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典学研究
《古典学研究》专致于研究、解读古典文明传世经典,旨在促进我国学界对中西方历代经典的再认识,臻进中西方的古典文明互鉴,力求贯通文史哲和古典语文学,研究并诠释古代中国、古希腊罗马、欧洲近代的经典文本,乃至古希伯来和阿拉伯文明的传世经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赣州蓉江新区公安  ·  刚开学就被骗?这份反诈指南助你 “避雷” ·  2 天前  
看看新闻Knews  ·  美甲时少做一根指头或能保命?医生:真的! ·  2 天前  
西湖之声  ·  任贤齐,被罚! ·  3 天前  
西湖之声  ·  任贤齐,被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古典学研究

新书丨拉辛《伊菲革涅亚:附戏剧前言与古典笔记》

古典学研究  · 公众号  · 社交 文学  · 2024-10-09 08:3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伊菲革涅亚》这部戏剧的相关内容,包括其选段、戏剧特点、作者拉辛的笔法等。同时,文章还提及了其他相关著作和图书信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伊菲革涅亚》的戏剧特点

该戏剧展现了人的卑微命运与诸神幽暗境地的对比,欧里庇得斯在唤起怜悯和恐惧两种情绪上的表现被赞扬。亚里士多德认为,该戏剧塑造的肃剧人物通过不幸营造肃剧性的灾难。

关键观点2: 故事情节结局的处理

故事情节的结局应该由故事本身交代出来,不应借助机器降神。机器降神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是好的,如事件发生在故事情节之外或以前,或者发生在故事情节以后。

关键观点3: 拉辛的《伊菲革涅亚》及其实拍图书的信息

文章提到了拉辛的《伊菲革涅亚》的含糊笔法以及相关的图书信息,包括与其他经典作品的关联。同时提到了书讯来源和版权问题的注意事项。


正文


内文试读

EXTRACT


《伊菲革涅亚》中的七个选段


在卑微运命中满足的人有福了,

他远离这困住我的华美枷锁,

生活在诸神隐匿的幽暗境地里!


《伊菲革涅亚》第一幕行10-12




我不知我是谁,更难堪的是

一则可怕的神谕预言我注定犯错,

但凡我试图寻访身世之谜,

没有赴死我不能认识我自己。


《伊菲革涅亚》第二幕行427-430



在任何时代,常识和理性始终不变。巴黎的趣味与雅典的趣味一致。从前让最有学问的雅典人落泪的,如今也让我的观众感动。因此有人说,所有诗人中 欧里庇得斯 最具肃剧味,换言之,他深谙如何唤起怜悯和恐惧这两种情绪,而这正是肃剧的真正效果。


《〈伊菲革涅亚〉前言》


亚里士多德 从不要求塑造完美英雄,而要求塑造肃剧人物,也就是说,这些人物的不幸营造出肃剧性的灾难,肃剧人物既不能全好,也不能全坏。他们不能全好,因为惩罚一个好人会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愤慨。他们也不能过分地坏,因为没有人会怜悯恶人。他们有一般程度的善,有不无弱点的美德,由于犯错而陷入不幸,让人怨叹而不惹人厌恶。


《〈安德洛玛克〉前言》


故事情节的结局应该由故事本身交代出来,而不应该如《美狄亚》或《希腊人在攻陷特洛亚后的归航》那样借助机器降神。机器降神的手法只有在如下情况下才是好的,要么事件发生在故事情节之外或故事情节以前,剧中人物(没有神的援助)不可能知情,要么事件发生在故事情节以后,剧中人物不依靠启示或预言就不可能知晓。


《读亚里士多德的〈诗术〉》


薇依 说过,《伊利亚特》独有一种“超凡的公正”,后世作品无可企及,这公正表现为融贯史诗的苦涩笔调:“源自温情,贯穿所有人类,宛如一丝阳光。” 在拉辛的含糊笔法下,很难说有这样一丝阳光有意识地普照整部《伊菲革涅亚》,然而,诸神解咒的转瞬之间,确有一道闪电横空出世(行1783),不意照见一个人的苦难尽头。那苦难淹没在普天同庆中。那苦难必定孤独无名。惟其如此一个人才有可能摆脱力量世界的情爱困顿,凭借灵魂的爱欲努力去接近义人与十字架的真实。


《〈伊菲革涅亚〉绎读》





图书实拍

PHOTOGRAPHS




伊菲革涅亚

附:戏剧前言与古典笔记

[法]拉辛 著

吴雅凌 编译

华夏出版社 ,2024年10月


(丛书:西方传统 经典与解释·古今丛编)



(书讯来源: “经典与解释”公众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