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郭磊宏观茶座
我们深信卖方宏观的本质不在于愤世嫉俗,批判经济的深层险危;亦不在于摇旗呐喊,安慰客户的短期情绪。卖方宏观要在关键时间、关键位置建立一些可观测、可检验、可修正的灯塔,尽量让眼前的世界变得冷峻和清晰。请关注广发宏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田俊国讲坛  ·  【2月22-23日】心智突围工作坊第九期(北 ... ·  13 小时前  
HSE集结号  ·  【PPT】员工安全行为养成精品培训课程 ·  昨天  
HSE集结号  ·  【PPT】员工安全行为养成精品培训课程 ·  昨天  
MINISO名创优品  ·  【上新通知】迪士尼米奇“趣享生活”系列上市 ·  2 天前  
玩物志  ·  《哪吒 2》影史最佳,奇迹还是必然?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郭磊宏观茶座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PSL出现大额净归还

郭磊宏观茶座  · 公众号  ·  · 2024-05-07 07:57

正文

广发证券 资深宏观分析师 钟林楠

bjwangdan@ gf.com.cn

广发宏观郭磊团队

报告摘要

第一, 2024年4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归还抵押补充贷款(PSL)3432亿元,期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30269亿元 。3432亿元的净归还是PSL创设以来单月最高的净归还规模。

第二, PSL大额净归还可能主要因为央行续作量偏低。PSL期限为1年,展期次数累计不超过4次,最长为5年。这意味着2024年4月份到期的PSL应该是在2019-2023年间发放的,而2019-2023年4月PSL是净归还与零投放,没有出现过大额净投放。所以逻辑上讲,今年4月PSL的到期压力应该有限,规模不会很高。

第三, 为什么PSL续作量偏低?我们理解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从1年期到5年期,政策性银行的发债融资成本都已经低于PSL资金成本,政策性银行本身展期续作PSL的意愿偏低;二是央行可能也有意通过减少PSL资金、推动政策行更多发债融资来改善目前债券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长期利率偏低的状态。根据证券时报的报道 [1] ,今年4月央行与3家政策性银行座谈讨论长期限利率债市场形势。今年4月政策性银行债融资规模达3647亿元,为近二十年同期最高,同比多增2959亿元。

第四, 并不能把PSL净投放或净归还简单对等为“三大工程”的推进情况。一则如前文所述,央行有意推进政策性银行发债来替代PSL,单独观测PSL变化容易“失真”;二则央行在4月中旬国新办会议上 [1] 已经明确,用于支持三大工程的“5000亿元抵押补充贷款(PSL)额度发放完毕”,即资金已经从央行下发到了政策行/地方政府/国央企等主体上。

第五, 更有效的观测指标可能是“PSL+政策性银行债融资”。它能更加全面的反映出政策行的负债情况,进而帮助我们间接观测三大政策行的贷款投放规模。如果PSL+政策性银行债融资大幅扩张,意味着政策性银行正在筹备负债资金,以加快三大工程/基建/重大项目等领域的贷款投放,经验上看它与企业中长贷存在较好的正相关性。从今年前4个月(PSL+政策性银行债融资)累计减少372亿元来看(去年同期累计增加5968亿元),三大工程/基建/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速度目前尚未上来。

第六, 我们理解其中可能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年初工业部门数据较为合意,叠加节奏上先完成去年增发国债项目的申报和审批,专项债额度下发和项目申报时间偏晚;二是化债背景下部分省份的基建投融资存在一定约束;三是部分地区“三大工程”推进过程中可能受到缺乏资本金的约束,PSL和政策性银行贷款都是债务融资,无法充当资本金。

第七, 二三季度仍是重要的观测时段。一则广义财政节奏大概率有一个加快,4月23日发改委 指出已“完成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的筛选工作”,专项债对地方项目的带动作用预计将逐步呈现, [2] 财政部也已表示“将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纳入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进一步发挥专项债券撬动作用”;二则4月30日 [3] 政治局会议指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而“三大工程”可能是优化增量住房的重要政策路径之一。

