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管之家
经管之家官微,每个经济、管理、金融、统计的学习和从业者,都应该有的帐号。经管之家(论坛),是国内成立十年的大型经济、金融、管理、计量统计社区,十年磨一剑,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提供“经管爱问”答疑微服务,以及相关数据分析及金融培训课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当虾米遇上冰 ... ·  9 小时前  
e公司官微  ·  突发!这家A股公司被告上法院,涉诉8.82亿元 ·  12 小时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麦角六 ... ·  昨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  突发!DeepSeek,重磅宣布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管之家

醍醐灌顶!这个经济学家在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面前把“人工智能”讲透了!

经管之家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4-15 08:48

正文

来源: Alpha(hedgefundjournal)


4月2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共同出席2017IT领袖峰会,再次同台讨论人工智能,并首度在峰会上合影。值得注意的是,在他们发言之前,有一位经济学家把人工智能讲清透了!


他就是——朱民,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个人简介

朱民博士目前任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朱民博士于2011年7月至2016年7月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此前,他曾于2010年至2011年间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特别顾问。朱民先生曾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供职于中国的央行之前,他曾在中国银行担任副行长。他还曾在世界银行工作,并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复旦大学讲授经济学。


朱民先生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与硕士学位,从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和国际事务学院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并从复旦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讲人是朱民,有趣的是,他不是人工智能相关从业人员,而是一名经济学家(朱民先生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任职副总裁),他从人工智能所对工业机器的盈利模式,医疗,金融,市场结构的影响,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人类社会法律、结构的改变,如何防止人工智能犯错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以美国为例,分析了中国该怎么做。


马云在随后的演讲中说:“刚才有经济学 家(朱民)在说人工智能,我们国家只要有经济学家在聊的问题,我觉得就有戏了。”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在4月2日上午,2017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演讲主题是一


“中国与世界人工智能的未来”


朱民表示:人工智能在中国是方兴未艾、如火如荼,在所有今天人工智能的领域,从机器人到智能金融、智能医疗、智能安防,现在是几千亿的市场,智能家居几十家公司在做,智能教育、智慧城市,到后面已经有了深度学习、推荐引擎、收拾控制、计算机视觉、语言识别、语义识别、自动驾驶,所有这些东西都能在中国找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中国如此的人工智能进步。


重点一: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市场


以下为主题演讲实录:


感谢会议的邀请,使我有机会又一次回到深圳参加这次大会。我记得2013年的时候曾经站在这个舞台上跟大家谈世界经济的网络,很高兴今天又一次回来。我特别要感谢许勤书记,我大概还能叫他书记几个小时。


吴鹰主席的邀请,我特别佩服他们的冒险精神,请一个经济学家来讲人工智能,这简直是阿里巴巴的N次方,所以我特别感激他们对我的信任。


一个礼拜之前吴鹰给我打电话,他说:朱民,我要到美国去了,我在机场给你打一个电话,我们这次会是关于人工智能的……他就高高兴兴地登上了飞机,把无比困惑的朱民留在了北京的雾霾天。


吴鹰邀请我的时候说你讲世界经济讲得太好了,你一定到峰会来,我以为我就来讲讲世界经济,了不得讲讲特朗普,没想到他说你讲讲人工智能吧。


说什么呢?


一件事让我深刻地思考。


3月19日腾讯的“绝艺”,在日本东京第十届围棋机器人大赛中一举夺冠,这件事引起我的思考。因为有意思的是“绝艺”是由一组年轻人做的,这些年轻人没有一个人懂围棋,这是典型的在人工智能里面的中国人的论证,如果给机器规则和信息机器就能运转。我觉得这个超越AlphaGo。


第二件事情,中国人又一次走到了世界的舞台,中国人在人工智能领域确实有优势,或者广义上说的华人。大家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AlphaGo后面主导的研究员黄博士是华人,当然他本人是一个6段的棋手。而这次的“绝艺”又是年轻的中国人,我特别感兴趣的是这个名字“绝艺”,我觉得这是中国人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应有的气势和高度。祝贺马化腾先生。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中国与世界人工智能的未来”,我想讲三个方面,人工智能在中国、人工智能的未来,中国与世界人工智能的未来。


