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六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会  ·  吃过东北的大香肠,才知道什么是巨无霸 ·  2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康熙的红票》:重新理解清朝中西文化的对话|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书评周刊

一个关于诗歌的话题引发的广泛讨论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3-12 08:56

正文

微信ID:ibookreview

『阅读需要主张』


在闲淡惬意的周日,应该做点轻松且有趣的事,比如陪陪家人、看看电影,或者跟书评君聊聊关于书的那些事儿。


为了与读者有更多互动,关系更密切,得到读者反馈后制作出更好、更有价值的内容,从这周开始,书评君将推出一档新的栏目——新刊读书会。每一周,我们都会跟读者聊聊上一期报纸新刊,深入了解大家的想法,并将聊天内容与你分享。


来,看看大家对上一期内容都说了些什么吧~



001

第一期,我们聊的是上周新刊,关于诗歌的话题:重思古典诗教传统(神圣而鸡汤的古典诗词,该消停了》)。


点击图片,阅读上期新刊


作者陈述


各位书友大家好。

 

我是新京报书评周刊的记者张畅。这一次的“新刊读书会”由我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江弱水的《诗的八堂课》和一些与诗相关的话题。

 

我们大部分人从小就有读诗诵诗的经验,开始是父母要求我们这么做,到了上学的年纪,老师要求我们这样做。等到我们离开中学,进入大学,或者之后从大学毕业,就再也不用为诵记这些诗词,感到困扰了。这个时候,大家是不是思考过,自己为什么和这些诗词相遇?它们到底给你带来了什么?

 

按照儒家的观点,诗教可以让一个人“温柔敦厚”。果真如此吗?除此之外,诗对于个体的完善还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做了这一期的专题,借讨论江弱水老师的《诗的八堂课》,探讨诗的意义。在策划这个专题时,主编和我说:在审美和情感上价值最高,是那些最幽微,最细腻,最不符合因果律的东西。对于养成成为现代公民所需的文化修养而言,白话诗更好的载体,但每个时代都有一些格外敏感的心灵不满足于此,他们要求更精微的审美体验,古典诗词就是获得这种体验的选项之一。

 

对江弱水老师的采访,其实是建构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怀有这样一个相对宏大的心愿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诗呢?按照江弱水的说法,就是:“诗是一加一等于三也等于零的那种东西。你平常只知道一加一等于二,最终对这个二都已经麻木了,诗就是一切坚固的东西忽然烟消云散时,看到的那个三、那个零。”


问答现场


Q

@钟森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发音不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阅读欣赏古典诗词过程中的韵律、平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有什么好建议?

张畅:可以参考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从简单的阅读和鉴赏着手,然后慢慢去学习更多的诗词。叶嘉莹先生主张要吟诵诗歌,从停顿和抑扬顿挫中体会诗当中的韵律。但江弱水却认为,吟诵、表演式的阅读其实对诗是有损伤的,它是不自然的,对抗着诗的自然。


之前上课时,江弱水老师曾用粤语诵读一些诗歌,特别是我们所谓的边塞诗、战争诗,其实古汉语中“入”声是有助于这种节奏感的传达的。而现代汉语中,入声是缺席的,用粤语朗诵,有助于我们去体会那种情境。

Q

@李晨阳   我感兴趣的是诗歌批评鉴赏的缺失。《红楼梦》中,大观园里结诗社,大家不仅作诗,也互相点评,还推举李纨作裁判。这在古代是很自然的事情,作诗水平有高低,读诗审美有上下,但是对诗的好坏评鉴,还是有一定共识和标准的。但在今天,人们不但缺少作诗的能力,更缺乏品诗的水准。试想,如果电视上的诗歌大会节目,从背诗升级为作诗。还有没有评委能当场赏析点评,甚至判断高下,排列名次呢?诗歌传统的回归,是不是也需要这些赏析评判者的回归呢?

张畅:因为我们的语言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有诗已经不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的这种现状,所以导致诗歌的传统或诗教的传统是很难回归的。所以为什么这一期我们的主题没有定名为重回诗教传统,而是重思诗教传统。重思就是说我们去重新思考,而不是一定要返回他。


人人都可以通过诗来表达自己,就像古代的文人一样,诗已经是他的一种生活了,诗是他们进入凡俗生活的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是新诗或者现代人所不具备的。古代的诗人或者词人,他们写诗其实就是他们的生活,而现在因为受到西方的诗学的影响,诗人会把很多其他意义付诸诗上。


所以回归凡俗生活的能力是渐渐削弱了的。现在的人们更多会向上看,去看那些他们够不到的东西,从中确认自己的信心也好,自我认知的一种维度也好,其实是抛去了古代诗人诗之所以成为诗的那种精髓的东西。所以我觉得重回是个传统是不可能的。


Q

@雨溪   江教授说诗应该'不温不火'的说法很有意思。想知道江教授写诗歌评论时是否考虑如何对非专业大学生以及中小学生开展诗教?作为施教者,他本人是否曾有相关体验?是否有人疏通过华语文化领域的诗教传统呢?