正文

根据央行官网披露信息,2024年4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归还抵押补充贷款(PSL)3432亿元,期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30269亿元 。3432亿元的净归还是PSL创设以来单月最高的净归还规模。对此,我们有以下理解:

PSL大额净归还可能主要因为央行续作量偏低。PSL期限为1年,展期次数累计不超过4次,最长为5年。这意味着2024年4月份到期的PSL应该是在2019-2023年间发放的,而2019-2023年4月PSL是净归还与零投放,没有出现过大额净投放。所以逻辑上讲,今年4月PSL的到期压力应该有限,规模不会很高。

2019年4月,人民银行未对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放抵押补充贷款。

2020年4月,人民银行未对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放抵押补充贷款。根据贷款偿还情况,三家银行归还抵押补充贷款共126亿元。

2021年4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归还抵押补充贷款178亿元。

2022年4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归还抵押补充贷款275亿元。

2023年4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归还抵押补充贷款210亿元。

为什么PSL续作量偏低?我们理解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从1年期到5年期,政策性银行的发债融资成本都已经低于PSL资金成本,政策性银行本身展期续作PSL的意愿偏低;二是央行可能也有意通过减少PSL资金、推动政策行更多发债融资来改善目前债券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长期利率偏低的状态。根据证券时报的报道 ,今年4月央行与3家政策性银行座谈讨论长期限利率债市场形势。今年4月政策性银行债融资规模达3647亿元,为近二十年同期最高,同比多增2959亿元。

PSL资金可以累计最多展期4次,期限最长为5年,目前利率是2.25%,即如果政策性银行获得PSL,理论上可以获得最长为5年、利率为2.25%的资金;今年4月,5年期国开债到期收益率均值为2.2%,已经低于PSL的利率。

2018-2023年4月,政策性银行债净融资规模分别为-200亿元、320亿元、103亿元、-894亿元、-2526亿元与688亿元。今年4月政策性银行债净融资规模为3647亿元。

并不能把PSL净投放或净归还简单对等为“三大工程”的推进情况。一则如前文所述,央行有意推进政策性银行发债来替代PSL,单独观测PSL变化容易“失真”;二则央行在4月中旬国新办会议上 已经明确,用于支持三大工程的“5000亿元抵押补充贷款(PSL)额度发放完毕”,即资金已经从央行下发到了政策行/地方政府/国央企等主体上。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4月18日(星期四)下午2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央行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外汇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两会部署,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支持经济回升向好。5000亿元抵押补充贷款(PSL)额度发放完毕,支持“三大工程”——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

更有效的观测指标可能是“PSL+政策性银行债融资”。它能更加全面的反映出政策行的负债情况,进而帮助我们间接观测三大政策行的贷款投放规模。如果PSL+政策性银行债融资大幅扩张,意味着政策性银行正在筹备负债资金,以加快三大工程/基建/重大项目等领域的贷款投放,经验上看它与企业中长贷存在较好的正相关性。从今年前4个月(PSL+政策性银行债融资)累计减少372亿元来看(去年同期累计增加5968亿元),三大工程/基建/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速度目前尚未上来。

今年1-4月,(PSL+政策性银行债融资)规模分别为2213亿元、-3518亿元、716亿元与217亿元,累计减少了372亿元;去年1-4月同期为-1200亿元、2634亿元、4057亿元与478亿元,累计增加了5968亿元。

我们理解其中可能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年初工业部门数据较为合意,叠加节奏上先完成去年增发国债项目的申报和审批,专项债额度下发和项目申报时间偏晚;二是化债背景下部分省份的基建投融资存在一定约束;三是部分地区“三大工程”推进过程中可能受到缺乏资本金的约束,PSL和政策性银行贷款都是债务融资,无法充当资本金。

在前期报告《如何看3月社融与M1数据》中,我们曾指出,今年一季度专项债合计发行6341亿元,完成全年发行目标的16.3%,进度明显偏慢,在近五年仅快于经济内生增长动能偏强的2021 年。

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4月份新增专项债发行情况,前4个月专项债合计发行7224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8.5%。