第一个人工智能在中国是方兴未艾、如火如荼,在所有今天人工智能的领域,从机器人到智能金融、智能医疗、智能安防,现在是几千亿的市场,智能家居几十家公司在做,智能教育、智慧城市,到后面已经有了深度学习、推荐引擎、收拾控制、计算机视觉、语言识别、语义识别、自动驾驶,所有这些东西都能在中国找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中国如此的人工智能进步。


东软针对医疗设备的影像做辅助的肺癌诊断,针对专利分类和审查的智能方案,这是非常典型的人工智能。再举一个例子,马云先生在这里,阿里巴巴的阿里小蜜,(这个)人工智能助手你永远不会忘记任何事情。


人工智能将使每一个人变得效率更高,如菜鸟人工智能的配送机器人。中国电信开始利用他广泛的网络建设智慧城市。中国电信做金融,他有3亿的账户,做电信的开始做金融,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百度是最早从事人工智能的企业,百度脑四大功能,自然语言处理达到28种,人脸识别率达到99.7%。


人工智能在中国确实是如火如荼。以色列一位朋友告诉我,他说在全世界从来没有看到中国在人工智能是如此热烈、如此发展。他说在今天的世界上,人工智能其实是存在于中国和美国之间,他说中国的发展一定有未来。所以人工智能毫无疑问在中国具有非常大的市场。


人工智能的未来在哪里?


关于人工智能的未来有很多,基本的概念,从当前狭义的,从ANI到AGI到ASI,这是当前的路径的之一,到ASI的时候智能爆炸,可能出现很恐怖的效果。AI+HI=SI,这是机器的智能和人的智能结合。


潜艇会游泳吗?问题是它会不会思考?如果它有这个(思考)功能,机器也可以比人强。人工会改进自己的智能,重写程序,调试代码、修复错误?AI会对IQ测试和改进,使自己拥有更多的IQ和EQ。机器有价值观吗?现在facebook和谷歌的机器学习已经初步显示了情感,比如他会拒绝你,他会骂你。如果机器赋权人类,使人类更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那机器和人谁主沉浮?机器有机器权吗?就像人权一样。


AI不可预测,拥有自主意识的系统会做什么?智能爆炸。这些是争论最大的问题。我们用实事求是的办法把今天简单的人工智能往前推,如果我们能够走到当中的这个,就是狭义的人工智能和一般的人工智能当中的这一段,我称之为广义的人工智能加上人类的智能。我觉得这个是我们面临的实实在在的现实可能的路径,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挑战,这个挑战可能需要我们做10年、20年,以致于30年的奋斗。但与此同时,我们需要考虑无限的可能,我们今天的讨论集中在从狭义的人工智能走向广义的人工智能,加上人类智能未来智能的发展,而不去抽象意义上讨论智能爆炸的未来。


一个是超强计算,一个是海量数据,一个是优秀算法,今天这三件事都有巨大的突破。


我们的计算能力现在已经有3.6亿亿次/秒的计算,国太之光理论达到了12.5亿亿次/秒,2016年167台超级计算机。比如亚马逊从数据走上智慧,充分利用了人工智能的模式。GE现在不只是把机器卖给你,他把机器提供给你,根据机器运行的时间跟你收费,随时告诉你机器的情况怎么样,把企业的成本降低了,安全性大大提高。


医疗是一个巨大的突破,诊断乳腺癌,130张切片,病理学家用30个小时,准确率为73%,人工智能是88.5%。


当我们都在感叹AlphaGo的时候,2017年1月10日,美国FDA首次批准了一款心脏核磁共振影像人工智能分析软件Cardio。诊断皮肤癌,准确度堪比专家,人工智能具有无限宽广的应用前景。