张畅:我想但凡是写诗的人,或者重新思考诗歌传统的人大概都会有同样的一种体验,就是希望诗歌不仅仅停留在专业人士的批评里,而让更多的人去欣赏。我想不光是江老师,从事诗歌教育的人都会有这样同样的夙愿,让诗歌能够从一个人的童年开始,绵延至他的一生。这应该是诗人的愿景。


第二个问题。这个疏通很多人都做过,比如钱钟书先生。他的《谈艺录》其实就是在疏通这样一种传统。它其实是一本广采西方的诗学理论,来评价中国古典诗学诗艺的书。江弱水老师曾出版过一本备受争议的书,叫《古典诗的现代性》,也是从西方史学的角度去谈中国古典诗的。还有余冠英老师的《冠英说诗》。这本书选取了十几篇文章品读诗。从这些文章中对古体诗的品读或讲解中也可以看到诗的雅致所在。另外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诗言志辨经典常谈》,也是去追寻古诗的源头,研究诗教的发展。

 

Q

@王宗   古诗生存的文化土壤存积日益萎缩,即算泛义的阅读群体也在递减,请问面对当下困境,是否有一些切实可行的破局策略?

张畅:我所能想到的方式,就是从自己出发,询问自己的内心到底对诗的感情是怎样,你到底希望从诗当中获得什么样的讯息,如果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生命体验出发,那么其实这种打破当下的困境,其实并不是那么困难。


有态度的留言


@长安  


简单说,我们已经失去了古典的土壤,古典诗词当然的只能成为少数人的爱好,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而新诗(现代诗是个流派)百年,经典作品选一百或者三百首绝对是有的,四九年之前选五十不是难事,七零年代中期朦胧诗起至今可选新诗当不止二百五十吧。但因为人们的生活目的彻底的被改变,别说诗歌,就是小说,今天也很少有人去阅读,特别是好的小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诗的不受待见,还不一定就是诗歌本身不好。


@静水微蓝


在庸常的生活中,是默读或是吟诵,是欣赏还是背诵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读了,庸常的生活忽然变的美了,似乎实现了诗意的栖居!


@勇者无敌


作为一个现代人,偶尔看几本优秀的现代作品也不失为一种陶冶情操的方法。古典诗词,作品里的文字都是现代几乎已经不用的文字,就算背下来了如果不看注解,往往会造成一知半解,曲解原文作者本意的情况,给人一种附庸风雅的印象。说古典诗词重返现代舞台,其实都是给媒体机构和传媒人鼓动噪出来的。一个现代人眼光不是往前看,老回忆和沉浸在过去的东西里有什么值得大发宣扬的啊。难道小孩们一个个都装成老气横秋,出口之乎者也的样子才符合大人们心目中的期望?难怪中国的电视剧内容都是一波流的历史、仙怪题材,都是在回忆缅怀过去,几乎没有什么未来科幻的类型。当然不是说美剧就一定好,但人家作品里的某些科技项目都是在未来有可能实现的,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未来才是时代发展的方向。


@梣檵


对于诗歌,应该秉承一个开放的态度,古典诗词,现代白话诗,西方的诗,无论哪一者,都可以适当看看。但生活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土壤中,古典诗词就不可不读,她既不神圣,是当年子美,义山的口占之语;也不鸡汤,是稼轩,易安的心头遗恨。作为一个读者,更需要的是碰到一个晴朗的午后,抓起一本诗集,默读,口诵,何乐而不为呢?


@易宁


任何事情都好坏参半,这个民族历史的辉煌成了沉重的包袱,宋人就极其厉害,他们的文学才华并没有被唐诗所淹没,而是扛起创新的大旗,不说宋词,即便是宋诗也有新的味道,而明清以降,多少写诗的人,还不是考经据典,读点死书。所以文学上的创新,需要我们不止要回头看,还要向外看,向国际看,这个世界两百多个国家,文学上可借鉴的东西太多了,采百家之长,才有创新,一个好的作家,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千万不能泥古不化。写诗(格律诗)写不赢唐人,背诗背不赢电脑,这种努力的意义何在?


编辑部讨论小结


@柏琳


觉得人物稿的叙述视角稍微封闭了一些,缺乏更多的公共关联。


@张进


关于胡适发表《两只蝴蝶》开创新诗的讨论,可以与受访者展开更多的问答。


@张畅


采访江弱水的过程中,我曾问及他关于新诗的问题,他认为,诗词热仅限于古典诗,新诗却没有热起来,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材的编撰没有将最优秀的一批新诗囊括其中。而这条路,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由于篇幅问题,没有刊发。


怎么样,一个选题,从构思到落实,再到刊发后引起的各方讨论,是不是很精彩?如果你对这期新刊内容有什么想法,赶快留言吧,很可能会登在下一期新刊分享会的栏目上哦~


下期分享内容是,关于晚清民国文化英雄精神和国学的话题:余音,还是绝响?晚清民国文化英雄们的精神快断了,所谓“国学”也危了》


点击图片,阅读本期新刊




本文作者:出现名字及昵称的各位;编辑:张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