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潇雅
本文7393字,建议阅读时间15分钟
点击左上角蓝字,每天获取独家实用干货
两年前信心十足大展宏图,两年来千辛万苦万事俱备,两年后风云突变面临夭折。
D
市中医院猜中了故事的开始,却没能猜中故事的结局。
K省D市
中医院
幸福养老院
(以下简称“
养老院
”)地处市中心繁华地带,与
D市
中医院(以下简称“中医院”)仅一墙之隔。医院那边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养老院这边寂寞空庭、冷冷清清。
养老院内已断电多时,穿过主楼一排排整洁宽敞的房间后,在拐角处
就是
养老院负责人
老李
的办公室。此时的他头发凌乱,满面愁容,正在这间阴暗闷热、烟雾缭绕的屋子里,漫不经心地用纱布缠着受伤的右手。
“我猜中了故事的开始,却没能猜中故事的结局。”
老李
借用电影《大话西游》里这句经典的台词向
我们
做了开场白。在他眼中,这所养老院就像是自己的亲孩子一样,
“一把屎一把尿”地养了两年多。养老院本应在今年3月12日开业,自己也将功德圆满,然而突如其来的变故,却让开业时间一推再推,最终导致养老院项目“流产”。
两年多的辛苦打了水漂,这是
老李
选择颓废的最好理由。现在的他,每日独自一人静坐在养老院的办公室,陪他心爱的养老院走完最后一段路。
宏大蓝图
故事要从两年前开始说起。
2013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为我国各地养老事业做出了全面的蓝图规划,对养老机构的规模、用地、贷款、补助、税收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力图促进我国养老事业的快速发展。
对此,各地政府积极响应,
K省
政府也下发了相关文件,将养老事业作为各级政府的政绩纳入年终考评范围。文件明确指出,
K省
各级医院要加强医养结合,鼓励各级医院建立老年疾病学科,有条件的公立医院建立养老院,推进养老事业从单纯的供养服务向生活照料、医疗卫生、康复保健、文体休闲、精神慰藉等多样化服务转变。
在此背景下,
D市
中医院(以下简称
“中医院”)领导提出了以中医院这所三甲医院为依托,全资建立一家公立非营利性养老院的想法。国家政策有鼓励、医院资源有优势,这一构想立刻得到院领导班子的支持。于是在副院长的带领下,医院办公室主任
老张
和时任医务科科长的
老李
展开了可行性调查。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他们得知,截至2013年底,
D市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
70
万人,约占常驻人口的1
6
%,呈现规模大、增长快、高龄化趋势明显的特点。2013年,
D市
有各类收养性养老服务机构
158
个,设置病床13400张。其中,社会资本开办的养老机构68家,床位5171张,初步形成了
D市
养老服务体系的主干力量。但
D市
养老体系依然总量不足,并普遍存在档次不高、条件简陋、单纯供养、医疗保障跟不上、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实际上,
据
老李
了解,
D市
80%以上的养老院都不合格,大多数都是弄几间空房就开业了,老人生病了也没人管,
D市
的养老市场亟待规范。
他们的调研报告认为:大多数养老机构采取
“医养分离”的模式,只提供简单的生活照料服务,医疗服务无从谈起,这势必将那些大病恢复期、后期康复治疗、慢性病、残障和绝症晚期的老年人排斥在外,使这些人继续留在医院“压床”,加剧了医院的床位紧张。而兴办“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能够承接从医院出院且只需常规护理的老年人,实现治疗、康复与护理的无缝衔接。
调研结束后,调研小组
为养老院总结出的五大优势:一是规模优势,所建养老院在
D市
及周边地区规模大、档次适中,有一定的示范效应;二是人才优势,中医院高级技术人员及
K省
中医
药大学
兼职教授、副教授共
200余人,可为养老院提供人力支持;三是专科优势,中医院的26个病区及68个专业学科,将全面保障老年人健康;四是特色优势,中医特有的康复、理疗、熏蒸、正骨、推拿、艾灸等项目,可最大程度地在养老院践行“医养结合”;五是设备优势,中医院医疗设备总值超亿万元,拥有1.5T核磁、128层CT、DR、四维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诊疗设备,为老年人康复治疗提供了技术保障。
按照设想,养老院建成后将具有一大优势、三项分区、四个亮点。一大优势即医养结合,养老院老人可享受中医院专业的医疗和保健护理。三项分区是将养老院分为医疗区、护理院、休闲区,使入住老年人的医疗保健、生活养老、户内户外休闲各种需求得到全面保障。四个亮点是养老院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康档案数据库;建立急诊救护管理,安装一体化呼叫系统,开设急救绿色通道;建立中医康复保健管理系统,开展健康评估;设置多功能娱乐房间,提高老人生活的幸福指数。
在设想中,如果养老院运作成功,中医院将积极引进外资,并拟与
×
×
集团进行合作,投资
10亿元在
D市
高新区规划
6
00亩用地,建设集医疗、护理、康复、养老、休闲为一体的健康小镇,作为兴办养老事业的第二期项目,计划于2015年开工,2018年整体竣工并投入使用。
老李
算了一笔账,养老院拟开放床位
127张,如果按80%的使用率,有100位老人入住的话,以平均每月2500元的床位费计算,一年下来就有300万元进账。按照