在金融上,风险管理、客户辨认、反洗钱、贷款等,蚂蚁贷款的坏账率远远低于一般的银行,就是因为他有人工智能精准定位。


人工智能和经济增长,Accenture做的报告,到2035年在人工智能帮助下,发达国家可以使他的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40%,这是巨大的增长空间。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在根本上改变一系列的大趋势,使得整个劳动力变得非市场化、非机构化,这是巨大的变化。


我举一个例子,如果人工智能按照这个发展的话,劳动力市场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将来大部分的工作不是在公司和单位存在,而是由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人,通过网络的组织来实施。我们有各种技术,整个市场的需求都变成网络,基础设施,包括监管标准法律,各种机构,未来的社会在人工智能下,这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今天生存和赖以活动的相关关系。


广义的人工智能是认知结构的突破,在这个意义上会改变一切,最终会改变未来,甚至改变我们人类本身。但是人工智能的价值取向也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伦理道德挑战,在未来10-15年里,50%的制造工人会被机器取代,这些工人失业怎么办?这些人如果只是待在家里不做任何事的话,财富怎么分配,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怎么解决?


如何防止智能不犯错误,比如说今天特斯拉的车第一起事故是因为把白色的车看成是白云,它就撞过去了,没看成是一辆车,我们怎么保证事故不发生呢?当人工智能进入我们的身体,进入我们的细胞,我们的改变行为,(这个时候)人是什么?


如果机器主导生产,人每天带着VR看游戏的话,人和人互动的关系在哪里?智能会有偏见吗?如何防止智能不犯错误,不攻击,今天无人机已经在杀人。我们怎么能保证这些事不发生呢?如果纳米技术和人工结合的话,我们产生人看不到的机器,这些机器进入我们身体、改变我们基因、改变我们细胞、改变我们行为,人是什么?当然最大的挑战,是按照奇点理论。


中国在哪里,中国怎么和世界的人工智能发展和引领世界人工智能发展?


美国国会发了一个报告,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文章来说,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主要大国,统计上确实如此,但中国真正的(优势)在哪里?我把人工智能看成一个产业链,我们可以看到产业链上端是产品、智能家电等等。终端是语音识别、自然语言识别、计算机视觉等等,下端是CPU、GPU、NPU、神经网络学等。


中国最多的是应用,我们在有自主知识产权第二阶段的软件上还是相当的一般,第三个基础设施上还远远落后。这就是中国面临的人工智能的现实,我们有市场。比如芯片设计我们几乎没有、芯片晶圆代工很弱,我们只是在封装上。中国每年进口2000亿美元芯片,是中国最大的单项产品进口,如果芯片在别人手里,你怎么能号称是人工智能大国?


谷歌有GPU、特斯拉有它的GPU,中国有中科院的芯片,希望能够赶上。所以企业要往下走特别重要,走到深层的地方。不但如此,企业在往下走的时候,搭造广义的平台特别重要。


当一切变成平台的时候,人工智能平台变得特别重。百度现在开始搭建平台,阿里巴巴和腾讯也开始搭建平台,但是我们的平台和谷歌第二版人工智能平台相比、亚马逊平台相比,还是有差距。所以企业要往平台走、要往下走。


当所有人工智能集中在服务业、消费,中国巨大蓝海集中在制造业。十年前中国制造业仅仅是美国一半都不到,今天是全世界最大的制造业,等于美国、日本的总和,面临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制造业2025取决于人工智能。这是一个未来巨大市场。我们劳动力人口供应在下降,我们机器人比重和韩国、新加坡、德国、美国比非常低,由此我们劳动生产率也是相当低,虽然过去几年有所提高,仅仅高于越南而已,所以机器运用在中国有很大的作用。

如果我对企业提几条建议的话,第一,企业当然要做产品、做应用、做消费品。但是千万不能迷恋在那个市场,我们预测这个市场足以企业开发20年,但是如果只待在这个市场20年没有基础,20年以后,我们不复存在。企业要往下移,做平台,做基础,做芯片,做研究,移向制造业。这是中国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巨大的垂直平行发展的空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