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报
服务大都市最活跃的人群,江湖人送外号“青春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报

一小时完成代配药!“未老为老”超暖心

青年报  · 公众号  ·  · 2025-01-06 17:1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高龄独居老人配药难?

暖心服务“我让你医靠”

给老年人提供依靠

接单、取卡、配药、送药上门

一小时搞定


2024年11月

宝山区大场镇为老服务中心

启动了 “我让你医靠”

老年人代配药服务项目

该项目是如何给老人依靠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跟着志愿者体验了一次配药流程

↓↓↓

2025年第一天,市民张阿姨给95后志愿者张晟翌发来微信,委托他在3日下午为自己独居的93岁母亲滕阿婆代配药。小张在接到委托后,随即线下接单并在 “未老为老”小程序 上创建订单。


3日13时45分,张晟翌来到了滕阿婆的住所,滕阿婆给他递上了自己的医保卡和需要配的四种药的药盒。“您的药之前配过,我都知道的,不用给我药盒了。”张晟翌接过医保卡说道。


之后,张晟翌用手机给滕阿婆的医保卡拍照,然后上传到“未老为老”小程序。“我们代配药服务的第一步,就是上门确认并取医保卡,原本滕阿姨应该把药费的钱给我的,但她女儿已经在微信上转我了,所以只要在系统里点击确认微信支付就可以了。”


随即,已经“接单”的张晟翌就赶往2.3公里外的大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在窗口排队挂号,然后到医生诊室开药。



“这种银杏叶片我们没有这个品牌的,有其他品牌的,药效是一样的,你看要不要配?”听到医生的询问,张晟翌赶紧打电话给滕阿婆的女儿确认,对方表示老人吃惯了那个品牌,只认那个品牌,没有就先不配。于是,张晟翌让医生开了其他三种药,又下楼付费、取药,并将账单拍照上传。



配好药,张晟翌赶回滕阿婆所在的小区。14时45分,他将药品、医保卡、账单等交给了滕阿婆:“银杏叶片没有您要的牌子,我已经跟您女儿沟通过了,她会从其他地方给您配。”


“谢谢!辛苦你了!”滕阿婆不停对张晟翌道谢,“我眼睛白内障很严重,看不清,腰和颈椎都不太好,不大好出门了,你们(代配药)对我们老年人很好的。”


全流程数字化监管

让老人“配得放心”


大场镇是人口大镇,老龄化趋势在逐年递增,目前,全镇常住人口有42万人,60岁以上的户籍老人就占近40%,其中100岁及以上老人有45人,90岁以上老人有近1900人。


大场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经过排摸,9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有近300名,所以我们把代配药服务的人群确定为9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代配药品的范围主要是老年人慢性病的常用药,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或呼吸道疾病的一些药物。”


志愿者给老人代配药

需要取走老人的医保卡

有时老人还需要先支付药费

如何让老人“配得放心”?


记者了解到,依托“未老为老”小程序, 代配药服务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监管。


在“未老为老”小程序上,代配药服务从绑定代配药对象的个人信息、验证代配药服务对象的资格条件,到代配药服务的订单下达、代配药志愿者的订单接收、代配药品的直接送达,可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在配药的各个环节上,代配药志愿者会主动上传医保卡的取还照片、医院配药的现场照片、药品的收据照片以及服务对象收到药品照片,让代配药服务“有迹可循”。


图源:上海宝山


2.0版拓展服务人群

切实帮助困难群体


据张晟翌介绍,2025年,代配药服务将升级至2.0版,进一步拓展服务人群。


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起,大场镇的代配药服务除了将老人 年龄放宽到85岁以上 ,还 增加了两类比较迫切需要代配药服务的群体 ,一类是残疾人,包括肢体残疾或智力残疾,持有残疾证的60岁以上老人可以申请代配药服务;第二类是家里有特殊困难的老人。“我们希望通过服务人群的更精准、更细化,把这项服务送到真正有需要的人身边去,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


申请方式


1.进入“未老为老”小程序,点击【手边助手】

2.点击【服务申请】

3.选择【送药上门服务】后,点击【申请】


文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图片: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容

编辑:魏文娟

审稿:王东

往期精彩


痛心!同济大学女博士因病离世,年仅30岁,遗书这句话看哭网友……

早·知道 | 阳性率持续上升,99%以上为甲流!有90后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医生提醒→

“下去!我管你高速不高速!”司机在高速上将19岁女孩拽下车?平台最新回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