停滞。这一趋势可能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佛罗里达州 14 岁男孩痴迷聊天机器人自杀身亡”事件的负面影响,引发了家长群体对该类产品安全性和适用性的担忧,也促使监管机构加大对 AI 陪伴产品内容和安全性的审查力度,带来外部压力升级。

2024年 Q4AI陪伴品类在美国

下载量下降明显|图源:Appfigure

下载分布显示仅美国、印度两国就占据了半壁江山,此外巴西(12.4%)、墨西哥(6.5%)在内的拉丁美洲国家也对 AI 陪伴产品体现出了较高的兴趣度。上文提及的收入贡献显著的亚洲国家无一进入下载榜 Top10,而巴基斯坦(5.7%)、中国(4.3%)和印度尼西亚(3.5%)分别位列 Top5、Top7 和 Top10。

AI陪伴品类不同国家的下载量

贡献占比|图源:Appfigure

出海产品占据大半江山,
AI游戏、宠物也来凑热闹?
根据 Appfigure 发布的 2023 年 1 月-2024 年 12 月 AI 陪伴品类应用收入榜和下载榜 Top10 显示,共有 13 款产品进入榜单,其中「Character AI」、「Talkie」、「PolyBuzz」、「Linky AI」、「Pengu」、「HiWaifu」、「Genesia」两次入榜,体现出以上产品在用户付费与市场渗透率上表现均衡,具备较强的综合竞争力。

AI 陪伴品类下载、收入榜单|图源: Appfigure

从体验上看 ,虽然定位均为虚拟陪伴,但 13 款产品提供的服务其实存在较大差异。按 AI 产品经理“潦草学者”的分享,AI 陪伴产品其实可以被细化为 互动内容和恋爱陪伴两大方向。 「Character AI」、「Talkie」等上榜的多数产品其实属于前者,它们提供的交互体验可以被视作一种新的“内容消费”形式,用户享受的是和不同的 AI 角色共创故事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可以类比“互动游戏”。该方向上的产品形态我们此前已见过许多,创新玩法上,榜上或许只有「王室風流史」需要特别提及,这本质上是一款中世纪欧洲王室题材的卡牌 RPG 游戏,其以接入 AI 聊天功能的后宫系统作为差异点。在完整的世界观背景下,AI 角色的解锁与主线任务推进、抽卡系统等都有关联,并延伸出约会、子嗣培育等玩法,让游戏更具拟真感。
与互动内容产品体现出差异的是,更强调 1 对 1 恋爱陪伴体验的产品「Pengu」和「Genesia」。我们曾在去年年中「Pengu」融资时关注过这款产品,详情参见《 这年头,还有游戏社交产品能融500万美金? 》,彼时它还和 AI 不太有联系。如今「Pengu」定位在 AI 宠物,用户可以与亲友一起抚育名为“Pengu”的虚拟宠物,并与之交流,据其联创 Fabian Kamberi 介绍「Pengu」已经是目前美国最大的自有 IP 的 AI 角色应用,点点数据显示,其近 3 个月的全球平均月活约为 160 万人次,超 4 成用户来自美国。类似地,「Genesia」偏向 AI 伴侣,以 AI 提供情感支持、生活建议、协助进行目标追踪等为卖点。
从产品所属国家来看 ,中国开发者的产品上榜数量最多,13 款产品中有 9 款来自中国,余下来自美国、德国、土耳其和韩国的产品各一款。出海产品中以 MiniMax 的「Talkie」和作业帮的「PolyBuzz」作为表率;美国厂商的代表产品则是「Character AI」;AI 宠物「Pengu」来自德国;韩国厂商中“意外”跑出了迄今为止最赚钱的 AI 陪伴产品「LoveyDovey」,Appfigure 数据显示截止去年 12 月其累计营收已经达到 760 万美元,连「Character AI」都只能望其项背;土耳其厂商 Codeway 旗下的「Genesia」也进入了榜单。
从上线时间来看 ,除「王室風流史」在 2024 年 2 月上线,余下 13 款产品均在 2023 年上线。值得关注的是 AI 陪伴应用的在架情况,目前「Talkie」(2024 年 12 月 14 日 iOS 美区下架)、「CrushOn」(2025 年 01 月 17 日双端全球下架)、「Genesia」(2024 年 10 月 26 日双端全球下架)、Hi.AI(2025 年 02 月 11 日美区下架)均已在部分地区下架,时间点均巧合地卡在了“佛罗里达州 14 岁男孩痴迷聊天机器人自杀身亡”事件被披露之后,指向了下架可能与随之而来的平台、行业对未成年人保护、数据隐私要求提高相关,产品被勒令整改或出于避险考虑主动下架。
从增长方式来看 ,头部的出海产品普遍是买量大户。广大大数据显示,「Talkie」上线至今的投放素材量突破 10 万,「Linky AI」突破 5 万,「PolyBuzz」突破 3 万,反观「Character AI」却只有数千素材量却依旧在下载量维度上稳居T op1,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后者已经能依靠品牌积累、社交裂变以及产品本身的用户粘性实现自然增长,而无需依赖大规模投放。
此外,支持用户与亲友合养宠物,内含亲密社交玩法的「Pengu」也没有在买量上太多发力,广大大抓取到的投放素材只有不到 3000 个,除了本身玩法设计为社交裂变带来便利之外,「Pengu」也在大力投入社媒运营,类似多邻国让绿色猫头鹰“多儿”狂刷存在感的策略,以企鹅毛绒形象出镜的“pengu_app”TikTok 账号已收获 14 万粉丝,卡通形象的剧情向账号“penguandpengulette”TikTok 粉丝更是达到了 27 万。

