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据中国储能网,近日,青海省发改委印发的《青海省2017年度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中明确,2017年青海规划的330万千瓦(3.3GW)风电项目,各项目按照建设规模的10%配套建设储电装置,储电设施总规模33万千瓦(330MW) 。
我们的观点:
1、为什么风电开发需要配备储电装置?
2016年末我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1.49亿千瓦,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9%。然而2016年风电发电量仅占全国发电量的4%。风电出力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难以控制,在电网薄弱地区容易引起电网电压和频率稳定性问题;同时,由于电是发、输配、用同时完成风电出力的随机性、间歇性还导致其与用户相对固定的用电需要难以匹配。三北地区弃风率维持高位,除了用电量增速趋缓、电源装机维持高位,用电负荷较低外,还包括风电送出线路尚未建成,且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周期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外送线路将远低于风电装机速度,局部地区弃风率现象难以解决。因此,通过储能可配合电网进行调峰调频、促进风电消纳。
2、配置储能的容量、技术路径选择及成本?
此次青海省发改委制定的《青海省2017年风电开发建设方案》中项目规模合计3.3GW,要求各项目按照建设规模的10%配套储电装置。实际上,风电项目配置储能的比例主要取决于当地的限电情况,没有一个普适的标准。在储能技术路径选择上,储能技术路径繁多,其特点、性能各异,但不存在一种技术能覆盖各种应用的场合。需要根据储能技术特点及优缺点综合比较来选择适当的技术。通过参考张北地区风光储输示范项目,我们认为青海“风电+10%储电装置”是在探索利用储能促进风电并网的示范项目,尚未到大规模商用化的阶段。从以往示范项目来看,基本上采用的是电化学储能,其中磷酸铁锂电池采用更广泛,考虑到青海锂资源丰富,锂电正极材料规模在扩张,我们认为青海有发展锂电储能的优势。当然,目前来看,储能用在发电侧端尚未具有经济性,除了相关的定价机制尚不明确外,还要与应用场景相结合。
3、风电(和光伏)+储能市场空间?
风电“十三五”规划中,2020年风电累计装机达到210GW,其中海上风电500MW。随着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比重不断提高,储能将迎来巨大的机遇,粗略估算(到2020年并不是所有风电、光伏项目都会配10%储电装置),假定到2020年,仅考虑光伏(105GW)、风电(210GW)累计装机容量,合计配备10%储能,对应31GW/147GWh储能需求(按照铅炭电池投资成本,考虑电池成本下降,100万/MWh)的市场规模达1470亿元(假设配备5%,则为735亿),仅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市场来看储能空间广阔。
4、《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已经完成意见征求阶段,近期有望发布出台。
目前国内的储能市场仍以示范项目为主,逐步过渡到商业化。国家能源局今年3月发布《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了储能发展路径和应用前景。并提出发展目标:未来10年分阶段推进储能发展,实现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过渡;目前该文件已经完成意见征求阶段,正修改完善,近期有望发布出台。
投资建议:优先关注已经实现商用化运营的标的。关注:南都电源(铅炭电池已实现商用化运营,预计今年将投运800MWh,签约3GWh订单,打造电池回收产业链的铅炭电池龙头,并具备卡位优势。)、科陆电子(磷酸铁锂电池储能,新签500MWh储能电站订单)。
风险提示:储能政策不及预期、储能技术发展缓慢
欢迎关注中泰证券研究所
重要声明: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qlzqyjs)为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泰证券”)依法设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仅面向中泰证券客户,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中泰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均摘自中泰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研究人员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报告的摘编而产生的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中泰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中泰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推送资料涉及的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投资观点,均基于特定的假设、特定的评级体系、相对的市场基准指数得出的中长期价值判断,并非对证券或金融工具的具体买卖时点、买卖价格等的操作建议。订阅者若使用本订阅号所载资料,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而导致投资损失。订阅者如使用本订阅号推送资料,请事先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后续的解读服务。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中泰证券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中泰证券不就本订阅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中泰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版权归中泰证券所有,未经中泰证券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推送信息。如因违法、侵权使用给中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中泰证券保留追求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