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商听潮
以小观大把握财经脉动,见微知著了悟政商潮向,获取财富,圆梦人生,回馈社会。高端,有料,诙谐,独立,深入,浅出。趋势投资者必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偶俚张家港  ·  突发!产品下架、全面复查 ·  昨天  
偶俚张家港  ·  突发!产品下架、全面复查 ·  昨天  
电商头条  ·  辛巴被人举报闹大了,被立案调查 ·  2 天前  
掌上平度  ·  @平度人,6.8折起,保税仓好物直邮到家! ·  3 天前  
掌上平度  ·  @平度人,6.8折起,保税仓好物直邮到家! ·  3 天前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2月5日鸡蛋收盘价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正商听潮

一对清'华同班同学:一个35岁搞出350亿市值,宣布赴美上市;一个却沦为阶'下囚!同学间的差距是这样产生的...

正商听潮  · 公众号  · 电商  · 2017-08-08 22:55

正文

来源:创业经纬论(cy888365) 作者:唐一


性格决定命运

但你能决定你的性格


这是两个清华同班同学迥然不同的人生:


1998年,他们还住在清华的隔壁宿舍,但19年后,一个因为涉赌成为了阶下囚,另一个则宣布即将前往美国敲钟上市。


人生就是这样的无常和精彩。


被抓的那个是许朝军, 16岁考进清华,1 8岁就拿着1.5万的月薪 给后来的首富陈一舟做开发,毕业后直接成为搜狐的技术总监。这履历,秒杀现在的大学生啊。


许朝军


宣布上市的那个是王小川,当年他和许朝军一起给陈一舟的ChinaRen兼职打工,但月薪只有8000,只有许朝军的一半多。


2000年陈一舟把 ChinaRen卖给了张朝阳,他也跟着进入了搜狐,但因为读研只是兼职工作,和搜狐技术总监许朝军没法比。


王小川


许朝军和王小川,是清华计算机系96级6字班的同学,大学时住隔壁宿舍。在他们人生的前半段,他们的经历相似,甚至许朝军比王小川更成功。


然而,在面对同样的情景时,两个人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这也让他们走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许朝军2005年跳槽到老领导陈一舟的人人网,后来又进了盛大在线做了一年COO,然后开始创业,做了点点网、啪啪APP、乌鸦匿名社交...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直到最近有新闻传出,许朝军涉嫌通过德州扑克聚众赌博被抓,赌资达300万元。



王小川一直待在搜狐,25岁时带着12个兼职大学生,用了11个月做出了搜狗搜索引擎,之后又忍辱负重做出了搜狗浏览器, 35岁就做出了350亿估值 ,最近又宣布 赴美上市



人生,就是一叶扁舟,你我,都是划浆的舵手。或浅尝辄止,或激流勇进。选择不同,结果迥异;付出不同,收获迥异。


01


毕业后

考研还是工作?


两人第一次不同的选择是,2000年毕业后, 该读研还是工作?


许朝军选择了工作 ,在他毕业时,大学时兼职的ChinaRen卖给了搜狐,作为 ChinaRen的骨干,他也顺理成章地被张朝阳看重,而且担任技术总监。



王小川则选择了继续读书 ,当时他被保送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所读研究生,所以他只好以兼职的身份继续在搜狐工作,直到2003年研究生毕业才正式加盟搜狐。


从2000年到2005年,许朝军一直是搜狐的技术总监,可谓春风得意。


相比之下,王小川2003年加盟搜狐后,被张朝阳指派去开发搜索引擎: “给你6个人,把百度灭了。”


王小川一脸黑线,6个人怎么够啊,于是他决定让团队6个人都自降一半薪水,把6个正职变成12个兼职。


那时适逢2003年毕业季,王小川开自己的捷达小汽车帮师弟们搬行李,终于从清华计算机系集训队招来12名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居然11个月就做出了搜狗搜索。


2003年时的王小川


据说,这是“搜狐首次上线后未崩溃的大型技术系统”,想想就觉得有意思,搜狐当时的技术到底是有多渣啊。


然而,王小川还没有开心多久,2005年百度就上市了,中国的搜索市场一家独大,导致张朝阳对搜索兴趣骤降,并强行断奶。


最潦倒的时候,王小川要自己给团队擦办公桌,生怕他亲自挖来的十几个技术好手也跑了。


02


面对困境

坚持下去还是离开?


