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受访 | 周钰哲
未来产业研究中心空天信息研究室副主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这是继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低空经济再度释放的明确政策信号。
在此背景下,北京依托独特的产业基础、科技和资源优势,积极谋划和布局低空经济发展。
在北京市八达岭长城南城延长线的南九城楼,游客只需在外卖平台下单,几分钟后就能收到无人机配送的物品。据了解,这是北京开通的首条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解决了饮用水等物资补给困难等问题。
近期,北京市经信局等部门发布了《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5000家,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该方案的发布,一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二是有利于北京发挥得天独厚的航空航天科技资源优势,在全国低空经济发展中发挥示范效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高远洋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低空经济具有区域经济特征,区域协同是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之必然,“相信方案的出台有助于推动京津冀地区低空经济区域化发展,并成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的抓手。”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空天信息研究室副主任周钰哲
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该方案的出台将加快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协同增长,同时为其他城市提供示范和借鉴经验。此外,北京率先推动低空物流和低空客运应用落地具有积极意义,将为相关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到区域低空经济建设中,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美团无人机公共事务总监秦永辉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政策的出台让企业备受鼓舞。“为企业在京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航线落地速度明显加快。可以说,八达岭这条航线的顺利开通,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低空经济是全球竞逐的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高远洋认为,低空经济将是一个高达万亿元产值的新经济“蓝海”,投资者及相关企业能在其中找到非常多的商业发展机会。建议企业跟紧产业发展进程。从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环境打造、场景应用推广到产业体系构建,低空经济会经历一个长期性、系统化的推进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能找到布局和投资的机会。
“比如在现阶段,涉及基础设施、环境建设的通用机场及低空空管导航系统等设施设备制造,适用性低空飞行器整机及关键零部件制造,局部性低空飞行业务等领域,企业都可以寻觅相关投资参与机会。”高远洋说。
此外,高远洋建议,发展低空经济遵循产业发展规律。
“低空经济产业融合性强,是与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化、互联网等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的产物,涉及广泛的技术领域,需要获得全产业链的支持。
随着低空经济的纵深发展,通用航空也将呈现运营、制造与服务并行发展之势,并带动通用机场、城市空中交通垂直起降场、低空监控与飞行服务系统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同时航空金融保险、航空文化会展、航空科普教育等延伸产业也将加快发展。
”
秦永辉认为,发展低空经济还需要把握好两个重点:
一是高密度飞行推动无人机交通管理平台发展,行业需要无人机空管技术的突破,应推动现代无人机交通管理平台建设,保障无人机安全高效运行;
二是以丰富应用场景激发低空经济活力,鼓励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拓展探索,鼓励在医疗、高校园区、市政公园等多元场景开展无人机配送服务。(完)
本文刊于11月18日《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