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产品销售中遇到的难题,提出动作顺序可能是关键。在商战中,大部分商业场景由“造产品”和“卖产品”两个动作组成。不同顺序可能导致不同结果。本文用盒马和山姆超市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点。同时,文章还讨论了如何改变顺序的问题,提出了“改名字”的轻巧方式。通过从需求场景命名、功能命名等方面,增加预期消费价值,提高消费者心理认同感。最后强调了站在消费者角度思考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动作顺序对产品销售的影响。
商战中的两个重要动作是造产品和卖产品,顺序不同结果可能迥异。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顺序。
关键观点2: 实例分析:盒马与山姆超市的选购商品逻辑差异。
盒马强调先选产品再卖给消费者,而山姆则是先找到消费者需求再与供应商沟通。两者逻辑不同导致经营结果有差异。
关键观点3: 改变动作顺序的方法:改名字。
在商战中,企业可以通过改变产品名称来适应消费者需求。从需求场景、功能等方面重新命名,提高消费者心理认同感,促进销售。
关键观点4: 站在消费者角度思考的重要性。
企业要想在商战中取得成功,必须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据此来设计和命名产品。
正文
这两年,我经常听到一些朋友和我分享一个让他们特别头疼的问题:东西越来越难卖出去了,怎么办?以前,好像那些企业家随便做出来一个东西,放到市场上,就总有人会买。现在,你明明做了很久的研发,产品全方位精雕细琢,却怎么都很难卖出去。说广告投入不够吧,你去请了博主代言、投了地铁灯箱;说材质不好吧,你找的都是大牌代工厂,质检结果嘎嘎棒;说价格太贵了吧,你把热销商品都拿来低价销售了,还是不见好转;
年度演讲之后,我继续马不停蹄地拜访了许多企业家、创业者、管理者,有了些新的想法,不一定对,和你分享:东西卖不动,可能是因为动作的顺序不对。大部分商业场景是由两个动作组成的,一个叫“造产品”,一个叫“卖产品”。不同的是两个动作的顺序,有的人选择先造再卖,而有的人选择先卖再造。我认识一位这方面的专家,新浪数科前COO、战略咨询顾问,于冬琪。前段时间他和团队写了一篇文章《山姆没有秘密,盒马却学不会》,里面就聊到了这两家超市从供应商那里选购商品的不同逻辑。同样是做高品质商品,同样对标中产以上消费者。文章里提到,这几年盒马似乎表现式微,山姆却愁生意太火爆,店都不够开的。这自然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但是其中有一项区别,是它们选购商品逻辑的不同。盒马是“先造再卖”,遵循的顺序是先选产品,再去卖给消费者。他们采购商品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挑选的环节下功夫。采购先是去和供应商们对接,把那些看着在其他渠道卖得也不错、品相好、价格赞等等符合“高品质”要求的产品,挑好,谈好坑位费,付了钱,之后上架。但是山姆却是反过来的,“先卖再造”。他们先找到消费者的需求,再去和供应商沟通。山姆在跟供应商沟通的时候,并不是“你有什么,我选个好的”就行,而是“我的消费者要什么,你根据这个来修改一版再给我”。他们会加入到供应商的生产环节,根据山姆会员的需求来修改。如果会员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他们就和供应商一起去设计新的差异化卖点,然后先让会员试吃,试吃结果很好,再去谈上架与否。先造后卖,是去理解产品。而先卖后造,是去理解消费者。但你可能马上就开始反驳。是的,顺序有道理。可并不是人人都有财力物力,可以支持业务大刀阔斧地改顺序。怎么办呢?我观察到不少生意,在用一种非常轻巧的方式改变顺序。这个方式叫做:改名字。随着技术越来越牛,有的商品正从“学术品类”的名字,偷偷改成了“需求品类”的名字。所谓的“学术品类”,是按照产地、质地、工艺、材料等产品特质取名字。而“需求品类”,则是根据功能、场景等用户需求取名字。“学术品类”命名,就是“先造后卖”的逻辑,理解的是产品。