许朝军:遇到困难就躲开, 走最容易的路



2005年,升为搜狐技术总监的许朝军做出了人生的一个重大决定:离开搜狐,去追随自己的老领导——陈一舟。



据说,这么做是因为他偶尔看到了社交的六度分割理论,就去讲给张朝阳听,想说服张朝阳做SNS,但是张朝阳却表现得无动于衷。


许朝军又去找刚开始做人人的陈一舟谈,两个人一拍即合,就这样,许朝军离开搜狐加入了人人。


当时还叫校内网的人人网


和老板意见不合愤而出走,许朝军的选择看起来无可厚非,因为社交领域即将爆发,追逐风口,这是一条更容易成功的道路。


然而,许朝军的问题在于, 他沉迷于各种“风口”,甚至有点走火入魔了。


2005年到2009年,许朝军负责人人网的运营,2010年又跑去盛大在线做了一年的COO,然后开始创业,拿到了李开复200万美元的投资。


创业五年,许朝军的产品一年一换。 2011年是点点网,2012年是啪啪,2014年是乌鸦,2015年9月是芥末校园,2015年底是音乐圈。


对此,许朝军有一句名言: “移动互联网上,一个产品推出一星期还不行,就赶紧换。”


2012年到2017年,被誉为互联网史上 “史诗般5年” 的黄金创业时期,许朝军见了风口就追,追到了什么?什么都没追到。


可以说,许朝军始终奔跑在追逐风口的道路上,然而这条路越走越偏,越走越窄,直到他涉赌被抓的消息传出,我们才想起,原来还有这样一号人。


被抓之后的许朝军


王小川:从副总裁沦落到擦桌子,靠“ 打游击 ”做出了搜狗浏览器



面对同样的困境,同样不被老板认可,王小川是怎么选择的?


简单来说,王小川选择的是最艰辛的一条路:


坚守策略-被打入冷宫-商业模式被验证-重新被启用。



同样是在2005年,在许朝军离开之后,由于搜狗搜索没被市场重视,王小川又拉着团队做起了搜狗输入法,没想到大受欢迎,到了2008年已经有了40%的市场占有率。


2006年,年仅27岁的王小川被提拔为搜狐副总裁,这时候他有了一个新想法: 做浏览器!


王小川意识到,浏览器的市场占有率将直接决定搜索市场的归属,于是决定开发搜狗浏览器。


为此,他还提出了一个“三级火箭”理论: 搜狗拼音+浏览器+搜索引擎 ,而浏览器是连接两端的咽喉要道。


没想到,这一决定遭到了张朝阳的强烈反对,他说:


微软的IE市场份额那么大,都没有把必应(Bing)做起来,凭什么浏览器做成搜狗搜索就能做成?


张朝阳


在浏览器策略上,王小川和张朝阳发生了巨大的分歧。直到有一天,一个经王小川推荐进入搜狐的人走进他的办公室对他说:“老张亲口跟我说,搜索以后你不用管了,由我负责。”


张朝阳不仅解除王小川的搜索职务,还直接问“你还想做点什么”。王小川算是被“打入冷宫”,地位一落千丈。


据说,最低谷时,王小川只能擦擦桌子,思考人生。



那时候,很多人都以为他会离职,换做是许朝军,甚至其他员工,走了就走了,但王小川就是没走。


后来,王小川回忆:


“2008年到2010年这段日子,我真正体会到了这种痛苦,你怀了孩子,你为了他,不会去死,你要给生下来。”


没有控制权,没有资源,王小川唯有打起了“游击战”, 一边做着公司需要的视频P2P项目,一边从各个项目划人做浏览器。


他暗地里和自己较劲,发誓无论如何都要把浏览器搞出来, 天天没日没夜加班研究 ,终于在熬了无数通宵后,做出了搜狗浏览器。


浏览器推出后,浏览器一涨,搜索量就上涨,两年内帮搜狐拿下了10%的份额。王小川最终证明自己的眼光。


2010年,搜狗从搜狐独立运营,32岁的王小川担任搜狗公司的CEO,张朝阳担任董事。



如果这还不够,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更能体现王小川的韧性: 在张朝阳、马云、马化腾、周鸿祎等大佬之间“连横合纵”。


搜狗浏览器做大之后,周鸿祎找了过来,想要投资搜狗,“把搜狗浏览器业务转给360,同时360和搜狐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专做搜索。”


要是周鸿祎拿下了搜狗浏览器...


张朝阳觉得搜索不一定要放在浏览器了,转给360也无妨,但 周鸿祎和王小川一样,知道浏览器的重要性,所以就想拿到搜狗浏览器。


这下子,王小川慌了,浏览器实在太重要了,被收购了就等于被掐住了脖子。


在苦劝张朝阳无果后,一向更关注技术的王小川,也只能搞起了“合纵连横”的把戏,在签约前一周,他独自一人来到杭州,和张朝阳是说见客户,实际是来见马云。



面对马云,王小川就说了一个意思: “投资我可以抑制腾讯和百度的发展!” 只花了40分钟,马云就答应投资搜狗,成功逼退周鸿祎。


2013年,周鸿祎卷土重来,张朝阳已经打算把搜狗卖给360了,又是王小川的一番游说让张朝阳改变主意,并且拉来了马化腾的4.48亿美金入股,并说服腾讯放弃了对搜狗的控股。


2013年9月16日,腾讯宣布投资搜狗,王小川站在张朝阳和马化腾两位大佬中间,腼腆的笑容背后掩饰不住的都是春风得意。


此时, 搜狗估值350亿元,而王小川也才刚刚35岁。



讲到这里,应该能看出许朝军和王小川的区别了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