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美育师大
北师大美育中心学生社团,发布学校美育活动预告、揭秘学校原创自制剧目花絮、艺术普及知识及活动现场报道,为喜欢艺术的你提供学习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美育师大

会议日程 | 2024中国电影美学年会

美育师大  · 公众号  ·  · 2024-11-23 12:2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会议日程 | 2024 中国电影美学年会

中国电影的美学新象与批评实践


2024中国电影美学年会将于11月23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海淀校区举行,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与北京师范大学主办,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文化研究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基地、北京师范大学美育中心承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协办,《当代电影》《电影评论》《中国电影报》提供学术支持。



年会主题

本届年会以“中国电影的美学新象与批评实践”为主题,设有主论坛和两个分论坛。主论坛将汇聚学界与业界的核心观点,深入探讨中国电影美学的新发展趋势。分论坛一为“中外电影理论动向”,旨在深化对全球视野下电影理论流变的理解;分论坛二为“电影批评新力量”,旨在为青年学者提供发声平台,激发电影批评创新活力。年会期间,还将推出新创刊的《电影评论》杂志,以期为电影学界搭建交流平台,共同探索中国电影美学与批评实践的推进与发展

会议日程




(一)开幕式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国剧场

8:30—9:00 嘉宾签到

9:00—9:20 开幕式暨《电影评论》发布仪式

主持人 :陈刚(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

领导致辞

孙向辉(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党委书记)

张雁云(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教授)

9:20—9:30 合影留念(艺术与传媒学院门口)


(二)主论坛

时间: 9:35-12:00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国剧场

主持人 :左衡(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文化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评议人 :王宜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专家发言

1、金丹元(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

题目:中国电影美学新象背景下类型变化的多种可能性

2、张卫(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

题目:新切入现实主义电影及其阐释冲突

3、李道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题目:数字人文研究与中国电影美学的话语标识系统

4、陈晓云(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题目:青年电影批评与电影学术的未来

5、索亚斌(中国传媒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教授)

题目:从2024年暑期档看中国电影的商业美学嬗变

6、范倍(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题目:追求精确的艺术:从远读到电影的计量分析

7、李星文(影视独舌内容总监)

题目:2024,公号影评新探索

8、阿郎(《看电影》杂志主编)

题目:在世界主体下的中国电影新批评


(三)分论坛一:中外电影理论动向

时间:14:30—17:00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1会议室

主持人 :武建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

评议人 :左衡(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文化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专家研讨

1、桂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

题目:作为思想实验的电影

2、檀秋文(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编审)

题目:数字人文与中国电影理论新探

3、白惠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题目:“数字古典主义”与当代电影美学新变

4、李九如(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副教授)

题目:中国电影理论话语的“源代码”

5、韩晓强(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题目:从视觉机器到感知机器:AI时代的图像基础设施

6、周舟(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题目:中国电影媒介性的新变迁

7、陈子茵(暨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题目:浅析数智时代的电影空间创造


(四)分论坛二:电影批评新力量

时间:14:30—17:00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三楼何思敬讲堂

主持人 :雷晶晶(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评议人 :胡建礼(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

专家研讨

1、赵丽瑾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

题目:AI影评:大模型技术条件下的知识内容生产

2、周夏(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题目:“她力量”崛起——中国女性电影的新发展与新态势

3、康宁(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副研究员)

题目:香港电影公司刊物的历史在场与“批评”价值

4、鲜佳(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副教授)

题目:《近年来中国电影批评中的性别视角及其反思》

5、张成(《中国艺术报》主任记者)

题目:“参与式文化”中的“六根”电影评论

6、王昕(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

题目:技术可创造性时代的电影作品

与会嘉宾名单

孙向辉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党委书记

张雁云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教授

金丹元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

张 卫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

赵卫防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

李道新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王宜文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陈晓云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索亚斌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教授

左 衡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文化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范 倍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李星文  影视独舌内容总监

阿 郎 《看电影》杂志主编

胡建礼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

陈 刚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

桂 琳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

赵 娟  中国电影资料馆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电影评论》主编

檀秋文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编审

赵丽瑾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

周 夏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白惠元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李九如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副教授

康 宁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副研究员

鲜 佳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副教授

韩晓强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张 成 《中国艺术报》主任记者

周 舟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雷晶晶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陈子茵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武建勋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

王 昕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