二三季度仍是重要的观测时段。一则广义财政节奏大概率有一个加快,4月23日发改委 指出已“完成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的筛选工作”,专项债对地方项目的带动作用预计将逐步呈现, 财政部也已表示“将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纳入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进一步发挥专项债券撬动作用”;二则4月30日 政治局会议指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而“三大工程”可能是优化增量住房的重要政策路径之一。


风险提示: 政府债发行节奏偏慢;地产表现偏弱超预期,居民部门信贷融资需求超预期低迷;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工业融资需求低于预期;海外库存周期继续处于去库阶段,没有进入补库阶段,出口与工业表现不及预期。





郭磊篇


【广发宏观郭磊】对一季度政治局会议精神的理解

【广发宏观郭磊】量基本稳定,价触底回升:4月PMI简评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理解一季度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过去两年的黄金定价
【广发宏观郭磊】3月出口数据浅析
【广发宏观郭磊】 3月物价特征及下阶段线索
【广发宏观郭磊】3月PMI超预期原因探析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人民币汇率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铜与螺纹钢价格的走势背离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1-2月的经济表现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2月通胀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 出口开局增速良好有助于修正微观预期
【广发宏观郭磊】 对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的理解
【广发宏观郭磊】 2月PMI环比企稳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目前宏观面:复盘与展望
【广发宏观郭磊】2月CPI有望近半年来首次转正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2024年第一份PMI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2023年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2023年最后一份出口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CPI、PPI与名义增长中枢

【广发宏观郭磊】12月PMI数据与四季度资产走势

【广发宏观郭磊】 如何看11月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 前瞻2024

【广发宏观郭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解读

【广发宏观郭磊】 价格环比下行的驱动线索

【广发宏观郭磊】 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广发宏观郭磊】 如何评价11月出口表现

【广发宏观郭磊】 PMI显示需求企稳趋势有待巩固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评价10月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商品价格小周期调整的影响

【广发宏观郭磊】出口增速小幅回踩,手机出口显著加速

【广发宏观郭磊】原材料库存调整带来PMI短期回踩

【广发宏观郭磊】增发国债的三重意义

【广发宏观郭磊】三季度GDP增速为何超预期

【广发宏观郭磊】平减指数已逐步回升

【广发宏观郭磊】9月出口表现及其对宏观面的影响

【广发宏观郭磊】宏观面剪刀差

【广发宏观郭磊】8月大部分经济指标均有好转

【广发宏观郭磊】价格周期完成触底

【广发宏观郭磊】 8月出口:海外PMI反弹影响下的初步改善

【广发宏观郭磊】PMI数据与宏观面逻辑

【广发宏观郭磊】从与2016年的比较看当前宏观面位置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7月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PPI和CPI底将先后形成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7月出口

【广发宏观郭磊】三条线索驱动PMI继续修复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解读年中政治局会议精神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评价二季度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6月出口

【广发宏观郭磊】哪些价格环比已企稳,哪些还在下行

【广发宏观郭磊】重拾定价锚:2023年中期宏观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5月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关注形成中的PPI底

【广发宏观郭磊】外需边际放缓凸显稳定总需求必要性

【广发宏观郭磊】稳定和扩大总需求是当前宏观面关键

【广发宏观郭磊】人民币汇率的三个定价线索

【广发宏观郭磊】稳定总需求是当前经济的关键所在

【广发宏观郭磊】核心CPI大致正常

【广发宏观郭磊】对经济整体性的强调将有助于中期均衡

【广发宏观郭磊】4月PMI为何低于预期

【广发宏观郭磊】一季度政治局会议解读

【广发宏观郭磊】一季度GDP增速处市场预期上限

【广发宏观郭磊】出口超预期降低总量下行风险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理解偏低的通胀

【广发宏观郭磊】供求环比高斜率修复后的分化调整

【广发宏观郭磊】怎么评价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宏观视角下的三个可能机会
【广发宏观郭磊】对2023年的通胀数据来说只需确认两件事情
【广发宏观郭磊】怎么评价前两个月的出口
【广发宏观郭磊】对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的理解
【广发宏观郭磊】PMI和BCI均指向经济景气度高开
【广发宏观郭磊、贺骁束】“PPI定买卖”:2006-2022年复盘
【广发宏观郭磊】1月通胀数据的中观细节
【广发宏观郭磊】年初的以来的五大宏观定价线索
【广发宏观郭磊】年初的PMI、BCI与同期资产反应逻辑
【广发宏观郭磊】万得全A疫情以来复合增速仍低于名义GDP
【广发宏观郭磊】本轮出口下行和历史上几轮周期的区别
【广发宏观郭磊】待确认的PPI底
【广发宏观郭磊】制造业投资的三因素框架
【广发宏观郭磊】12月PMI的四个特征



