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们从小就听到的童谣,会永远铭刻在某个记忆深处,简单、原始又质朴,却记录着关于我们语言的密码,每个孩子的成长中都不应该少了童谣。
今天,我们要推荐的
《中国童谣》就是目前我们看到的最美、最具艺术启蒙价值的童谣版本。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在《幸福的种子》一书中提到他儿时的一个特别体验:
三五岁时,母亲常给他读一本名为《孩子国》的
图画书杂志
,上面
刊登很多童谣。
后来,他成为了一名编辑,令他惊讶的是,几十年后再次与那些童谣相遇时,他仍然清晰地记得那些字句,甚至彼时杂志为童谣配的插图,也会一幅幅浮现于他的脑海。
这让他开始思考幼儿期的语言体验,并尝试从自己的记忆中获得答案。
他觉察到,
不少儿时读过的故事都已经想不起来了,记忆中最鲜明的语言体验,反而是摇篮曲、儿歌以及《孩子国》中的那些童谣,简单、原始又质朴。
童谣,真是神奇的存在,看似矛盾的元素竟在它这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它是有时间感的、古老的,却又充满了生命力和鲜活的;它朴素、简单,却能深刻地烙印在我们身上,伴随一生。
每个人成长的记忆里,大概都有几首耳熟能详的童谣。直至今日,我还能忆起姥姥教我的童谣: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
它总让我忆起姥姥家的土灶台和酱缸、脸上沟壑般的皱纹,以及与泥土相伴的、粗糙恣意的童年。
在那些贫瘠的日子里,童谣就像精神上的盛宴,儿时的玩伴们,走大街穿小巷,一遍遍地唱着,反复咀嚼它带来的情感上的愉悦和享受。
而如今,看着孩子们被国内外精美的绘本、英文儿歌和动画片包围着,童谣则离他们越来越远,也让我们平添了几分落寞。
因此,当熊亮的《中国童谣》(绘本版)来到童书妈妈编辑部时,同事们就毫不犹豫地决定一定把这本书推荐给读者。
他是中国原创绘本领跑者,作品被翻译和在海外获奖最多的中国绘本代表作者之一;推动中国原创绘本发展的先锋和导师;
2017年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得主;2018年入围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奖的五人短名单……
除了这些光鲜亮丽的标签之外,在作为朋友的三川老师眼中,熊亮是一个“热爱自然和传统艺术,会打咏春拳、能爬树,有着有趣的灵魂,更是一个内心如同孩子般无比单纯质朴的人……”
也许恰恰是这种“赤子之心”,才让他把目光对准了童谣。
在接受采访时,他提到了他的灵感最早源起于奥地利的一家德语书店。
在那里,他看到了一本《德国童谣》,用彩色画笔勾勒出来,很有西方的色彩感。那是店里最畅销的书,几乎是所有孩子长大必读之书。
童谣和我们的乡土、故乡、记忆、童年甚至和我们父母的声音和呼吸都是息息相关的。这些最有味道的,最有时间感的东西,应该被长期留存下来。
于是,他带领团队
花费两年的时间,创作出了这本《中国童谣》(绘本版)。
这本书
最大的特点就是,书中所有的插图都是由熊亮艺术课×绘本国的8-15岁孩子和艺术老师们共同创作完成的。
所以《中国童谣》(绘本版)的画面,鲜活生动,充满了各种艺术创作的形式,比如版画风、彩色拼贴等风格,可以说是我们所有看到过的关于童谣的书中最美貌、最具艺术启发性的。
熊亮艺术课×绘本国,是一个属于年轻艺术家、绘本创作人与孩子的艺术空间,也是一个跨年龄创作团体。
包括一群创作经验丰富、童心满满的艺术家+大小孩,和来自熊亮老师艺术课学员,一群有艺术力、审美力、创造力和游戏力的孩子。
多奇妙!不管隔了多少年多少代,我们、孩⼦们、还有我们的⽗母们、甚至是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那么多的人,我们的童年都被同一首歌谣串连起来。 但是,每一首其实又是不同的,都有各⾃的温度、呼吸和味道,来⾃于妈妈的。
所以,创作童谣插画时也会有一种压⼒,我们怎么能画出所有⼈心⾥最初的印象呢?
这些⼩小艺术家们,年龄虽小,但都是在熊亮⽼师的艺术课学习过很久的“
老”学员了,既保持了孩⼦的天性和⾃由,又对艺术有着深入的了解,而且还非常专注和投⼊。
创作时,艺术老师们拿一首童谣,带领孩子诵读及体会,并让他们提出想法,思考最合适和独到的表达方式;
老师们也会给出一些建议,最终共同确定方案,再由孩子们自行创作出来,有些作品还是几个孩子一起绘制出来的。
▲正在创作中的孩子们。
孩子们边画边唱,⽤稚气的声音,⽤不同⽅言,童谣似乎在时光里活了。
成人看到这首童谣时,会以为这里有一艘船,宝宝在上面摇。
然而,在孩子的眼里,自己是一个摇摇“不倒翁”,外婆却变成了一个小宝宝,坐在不倒翁的肩膀上一起玩耍,而下面铺满了糖果。也许孩子心中,外婆家就是一种被食物包围着的感觉。
世界上最小的四个东西是什么?如何表现“小”呢?而孩子们想到了“对比”,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呈现大小差异。
所以,孩子画了眼睛的一部分,一把很小的椅子,上面有一只更小的苍蝇喝一杯不能再小的果汁。
一次偶然的机会,民谣歌手莫西子诗在一堆作品中,无意看到了这张《四小》的插图,他被这幅插图迷住了,当即决定选用这幅画作为新专辑《月光白得很》封面。
▲由三位小朋友共同创作的《四小》插画,成为唱片封面。
随后,这张专辑封面还获选了豆瓣2018年阿比鹿音乐奖年度优秀实体唱片设计奖。
《小鸡》的插图也令人意想不到,一首轻快的童谣,孩子却把小鸡安排在睁了一只眼假寐的黑猫身上,突显出一种莫名的紧张和诙谐。
《大头大头》这首无厘头的童谣听了那么久,终于以一种最合乎想象的画面出现了。或许只有这样大胆的用色与造型,才配得上这首奇谣。
几十首童谣的配图,都是孩子们的回忆和想象交织起来的,呈现出童趣童真、奇思妙想的世界,值得每一幅都细细品味。
《中国童谣》(绘本版)共收录了56首童谣,这是熊亮及其团队在数量繁多的童谣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这56首是中国传唱最⼴的经典童谣,既有趣味性,符合孩子的审美,也注重篇幅长短,便于孩子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