而“需求品类”,是“先卖后造”的逻辑,理解的是消费者。我爱喝茶,也喝过各种各样的茶。但说来惭愧,我都已经四十多岁了,到现在我都没有完全搞清楚中国茶是怎么分类的。比如,什么是乌龙茶?什么是岩茶?什么是单丛?什么是大红袍?后来我才知道,大红袍是单丛的一种。单丛是岩茶的一种。而岩茶是乌龙茶的一种。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名字背后,原来全都是一种茶,叫乌龙茶。不是红茶,也不是绿茶。可是,这么多年大家都是这么叫的,怎么没觉得是个问题?以前用学术品类不是个问题,是因为:生产力跟不上,商品很稀有。谁稀有,谁就被将就。自然而然的,消费者们觉得去记住那些晦涩名字对应什么商品,天经地义。可是工业革命之后,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就意味着生产过剩,消费者才成了稀有的。同一种茶叶,你原先可能根据工艺、风味、产地等不同,分了不同的学术品类,对应不同的价位。但是到了普通顾客眼里,他听得一头雾水,甚至不愿意给你一一介绍详尽的机会。算了算了,挑花眼了,不买了。那么,来买你茶的人,就只有那些“茶博士”了。生意,怎么做大呢?所以这个学术品类,消费者搞不清楚,会成为他们购买的一个很大阻碍。从“需求”着手来改。改成那种,用户一看就知道买来可以做什么的名字。所以你会看到,线下售卖贵价大红袍,怎么做?有人给加上精美礼盒包装,叫它“送礼茶”、“御茶礼”。消费者买来直接送人,就很体面。如果是线上走量卖平价大红袍,怎么做?有人开始给茶叶取名叫“每日茶”、“轻松茶”、“学生茶”,这样一来,消费者光是看名字,都会想到喝茶的场景,每天早上来一杯、放松的时候来一杯。比如“下午茶”。和闺蜜一起配上点心边聊边喝的茶。比如“贵客茶”。你给他喝的这个茶,是接待客人用的。又比如“会议茶”、“宴会茶”、“早餐茶”等等,不胜枚举。因为,你懂我要什么,我刚好需要。我看到名字我就已经联想到使用场景了,我当然要买。从需求场景命名,会增加预期消费价值。换句话说,能提高消费者对你产品的心理认同感。比如你现在去买一件衣服。以前到了冬天,卖的叫“羽绒服”、“羊毛靴”。现在叫什么呢?这是按照“场景”命名。看名字你就知道。你登山的时候穿,你去雪地的时候穿。又比如,你现在去买一双袜子。以前叫玻璃丝袜、棉袜、羊毛袜。现在呢?这是按照“功能”命名。冬天冷,你明明穿了个加绒的袜子,但是会做成和肤色相同的颜色,你穿着就像是光腿一样,依然可以保持靓丽。这个丝袜,你穿上了,不容易被勾坏。消费者能更快买到合心意的产品,而同时,你又能卖得更多、更贵。比如,当你想做一个新产品,与其从0开始创造,不如进行一些微调。你去文具店,里面有圆珠笔、有铅笔、有水性笔。不仅如此,粗细还不同,有0.35mm、0.5mm、0.8mm等等。这是按照学术品类分的。你可以做“签字笔”、“考试笔”。一看,就知道和平时的笔有区别。区别在哪?签字的场景里,用户会很害怕漏墨,沾到手上,又染得到处都是。你做出一款产品,叫签字笔,意味着它不漏水,笔头丝滑,不易断墨,能满足用户这些场景使用的期待。考试的场景里,比如高考,有统一的要求,像是0.5mm的水性笔。高考生时间宝贵,进店就买满足要求的笔,能节约他们的时间。没什么本质区别,但是在性能上做了微调,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然后用需求来命名。名字,还代表着你给的“保证”:这个笔,你签字就是比用别的顺手。这个笔,你去高考写的字机器就是能识别。所以,永远别想着用旧时代好用的商业方法,去解决新时代的问题。容易水土不服。先琢磨清楚“卖产品”,再去思考“造产品”。站在消费者的鞋子里思考,用他们的鞋子来命名。*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观点 / 刘润 主笔 / 木言声 编辑 / 二蔓 版面 / 黄静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2461篇原创文章
品牌推广 | 培训合作 | 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 | 转载开白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