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层、260米 、1341层台阶……
「向上」攀登的每一步,
都是突破自我的新刻度!
本周日,向上马拉松2019中国公开赛 · 南京站即将鸣枪开跑,届时,参赛选手将挑战南京青奥中心·双子塔(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一展勇于攀登、挑战自我的向上精神。
向上
·
攀登
一场自我挑战的旅程
由“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得主——世界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南京青奥中心·双子塔建筑,坐落于南京青奥轴线以及滨江风光带上,其外观形同太空帆船,寓意“青年人扬帆远航、乘风破浪“,是南京城市新中心标志性建筑之一。
57层、260米 、1341层台阶……
当参赛选手们最终攀登至向上马拉松南京站的终点——南京青奥中心·双子塔的顶端,可尽揽金陵风光:远眺紫金山、幕府山、老山、方山绵延环绕,穿城而过的长江浩荡东流,繁华的南京城景将尽收眼底。
向上马拉松有别于公路马拉松赛事的地方是,前者像是一个有刻度的垂直标尺,每攀登一个台阶,都能清晰地看到距离登顶更进一步,这种挑战自我、积极向上的精神意义赋予了这项运动独特的魅力。同时,相比于全程马拉松,垂直马拉松距离没有那么长,难度略小,比赛的场地正是上班族们每天工作的地方,所以大家的参与热情也更高。
向上
·
爆发
一场自我征服的力量
向上,是一种力量;
向上,是一种信仰。
生活中无数平凡人“向上”故事,也感动并激励着你我。
这个姑娘,叫梁晓芹。
2007年夏天,这个扎着马尾的姑娘留下了一句话:“寒门的孩子,缺什么?缺少的是抓住机会的能力和走出去的勇气。人生不在于抓到一副好牌,而在于打好一副坏牌,我有信心打好这副坏牌。”
家境贫寒,父母均有不同程度的身体残疾,年幼的姑娘成为了家中的顶梁柱。聪慧勤奋的她靠着努力考出了高分,却因凑不齐学费在追逐"象牙塔"的路上被半路拦住。这是她当年手持的一手"坏牌"。
在多位爱心人士的支持下,梁晓芹凑齐了第一年的学费2.4万元,顺利进入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学习。此后,她开始了向上攀登的“逆袭”之路。从大二开始,她就谢绝了所有的资助,争分夺秒地要开辟自己的天地。在校期间,她拿到了学校的全部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等;大二时,她便开始创业,毕业前,她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
生活中有多少坎坷,生命里就有多大的张力。生活永远不会一帆风顺,但
梁晓芹抓住"向上"的梦想,一路攀登。
如今,梁晓芹早已帮家人改善了生活条件,毕业后自己的公司也蒸蒸日上。她是上海尚影文化传播公司、上海闲猫公寓的创始人,同时,还投资入股了多家公司。她拥有了很多社会身份:连云港市政协委员、连云港灌南县政协常委、上海市松江区青联委员,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青创联理事等等。
“过去的30年,许许多多阶段,我必须垫着脚向上跳,因为不向上、则向下,没有退路。”这个活成“一束光”的姑娘,带着她乐观昂扬以及激励人心的正能量出现在此次“向上马拉松”的报名表上,
“上一个台阶,我们将遇见更棒的自己”。
在众多报名表里,一个熟悉的名字“何亮亮”映入眼帘。
这位2017年、2018年国内参加垂直马拉松并且夺冠最多的泰州选手被大家笑称“垂直之王”,在他心中,向上是一种很自然的态度。“想要追求卓越必须有所付出,而追求卓越的过程就是向上的过程。可能这个过程会很累,会有困难,但是你一直是向上的。”
2015年,在上海国金中心,作为体育老师的何亮亮带着对新兴体育项目的好奇心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场楼赛。从此,楼赛与何亮亮的生命不可分割,“16年,我经常跟着偶像欧家敬和其他朋友参加楼赛,在一次次的参与中感受到了爬楼的魅力。现在,我的业余生活都是爬楼,越努力越向上的感觉真的很好。”此外,何亮亮分享了一些在向上马拉松中的小窍门,“抓扶手,手脚协调用力带动身体向上。然后,要注意把控全程节奏,合理分配体能。”
“向上马拉松,与其将它看成一场比赛,不如看做一项锻炼身体的爱好,一种通过向上获得幸福感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