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
今天来聊一道选择题。假如办个“假离婚”,就能增加10年收入,你办吗?
有人说,花9块钱就能买到几百万元投资的敲门砖,可以办。只要感情好、心在一起,又岂需用一纸婚书来保障?
放眼当下,抱有这样想法的人还真不少。近年来,伴随着拆迁补偿、宅基地分配、买二套房等跟房子相关的事儿,假离婚骤然增多,甚至出现一家三代排队离婚的奇葩现象。“离婚证”成了一些人突破政策限制、获取收益的“过墙梯”。而且,随着中介的推波助澜,竟也形成一条利润丰厚的产业链。
人间悲喜剧就此上演,有人利用这样的手段真的赚了,有人则假戏真做甚至人财两空。不管结果怎样,都让人无奈。也许,婚姻,乃至更多伦常,在这个时代已经“亚健康”了。
致病原因是什么?
此刻,我想起了曾经轰动一时的“爱情转让”游戏。主持人给现场男生抛出一个问题:假如有钱人看上了你的女朋友,出多少钱能够让你退出?当报价为5万的时候,所有男生都Say No。而当报价5000万时,只有一个男生在Say No。然而,当主持人问女生是否愿意嫁给这位男生时,竟有位女生站起来说,这样的男人太虚伪。
这只是一个设想的场景,不过,它提出的却也是个深刻的老问题:不要考验人性。放在假离婚这件事儿上,也是如此。“爱情转让”中考验爱情的是出价,而假离婚中,考验伦理感情的则是留下了“空子”的政策。
这其中,有传统的消解、人性的浮沉,以及个体自由与社会伦理的复杂缠绕,每个人都有基于价值排序的选择。然而,一个根本的原则是:婚姻及其背后的伦理价值,是我们社会需要尊重,并悉心守护的。
从个人角度看,需要细细考量:利益与情感,孰轻孰重。而从治理的角度看,公共政策的出台更需评判伦理后果,不能因为不完备、欠考虑等种种原因,让人把自己的生活当筹码,这不仅可能会影响个人幸福,更难免损害家庭与社会的稳定,甚至侵蚀主流价值的支柱。
这正是,赏尽烟火人间,婚姻神圣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