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婴幼儿心理
北京师范大学婴幼儿心理实验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Python爱好者社区  ·  国企官网被挂上“码农的钱你也敢吞,还钱” ·  11 小时前  
Python中文社区  ·  揭秘 DeepSeek ... ·  23 小时前  
Python爱好者社区  ·  python接私活,yyds ·  昨天  
Python爱好者社区  ·  DeepSeek 最新中国大学排名 ·  昨天  
Python开发者  ·  “李飞飞团队50 美元炼出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婴幼儿心理

欧尼酱,帮我拿下那个!

婴幼儿心理  · 公众号  ·  · 2018-12-06 17:00

正文

文:卷毛哥哥

编辑:豆豆菲


今天给大家讲个故事。

讲故事前,区分一下两种行为:





工具行为 :伸手拿东西

  • 我自己的手+无生命的客观的目标。

  • 我能拿到+我想要+我有手=我拿到了,全程都和其他人无关哦!

交流行为 :伸手指东西

  • 如果其他人不搭理我,我的这种行为不会帮助我离目标近哪怕一点。

  • 我是在告诉其他人,“我要这个东西”。



【故事开始】

你有一个8个月的小妹妹。

(很明显,她还不会说话。)

你在她旁边玩手机。

她“啊啊啊”地把手伸向柜子上的玩具,并且看向你。

(很明显,她没能拿到玩具)


问1:她要干什么?

好的哥哥:

她要我 帮她 拿玩具!

杠精哥哥:

她要 自己拿 玩具但拿不到,并且错误估计了距离!


问2:她为什么在你面前尝试拿够不到的东西?

好的哥哥:

这是在她学会语言前的 交流行为 ,她期待着我的合作!


杠精哥哥:

只是你总递给她东西,让她产生了一种“ 习惯” 。和机械性的学习没什么差别。

【故事继续】

你是一个贴心的哥哥。

你轻松地拿到了她的玩具。

你把玩具递给了她。

她伸出手接到了你递给她的玩具。


问3:她为什么伸手接成人给予的够不到的东西?

好的哥哥:

她的工具行为(拿东西)已经开始有了社会目标。也就是说,她拿的不仅仅是“东西”,而是“哥哥送过来的东西”!


杠精哥哥:

她只是单纯地预估物体向自己移动。换句话说,和东西掉下来后她伸手接住没什么区别!



好的哥哥觉得杠精哥哥很讨厌,于是参与了一个实验来证明杠精哥哥是错的。


实验1


快乐的研究者发现,问题的重点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家长是否在婴儿旁边(在/不在) (薛定谔的家长)

2.玩具离玩具多远(累死都够不着/还可以够着/轻松够着)

因此小宝宝们就被随机分到了家长在或不在,与玩具能不能够到的某一种情况下。

快乐的研究者还记录了宝宝的以下三种行为的次数,包括:

1.尝试拿玩具(最重要)

2.看向家长

3.发出声音发出痛苦的哀鸣

还记得么,好的哥哥认为:妹妹伸手是希望哥哥来帮她,而不是简单的进行尝试。

如果好的哥哥说的是对的,那么应该有两种结果:

  • 家长 在场 时,婴儿会对 拿不到 的玩具进行 较多 的尝试,而家长不在场时则不会。

  • 家长 不在场 时,婴儿会对 近的玩具 更多 尝试,而对 拿不到 的玩具有 更少 尝试。

而实验结果验证了好的哥哥的预测。

但杠精哥哥还不死心!

杠精哥哥:也可能是家长在的时候,婴儿受到了激励?也可能这种期望只针对 帮她的人?好的哥哥你也不过如此嘛!

好的哥哥很烦,于是去找研究者做了第二个实验。

实验2

快乐的研究者改了一下研究的内容。除了宝宝身边没人在、有家长在两种情况外,还加上了一位宝宝不熟悉的研究者在的情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Python爱好者社区  ·  国企官网被挂上“码农的钱你也敢吞,还钱”
11 小时前
Python爱好者社区  ·  python接私活,yyds
昨天
Python爱好者社区  ·  DeepSeek 最新中国大学排名
昨天
泡学网  ·  如何第三次约会就把妹子带回家
7 年前
全球见证分享网  ·  台湾名医生涯中遇见神
7 年前
跑步指南  ·  有什么方法改掉晚睡强迫症?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