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我对10月9日《熊市不亏钱,牛市赚翻天:可转债的投资原理和策略分析》的补充,前面讲了原理和策略,这篇文章讲实战的总结。
大趋势上说,我这波操作是非常牛逼的,虽然融资盘卸的早,但是高位果断减仓,把科创50、科创100和芯片全部清仓,中概互联159607和159605清仓,加仓了513050,。
但是我加仓的主要部分是可转债。
目前看,从战术层面我的可转债操作很不理想,下图是其中一个账户的实盘。
这里做第一阶段的总结:
主要是心软了,没有坚持100以下买进的原则。
重新复习一下原则:
进
妖债三定律
1价格小于100
2资产负债率小于百分之60
3规模小于5亿(最高可以放宽到7亿,如果是国企的话可以适当放宽规模)
出
我只玩三种模式
1 还钱
2 150 200出
3公司破产
中间
可转债猥琐男从来不转股
这个是个简单的原则,李老师的打法是完全不看正股,只要资产负债率足够低就行,
盘子够小是为了方便庄拉升,这个庄一般就是上市公司自己,毕竟不转股就得还钱了。
所以可转债市值占正股市值比例也很重要,防止上市公司拉不动,导致我们的收益率较低。控制在35%以内。
如果上市公司真的倒闭或者退市,有个小额刚兑机制和证券公司赔偿机制,小额刚兑最近几次的额度都是十万,那么我们控制好仓位。
仓位小于总账户的5%,且单账户不高于5万,可以放宽到10万,如果正股很牛,那么可以继续放宽。
对于普通散户,遵守以下买进原则:
价格低于100、
资产负债率低于百分之60、
规模小于5或7亿、
流通市值占比35以下
仓位 <百分之5
单户小于5w
我昨天大概买了130万,今天又继续买了20万,在买的过程中发现非常艰难。
比如说看这张图,海优转债的正股是海优新材,10月10日的数据总市值28.75亿,23年扣非亏损2.45亿、24年中报又亏损1.44亿,公司是生产特种高分子薄膜研究、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这样的企业,从股民的角度说,我按照我自己的风格是不会买的。那么作为影子股,它的可转债我也不愿意买。
但是从专业玩债的角度说,这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51.44%、可转债规模 6.939亿,只要公司死不了,那就要还债或者转股。
可转债投资的核心围绕三大条款进行,这三大核心条款分别是下修、强赎和回售,可转债投资说白了,就是利用这些条款规则进行博弈的。因为可转债有股债两重属性,不同的投资者玩法不一样,对于喜欢债的人来说,核心就是玩130。
1、下修。
无论强赎,还是回售,最终都是靠下修这个动作来触发或解决的。下修即为“向下修正转股价”,它是指当满足某个条件时,把转股价格变得更低,从而可以让债券能够转为更多的股票,对可转债投资人很有利。
注意,下修是发行公司的权利,而不是义务!
转股价向下修正条款是保证可转债发行公司最终转股的一种手段
,通常会在转债发行方案中规定:当股票价格相对于转股价格持续低于某百分比时(一般为70%~85%),发行人为了保证可转债投资者的利益,有权按照一定的比例调低转换价格,进而增加转换比例。
2、强赎。赎回分两种,一个是到期赎回,一个是提前(有条件)赎回,我们这里说的是后者。
强赎的条款一般是这样的: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中有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格的130%。可转债转股价值=正股价*100/转股价,当正股价>=130%转股价,此时可转债价值>=130元。
强赎条款标志着转股价值达到了130元,由于可转债这个优秀的抗跌产品在130元内都有正的溢价率,那此时的价格也会大于等于130元,所以可以粗略简单理解成,在转股期内,只要可转债的价格连续在30个交易日中的15个交易日内大于130元,那就会触发强赎,强赎是胜利的号角,赎回条款一般是为了倒逼投资人主动转股,对于发行人来说可以节省利息支出,债务也可转换为股权。
可转债最保守的玩法就是可转债发行时低价买入,待130元附近时卖出,心狠点的都是100以下买进。
3、回售:一般是指公司股票价格在一段时期内连续低于转股价格达到某一幅度时,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按事先约定的价格将所持债券卖给发行人。
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可转债,在一个计息年度,只能有一次回售保护。当一只可转债在同一个计息年度多次触发回售条款时,只有第一次有效,如果持有人在回售申报期没有行使权利,那么这个计息年度就没有权利再次参与回售。
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回售对公司很不利,因为触发回售的话,相当于提前还款,这对公司是非常不利的(但是对我们个人投资者非常有利),所以公司会想方设法把价格维持在回售价以上,避免触发回售。而这样意味着债券的价格会在100多一点,能够维持债券的价格。所以回售条款总体来说是一个防御性的条款,获得的是比较安全和小幅的收益。这玩法比较繁琐,我不太喜欢,不玩。
不管是玩债还是玩股都会依靠130原则盈利,不同的是玩股的人会更多关心正股的特点,希望影子股也能跟上正股吃肉,玩债的就是赌命,你上市公司不死就得给我还钱,就是死了也可以凭借散户的身份,要求小额刚兑或者寻求证券公司赔付。
总结一下:可转债下限看纯债价值,上限看正股价值,违约/退市风险会打破债底。
正是因为有债底的保护,一般来说可转债价格一般来说较难跌破百元面值。当可转债价格跌破百元面值时,往往意味着正股存在退市风险或者投资者担忧发行人信用风险。2024 年5 月,搜特退债发布公告称“公司因流动资金不足无法兑付回售本息”,成为首支实质性违约的可转债,打破转债市场“零违约”神话,市场也开始高度关注转债市场信用风险,市场也由此引发一场高风险可转债的暴跌。
目前集思录上面有个双底策略,比较有名,就是前面说的妖债策略,直接买低价可转债,然后摊大饼,可转债违约的概率其实是非常非常低的,然后就等130,甚至150。
我们回头再看这个策略:
价格低于100、
资产负债率低于百分之60、
规模小于5或7亿、
可转债流通市值占比35以下
仓位 <百分之5
单户小于5w
我们还可以考虑双低的指标、考虑债券的评级、基金持仓、剩余年限、到期税前收益等等,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偏好,对不同指标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从而在实战中有不同的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