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城投债、产业债、金融债和可转债的市场情况。其中,城投债方面,债务化解仍处于重要水平,流动性有所好转,城投融资成本已显著降低;产业债方面,市场短端和长端利差均收窄较多;金融债方面,二级资本债收益率下降但表现偏弱于一般信用债;可转债方面,多数行业可转债指数下降。此外,文章还涉及信用债风险警示和其他相关专题报告。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城投债
债务化解持续进行中,流动性好转,城投融资成本降低,短期风险无虞。
关键观点2: 产业债
市场短端和长端利差均收窄,部分行业信用利差缩小,后续需关注长久期信用债调整风险。
关键观点3: 金融债
二级资本债收益率下降但表现偏弱于一般信用债和中短期票据。
关键观点4: 可转债
多数行业可转债指数下降,市场表现不佳。
关键观点5: 风险提示和专题报告
涉及信用债风险警示和其他相关专题报告,包括长期利率中枢下行、海外类固收投资机构如何应对、科创债与科创票据的全面盘点等。
正文
【申万宏源债券】
金倩婧 王胜 王雪蓉 刘晓蒙 张晋源
热点解析:
-
本周7月30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债务方面提出:
要完善和落实地方一揽子化债方案,创造条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
创造条件以及加快化解都显示化债仍处于重要水平。
-
以城投非标风险事情为前置分析条件的观察指标7月呈现边际显著好转。
7月仅一例非标风险事件,环比减少8例、同比减少4例,位于23年以来风险事件数量低位,一定程度上显示流动性有所好转。
-
以城投债体量来看“控增化存”正持续进行。
自23年10月底起,城投债存量呈现趋势性下行,中间或有波动、但趋势显著。截至20240803,城投债余额11.1万亿,较23年底减少5182亿,债券只数减少616只至1.68万只。
其中24年上半年城投债净流出1655亿、较23年同期减少8808亿,预计下半年城投债供给端趋势难言显著变化。
-
城投融资成本当前已显著降低。
截至20240802,城投债市场加权估值收益率已降低至2.13%,各行政级别中区县级降低至2.17%、市级城投债降低至2.12%、省级城投债仅2.07%,各主体评级来看,低等级AA-5年期城投债加权估值收益率也不足3%。
-
整体来看,各个区域也通过争取上级化债资金、压缩支出、盘活节余等方式积极化债中,政治局会议再次定调下城投债短期风险无虞。
-
城投债策略:
化债背景下,地方城投平台短期风险相对可控,城投高收益率资产规模大幅缩减,短久期下沉策略收益率空间已相对有限,拉长久期策略尚有一定增厚收益空间。融资持续严控下,预计城投债供给端将持续,当前城投债利率债化趋势明显,跟随整体债市表现下半年预计估值仍有一定下行空间,但需把握节奏。重点关注转型城投带来的市场供给增量及估值波动情况。
-
产业债策略:(1)喜“新”不厌“旧”,在不过度“信用下沉”(AA+级以上)以及不拉久期的情况下,
建议积极关注机械设备、汽车、有色金属、化工行业内头部主体的债券机会,以及科创债与科创票据扩容机会等;
(2)把握久期机遇,
适合拉久期的方向包括产权层级较高、经营稳健的中央国有企业或子公司;行业供给格局稳定的如公用、煤炭企业;以及区域重要性较高的比如与当地产业规划、就业高度关联、层级较高的综合产控国企;
(3)把握转型机遇,
从区域产业定位及优势,挖掘地方国企机会。
-
金融债策略:
短期内哑铃型策略可能兼具票息和资本利得的博弈机会,仍需关注中小行二永债不赎回事件散点发生的风险。
信用债月度回顾:
-
产业债——市场:7月以来产业债短端、长端利差均收窄较多。
以主体评级AAA级的分行业信用利差为例,7月以来(截至8月2日)0.5年-1年各行业信用利差均下行7 BP及以上;1年-2.5年利差下行幅度多数在4 BP及以上;
