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理知识精选
带你走进地理知识的殿堂,天文、地质、历史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等,大家多多推广,希望能给给更多的人带来更多的地理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骏景农业  ·  未来三天天气预报 ·  13 小时前  
中国国家地理  ·  今天居然不!放!假! ·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直播预告|邀你共赏最欢乐的闹元宵现场! ·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水与火,势均力敌的绝配!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理知识精选

元宵节,先有元宵还是先有节?涨知识了!

地理知识精选  · 公众号  · 地理  · 2019-02-19 14:01

正文


元宵节被称为“唯一以食物命名的传统节日”,一直被认为自带“吃货”属性。可问题是,究竟先有元宵还是先有节?资料显示,汉文帝时,正式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而作为食物的元宵,一直到宋朝才成功上位,当时它还被叫做“浮圆子”。


你爱吃啥馅儿的



作为唯一一个以食物命名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被认为自带“吃货”属性。可问题是,究竟先有元宵还是先有节?


古时的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把夜称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叫做“元宵”。


元宵节的形成过程比较长,目前普遍认为,传统的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



汉文帝时,正式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司马迁参与创建“太初历”,其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而元宵作为食物的出现,要晚得多。



对正月十五吃什么的记载,大致起源于魏晋南北朝,当时人们吃的是加了油膏的豆糜或白粥。



唐代元宵节,京城的官宦之家流行吃面茧。



面茧是一种蚕茧形状、蒸出来的食物,里面还要包入写上官职的竹木签,测试官场运气。



到了宋代元宵节,糯米 “圆子”终于开始流行,用白糖、芝麻、桂花等做馅,裹上糯米在沸水里煮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