以企鹅毛绒形象 出镜的

“pengu_app” TikTok账号|图源:TikTok

邀请好友拿奖励的传统拉新策略,已经被广泛用于「Talkie」、「Character AI」、「PolyBuzz」等产品中,其中稍有不同的是「LoveyDovey」, 后者的机制目标更偏向促活 ——不仅是老用户激活 invite code 邀请人可以获得奖励,而且支持一个用户填写多个邀请码。填写邀请码的一方并没有奖励,其动机更类似于内容消费者为喜欢的作品投票,因为奖赏是用于聊天的平台内代币“果酱”, 吸引了很多玩家通过在社交平台分享戏剧化的聊天截图来增加邀请码的曝光(但上周官方宣布由于部分地区出现了“利用漏洞获取不公平收益”的行为,活动暂时中止)。

「LoveyDovey」在公开平台

分享邀请码|图源: Treads、Plurk

拟真和更拟真之间,走向不同道路

回归产品层面,目前 AI 陪伴应用迭代的重要方向是 多模态,目的是提升拟真度和沉浸感。

AI 语音是被给予厚望的一大技术。该技术在 AI 陪伴中最早的应用是让 AI 自动朗读 AI 角色的回复,在长文本回复中减轻用户的阅读负担,也提升陪伴感,「PolyBuzz」和「HiWaifu」中都采纳了这一设计;进阶版本则是在此基础上,额外加上 AI 角色的语音通话的功能,「Character AI」、「Talkie」等多数头部的 AI 陪伴应用已经基本将其作为标配。以「Character AI」为例,目前其已经将“Character Calls”的标识放置到了首页、聊天界面的醒目位置,不仅是刺激用户在新模态下与 AI 角色的交互,也体现出头部选手对这一技术的重视。

「Character AI」无论是在首页或是聊天 页面
都将“Character Calls”功能放在了相当醒目的位置

而在多模态之外, 「LoveyDovey」可能算是从玩法设计提升拟真体验的佼佼者。 这款目前最赚钱的 AI 陪伴产品的独特设计在于其“好感度”机制,玩家和 AI 角色之间存在从熟人、朋友等到结婚的 5 级关系,需要玩家通过累积好感度来逐级推进,AI 角色对双方的关系认知也会随之改变,这一设计不仅是给玩家设立了游戏目标,而且也更符合现实逻辑。类似地细节还有按关系分类的“好友列表”、以及好感度达标后会收到的角色来电等。而这向体验的优化,则更考验长文本和记忆能力。

「LoveyDovey」的好感度机制及角色来电功能

不过诸多产品中,也有一个异类,在拟真和更拟真之间,它直接走向了真人社交。

AI 角色聊天之外,「Linky AI」已经在平台内专门开拓了真人社交版块,为了贴合一个 AI App 的调性,AI 也被融入真人社交中,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与对方的 AI/真人聊天,使用 Boots 功能向 5 名符合限定要求的人类/AI 角色发送问候等等。

在笔者的实测中,这一功能活跃用户应该不少,很容易就匹配到了一位在日本工作的英国小哥,他表示是在朋友推荐下下载了「Linky AI」, 原本的目的就是 Dating。 在这类的男性用户的视角下,「Linky AI」可能更像原来的“约会交友软件”+AI、甚至还掺杂了付费聊天 App 的味道,有匹配到的用户表示在此前的轮次中会被要求在 10 轮回复后付费。体感上 AI 陪伴和真人社交的用户重合度并不高,「Linky AI」新功能的方向更像是之前一波在约会交友 App 里面加入用户 AIbot 帮自己处理消息。

「Linky AI」应用商店海报

「Linky AI」向真人转型的另一面可能是对 AI 陪伴品类商业化天花板不高的隐忧。即使不设任何“包月”、“包年”订阅项目,采用更成本可控的单句计价模式,并做到了大几百万美元累计营收的「LoveyDovey」也还在“哭穷”,表示重度用户青睐的长文本交互形式“故事模式”运营成本过高,将探索降低成本方法以维持目前定价,而接下来即将推出的“故事 pro”还会更贵。

内购不行,出海产品增收的一大重心就回到了广告变现上,实测下来「PolyBuzz」、「Linky AI」中弹窗广告非常频繁,对于 AI 陪伴这种偏长时间停留的品类而言体验干扰相当严重,但平衡用户体验和商业化的天平从来都是个难题,大概只剩背靠大树的「Character AI」能找到一点从容了。

推荐阅读

一款伪直播应用,赚了百万美元

「9块9」的中国AI耳机,疯狂收割老外

PixVerse再推新模型,生成能力跻身第一梯队?

不搭边消除,休闲玩法也能做出3000万以上月流水?

垫资百万美金过年,北美短剧公司老板:同行倒了不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