吴棋滢篇


【广发宏观吴棋滢】一季度财政特征与后续展望

【广发宏观吴棋滢】广义财政支出进度有望逐步加快

【广发宏观吴棋滢】开年财政数据解读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理解广义赤字率及财政的“净扩张”

【广发宏观吴棋滢】从各省预算报告前瞻全国财政预算特征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看上海试点离岸贸易的印花税优惠政策

【广发宏观吴棋滢】2023年财政特征回顾与2024年展望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看“三大工程”对投资端的影响

【广发宏观吴棋滢】11月财政数据简评

【广发宏观吴棋滢】10月财政数据简评

【广发宏观吴棋滢】三季度财政数据解读
【广发宏观吴棋滢】8月财政数据点评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看待新一轮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及其影响

【广发宏观吴棋滢】7月财政数据与后续两大关键线索

【广发宏观吴棋滢】6月财政数据简析

【广发宏观吴棋滢】寻找新平衡:2023年中期财政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吴棋滢】财政收入偏弱凸显稳增长必要

【广发宏观吴棋滢】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是政策空间之一

【广发宏观吴棋滢】财政收入状况约束支出强度

【广发宏观吴棋滢】从第二财政到第三财政

【广发宏观吴棋滢】当前财政状况的三个特征

【广发宏观吴棋滢】2023年财政的八大特征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评价2023年开年财政数据

【广发宏观钟林楠、吴棋滢】地方政府债务九问

【广发宏观吴棋滢】2022年年度财政数据的主要看点

【广发宏观吴棋滢】非税增速放缓带来什么信号

【广发宏观吴棋滢】再筑堤岸:2023年财政环境展望




贺骁束篇


【广发宏观贺骁束】关注价格温和回升的线索

【广发宏观贺骁束】4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3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3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2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1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1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本轮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缘何调整

【广发宏观贺骁束】12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11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11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10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10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9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9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8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7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7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走出低凹地:2023年中期通胀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6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6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5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5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4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4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3月用电量数据简评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3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3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2月复工情况与高频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贺骁束】“PPI定买卖”:2006-2022年复盘

【广发宏观贺骁束】聊聊春节期间的高频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贺骁束】复盘过去一年整车货运量变化与同期资产表现

【广发宏观贺骁束】第一批城市居民生活半径开始恢复



钟林楠篇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3月社融与M1数据
【广发宏观钟林楠】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买国债吗
【广发宏观钟林楠】从近期央行操作理解政策逻辑
【广发宏观钟林楠】2月社融与M1简评
【广发宏观钟林楠】货币政策新特征及其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2月LPR报价对股债的影响逻辑
【广发宏观钟林楠】1月社融与M1为何超预期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3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贷款风险溢价与利率曲线特征
【广发宏观钟林楠】超预期降准有助于提振微观预期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待最新的社融与M1数据
【广发宏观钟林楠】新一轮PSL对经济、货币环境及资产价格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11月社融与M1增速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3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汇率与流动性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10月社融数据
【广发宏观钟林楠】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新一轮化债对货币环境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9月社融尚可,年内有望继续修复
【广发宏观钟林楠】 如何看降准
【广发宏观钟林楠】8月金融数据对资产定价环境的两个意义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近期流动性的变化
【广发宏观钟林楠】5年期LPR利率为何没有调整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3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非对称降息有何用意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低于预期的7月信贷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待超预期的6月社融

【广发宏观钟林楠】适应新常态:2023年中期流动性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待6月LPR报价的变化

【广发宏观钟林楠】社融数据偏低加大政策升温概率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OMO利率降息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评估存款利率下调对经济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从负债端政策到资产端政策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3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4月信贷情况凸显稳需求必要性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利率走势与宏观指标的背离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理解超预期的信贷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理解超预期的降准