2.5年-3年各行业信用利差分位数普遍达到0%;3年以上利差下行幅度也较大,多数下行6 BP及以上,市场偏好高等级信用债拉久期策略,除医药生物、汽车、石油石化、机械设备行业外,其他行业AAA级3年以上信用利差分位数均为0%,后续需关注长久期信用债调整风险。
-
金融债——市场:7月二级资本债收益率下降,但表现偏弱于一般信用债。
7月以来(截至8月2日)主流期限评级二级资本债收益率下行11 BP以上,但1年期、5年期二级资本债表现均弱于国债,对应信用利差有所上行,3年期二级资本债表现强于国债;此外除
1年期的中债隐含AAA-级和AA+级外,二级资本债表现整体弱于中短期票据,超额利差以上行为主。
-
城投债——市场:7月城投债超额利差整体下行,
其中黑龙江、陕西下行幅度相对较大,分别较前一月下行11.7bp、7.9bp,部分区域超额利差出现上行,青海相对上行较多,为3.2bp。
-
可转债——市场:7月以来可转债行业指数以下行为主,
截至8月2日,除建筑装饰、计算机、轻工制造行业可转债指数较6月末有所上行,其余行业可转债指数较6月末下降,其中,美容护理、煤炭、通信行业可转债指数下降较多。
-
风险提示:
样本数据量相对较小,可能使计算结果具有一定偶然性;信用债市场发生超预期违约事件;信用利差上行风险
本周7月30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债务方面提出:
要完善和落实地方一揽子化债方案,创造条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
创造条件以及加快化解都显示化债仍处于重要水平。
以城投非标风险事情为前置分析条件的观察指标7月呈现边际显著好转。
7月仅一例非标风险事件,环比减少8例、同比减少4例,位于23年以来风险事件数量低位,一定程度上显示流动性有所好转
。
以城投债体量来看“控增化存”正持续进行。
自23年10月底起,城投债存量呈现趋势性下行,中间或有波动、但趋势显著。截至20240803,城投债余额11.1万亿,较23年底减少5182亿,债券只数减少616只至1.68万只。
其中24年上半年城投债净流出1655亿、较23年同期减少8808亿,预计下半年城投债供给端趋势难言显著变化
。
城投融资成本当前已显著降低。
截至20240802,城投债市场加权估值收益率已降低至2.13%,各行政级别中区县级降低至2.17%、市级城投债降低至2.12%、省级城投债仅2.07%,各主体评级来看,低等级AA-5年期城投债加权估值收益率也不足3%。
整体来看,各个区域也通过争取上级化债资金、压缩支出、盘活节余等方式积极化债中,政治局会议再次定调下城投债短期风险无虞。
7月城投债超额利差整体下行,
其中黑龙江、陕西下行幅度相对较大,分别较前一月下行11.7bp、7.9bp,部分区域超额利差出现上行,青海相对上行较多,为3.2bp。
7月以来产业债利差继续收窄,
以主体评级AAA级的分行业信用利差为例,
7月以来(截至8月2日)0.5年-1年各行业信用利差均下行7 BP及以上;
1年-2.5年利差下行幅度多数在4 BP及以上;
2.5年-3年各行业信用利差分位数普遍达到0%;3年以上利差下行幅度也较大,多数下行6 BP及以上,市场偏好高等级信用债拉久期策略,除医药生物、汽车、石油石化、机械设备行业外,其他行业AAA级3年以上信用利差分位数均为0%,后续需关注长久期信用债调整风险。
3. 金融债:二级资本债收益率下降,但表现偏弱于一般信用债
7月以来(截至8月2日)主流期限评级二级资本债收益率下行11 BP以上,但1年期、5年期二级资本债表现均弱于国债,对应信用利差有所上行,3年期二级资本债表现强于国债;此外除1年期的中债隐含AAA-级和AA+级外,二级资本债表现整体弱于中短期票据,超额利差以上行为主。
4. 可转债:多数行业下跌
7月以来可转债行业指数以下行为主,截至8月2日,除建筑装饰、计算机、轻工制造行业可转债指数较6月末有所上行,其余行业可转债指数较6月末下降,其中,美容护理、煤炭、通信行业可转债指数下降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