K省
发改委、民政局、卫生计生委等六部委下发的养老机构补助文件,养老院每年将获得不少于
100万元的补助资金。再加上
D市
规定将
50%以上的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业,以及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和日常花销,养老院每年的毛收入不低于500万元,净利润也将达到100万元以上。
既有前途,又有
“钱”途,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建立养老院的设想很快获得了院领导的认可。2014年,
老李
被任命为养老院项目负责人,走马上任。
大干一场
接到医院的任职通知后的几天里,
老李
既兴奋又忧虑,连续几天睡不着觉,脑子里全是养老院建成后的模样,以至于头发都白了好多根。尽管他曾担心在养老院的筹备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难题,但后来的事实证明,
2014年是他的“吉祥年”,在他的努力下,各项工作顺风顺水、一路绿灯。
首先是养老院的选址问题。养老院不能离中医院太远,否则老人如有突发疾病,无法第一时间获得治疗。与中医院仅一墙之隔的原
D市
第
九
中学早在几年前已完成搬迁,暂时空置。
老李
认为,此刻不出手,这块位于市中心的风水宝地迟早要落入房地产开发商之手。
因此,中医院领导经过与
D市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多次协商,在
D市
政府及卫生计生委、教育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形成了
D市
政府《关于市第
九
中学用地有偿划拨市中医院使用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中医院最终以
8000万元的大价钱购买了市
九
中校区旧址。
该校区占地约
30
亩,建筑面积
2
万平米。购买成功后,他站在校园空旷的操场上放声高歌,踌躇满志。
接下来,中医院投资
500万元,对校区中原有的综合教学楼进行了全面改造,将此楼作为养老院的主楼使用。
在对养老院主楼设计装修的那段日子里,
老李
比谁都累,但也比任何人都快乐。他不厌其烦地带
着我们
从一楼步行到五楼,将看似一模一样的房间参观了个遍。虽然当时因为停电,整个大楼都很闷热,但宽敞的屋子、整洁的被褥、干净的地面、精致的壁画,还真有点四星级酒店的“范儿”。
“养老院提供二、三、四人间,标准分4个等级,完全失能、小部分自理、大部分自理、完全自理。费用每月2100~3900元不等,服务大到医疗康复,小到按摩足浴,包括打开水、洗衣服、洗澡、剪指甲、清理大小便等全部生活环节,我们的员工既是护士,又是保姆。开始我还觉得费用是不是有点高,但你猜怎么着,这些房间刚布置好,127张床位就被预订满了,其中还有几位市级离休干部,就连我父亲都没法安排了。”
老李
很是自豪。
养老院主楼的
4楼大厅,是专门为老年人设置的活动中心,
老李说,
D市
体育局听说中医院在建养老院,对此特别支持,第一批就捐赠了价值
20万元的老年活动器材,已经抬上来了一部分,但现在看来,养老院开不下去了,这些东西肯定要还给人家。
扶着为老年人特制的墙面扶手,踩着涂了防滑材料的水磨石地板,
我们
跟随
老李
走出主楼,来到食堂。
老李
介绍,这个食堂共花费
50万元,全部采用进口厨具,并且设有聚会包间,专为来看老人的子女准备,满足一家人聚餐的需要。
最令
人
感兴趣的,是养老院后院里种植的一排排有机蔬菜。
老李
透露,为了让老人们吃上放心干净的蔬菜,他专门在乡下请了一位师傅,花池里有油菜、玉米、茄子等多种蔬菜,至于花池中的土壤,则是他用自己的轿车从郊区一车一车带来,然后在院门口再用小推车一趟一趟向院内运送的。可以说,每一寸土壤,都留下了他的汗水,每一株植物,都饱含了他的心血。
在
老李
的办公室里,
存放着
他亲手制定的养老院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厚厚的一摞养老院开业手续。民政、卫生、环保、消防、公安等部门的行政许可证,都是他一个人跑下来的,仅养老院名称的数次变更,他就去
D市
北关区相关部门跑了好多趟。
尽管手续繁琐,但正如当初所料,市政府非常关心养老院建设问题,专门召集各相关单位开了好几次工作会议,要求各部门相互协调,在资质审核方面给予特殊照顾,因此手续办的异常顺利。
流年不利
伴随着
老李
忙碌的身影,
2014年一眨眼就过去了。这时的养老院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各项手续也基本完整。万事俱备,养老院盛大开业的海报便在中医院各个角落张贴了起来。忙碌中的
老李
当时还不知道,
2015年可谓是流年不利,事业受阻。
首先是医保未能解决。
他曾为此专门去苏州考察过,苏州的养老机构实行总额控制、超额自理的办法,每人每天
89元的医保,不仅可以报销治疗费、护理费,还可报销床位费等其他费用。
这是
老李
较为推崇的一种养老医保模式,但他自己也承认,江浙一带较为富裕,而
K省
医保本身就十分落后,加之
D市
几年前因非法融资的崩盘而导致经济低迷,医保仍有很大缺口。所以尽管
D市
政府多次召开养老院的工作协调会,要求医保给予配合,但养老院最终还是没能将康复治疗费用纳入医保。
“没有医保就没有吧,我们的床位费和伙食费再降低一点,为老人们省出点钱来弥补医保补助总可以吧。”正当
老李
打算将养老院收费标准下调
100~300元时,5月25日,
河南
省
平顶山市鲁山县康乐园老年公寓发生火灾事故,造成