【广发宏观钟林楠】偏强信贷对资产定价环境意味着什么

【广发宏观钟林楠】中国居民部门加杠杆:空间、动能与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实际利率水平合适”该如何理解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2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吴棋滢】地方政府债务九问
【广发宏观钟林楠】信贷强势开局
【广发宏观钟林楠】年初以来流动性环境的三个变化



王丹篇


【广发宏观王丹】制造业和建筑业景气分化4月开始收敛

【广发宏观王丹】解析一季度工业企业营收和盈利表现

【广发宏观王丹】4月EPMI包含哪些信息

【广发宏观王丹】能耗目标、PPI与本轮供给侧优化

【广发宏观王丹】3月哪些行业景气在改善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理解开年企业盈利增速

【广发宏观王丹】从3月EPMI看新兴产业产需比例变化

【广发宏观王丹】对“大规模设备更新”目标的定量分析

【广发宏观王丹】 2月中观景气分布的四条线索

【广发宏观王丹】关于“大规模设备更新”的理解

【广发宏观王丹】春节假期国内宏观变化简评

【广发宏观王丹】2024年1月中观景气度观察

【广发宏观王丹】2023年企业盈利的总量及中观特征

【广发宏观王丹】1月EPMI数据简评

【广发宏观王丹】2023年权益行业表现的宏观和中观线索

【广发宏观王丹】从年末PMI数据看中观景气分布的六大线索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理解11月企业利润数据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看12月EPMI

【广发宏观王丹】11月中观景气分布的四条线索

【广发宏观王丹】库存周期小幅回踩

【广发宏观王丹】11月EPMI大致平稳

【广发宏观王丹】10月中观景气度分布有哪些变化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看三季度工业企业盈利数据

【广发宏观王丹】10月EPMI数据与短期宏观面

【广发宏观王丹】原材料和中游制造引领PMI改善

【广发宏观王丹】 PPI触底带动企业利润增速修复及名义库存企稳

【广发宏观王丹】9月EPMI上行斜率加大

【广发宏观王丹】过去十年哪些产品占出口比重显著提升

【广发宏观王丹】原材料行业、计算机电子行业引领PMI边际改善

【广发宏观王丹】价格触底带来原材料类行业利润边际改善

【广发宏观王丹】从EPMI看8月经济

【广发宏观王丹】7月行业景气度的中观分布分析

【广发宏观王丹】利润降幅收窄,库存继续下移

【广发宏观王丹】7月EPMI显示产需仍淡季磨底

【广发宏观王丹】校准航向标:2023年中期中观产业链展望

【广发宏观王丹】哪些行业支撑了景气的低位初步企稳

【广发宏观王丹】名义库存进一步降至偏低水平

【广发宏观王丹】6月EPMI已低位持平

【广发宏观王丹】消费类资产超额收益时段宏观驱动历史复盘

【广发宏观王丹】景气磨底阶段的中观分布特征

【广发宏观王丹】企业库存去化加速

【广发宏观王丹】5月EPMI扣除季节性之后低位徘徊

【广发宏观王丹】4月中观景气分化进一步加剧

【广发宏观王丹】3月营收转正,盈利低位弱修复

【广发宏观王丹】复苏程度的分布:中观行业图景扫描

【广发宏观王丹】中观景气分化

【广发宏观王丹】开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偏低的原因及后续展望

【广发宏观王丹】3月EPMI显示行业修复动能有所分化

【广发宏观王丹】哪些行业在引领2月经济的修复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估算2023年GDP增速

【广发宏观王丹】2月EPMI创历史同期新高

【广发宏观王丹】1月哪些行业景气变化领先

【广发宏观王丹】复盘2022年企业盈利数据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理解大型易地搬迁融入新型城镇化的政策

【广发宏观王丹】疫情达峰后第一个宏观数据EPMI明显修复




陈嘉荔篇


【广发宏观陈嘉荔】如何看5月FOMC声明及鲍威尔的表态

【广发宏观陈嘉荔】如何看美国一季度GDP和通胀数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