38人死亡、6人受伤。
提起此事,
老李
将手中的烟头狠狠地在烟灰缸中拧灭,说道:
“这就是‘中国特色’,不出事不去查,一出事整个行业被连累。”
鲁山县火灾事故发生后,消防部门再次来到养老院检查。
老李
带消防部门领导参观了养老院主楼的四个消防楼道、喷啉灭火系统及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后,领导十分满意,但同时指出应在顶层走廊设立消防通道。
老李
对此并不乐意,因为原本打算做康复中心的五楼面积并不大,如果再隔出一条消防通道,可用面积就更小了。但为了验收通过,
老李
还是忍痛割爱将五楼隔出一条宽约
5米的消防通道。
消防部门的人前脚走,民政部门的人后脚就来了。
民政局的人大意是说目前全市集中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特别是针对养老机构,因此尽管养老院取得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但最好还是推迟开业。
这一点,在
D市
民政局得到了证实。民政局某科室负责人说,目前
D市
正在对
100多家养老机构进行安全检查,但到底有多少家养老机构,他们到目前为止还没统计出来。
老张
告诉记者,鲁山县火灾对市政府造成的压力很大,社会各界对中医院领导造成的压力也很大。院领导为此多次开会研究,经过再三讨论,认为此时开业时机不恰当,决定推迟开业时间。
老李
对院领导的决定表示尊重和理解,他打了个不恰当的比方:每个医院每年都要出不少医疗事故,引起医患纠纷,即使患者不幸死亡,医院也就赔偿几十万元了事。如今大量的医患纠纷报道充斥着各类媒体,公众舆论也都习以为常,但作为
K省
首家公立医院开办的养老院,一旦护工出现失误或老人意外受伤,即使只赔偿了
5万元,那我们养老院也将迅速在全国臭名远扬。
“等等就等等吧,我原本以为过了这段时间,养老院就能顺利开业,可结果,却等来了一个更坏的消息。”
老李
紧缩眉头,表情沉重地说,
养老院办不下去的根本原因,是要缴纳高额的企业所得税。
税法无情
“你说国务院大还是国家税务总局大,国务院明文规定免征养老机构企业所得税,但
A
税务部门说他们不执行国务院文件,只执行税务总局法规,非要征养老院
25%的企业所得税。江浙一带对养老机构的税收都是全免,而
A
偏偏不免,凭什么?
D市
的养老机构,大多数都没有办理税务登记证,也不交税,就连市政府扶持的某某大型养老机构都不交!
”
老李
说到激动处,右手猛烈地拍了一下桌子,顿时右手手掌的伤口迸裂,纱布中透着鲜红。
一刻钟后,
老李
的情绪逐渐平复了下来,他用毛巾抹了把脸,他的衬衫早已湿透。
当
我们
问起是否向税务部门提起过国务院关于养老机构免税的文件时,
老李
哭笑不得:“我问他们,要是国家税务总局的文件与国务院文件有冲突时怎么办?他们回答说,你去让税务总局领导与国务院领导协商解决。”
关于此事,我们也曾试图向
A
税务局求证,但未果。当地一位法律界人士透露,其实
A
税务局也有难言之隐,尽管税务局也想像其他政府部门一样支持养老院建设,但必须执行税法。按照
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相关法规,企业所得税只对财政拨款、社会捐助等部分进行免征,对企业营业额这块不免征。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后发现,第二十五条规定
“国家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第二十六条第四款规定:“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可以免交企业所得税。”但具体到究竟哪些产业和项目属于国家鼓励,适用税收优惠政策?非营利组织需要符合什么条件,才能免交企业所得税?相关部门此后并没有出台细则说明。
老张
认为,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
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该意见明确提到“对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但却只是原则条文,没有实施细则。税务总局尽管是国务院下属部门,却仍要执行相关税法。政策不配套,这正是矛盾的根源。
老张
向
我们
出示了
4月23日和4月30日两份“关于解决
D市
中医院养老院项目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
”,两份文件中均提到要在政策和税收方面给予倾斜,说明当地政府在当时已经注意到了税收政策不配套这个问题。但记者敏锐地发现,在这两次由
D市
政府组织的协调会中,都没有税务部门的人员参加。
一份由
D市
政府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指出,当地税务部门要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免征营业税,以及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水利建设专项费等多种税费,但唯独没有免征企业所得税。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政府对养老院的税收政策一直给予倾斜,但无奈税务部门是垂直领导、行业管理,所以市政府也无法在企业所得税这块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