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变化,波谲云诡。在当今的石化行业,供需失衡带来的洗牌与分化,正在重塑行业发展新格局。没有一种产品可以保持永远的市场优势,只有不断顺势升级,才能锻造新优势。如何以创新跨越“中等技术陷阱”?下一场竞赛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寰球的选择是主动破题。
——等风来,乘长风破万里浪,坚定选择新能源弯道超车的突破口。“我们绿色低碳相关技术一直处于研发储备阶段,等待相关政策及市场需求契机。”寰球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勇说。
前两年,寰球成功打造了行业领先的绿氨技术产品线,不过因为缺少政策东风,虽一直在推广但收效甚微。转折点就在2024年6月底,绿氨的发展终于迎来了政策的“春天”。
2024年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了煤电机组降碳的3条路径,其中一条路径就是绿氨掺烧,替代部分燃煤。
“行动方案的出台,意味着几年之内必须建设200多座绿氨装置才能真正满足需求。这为公司绿氨发展带来很大机遇。”王勇称。
绿氨的发展,是寰球未来模样的一个侧影。近3年,公司在绿氨领域的合同额相继为0.3亿元、0.7亿元和1.5亿元,呈现出直线飙升的强劲态势。目前,寰球的许多绿色新技术正加速研发,例如推进SOFC、“风光气储氢”一体化、CCUS等前沿技术研发,扩大生物航煤等生物质能源应用……
加速技术储备,根据市场政策动向伺机而动,成为寰球应对绿色新变局的底气。2024年,公司在新能源工程领域新签合同额达11.3亿元,近3年平均增长率为29.28%。
——技术圈地,以创新筑起“护城河”,积极开发新材料自主技术。“技术没有壁垒,实际上也就没有竞争力。”寰球北京公司工艺部首席工程师林畅感慨。
对于寰球来说,实现自主技术开发,不仅代表着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护城河”,还意味着拿到了后续工程项目的“入场券”。近年来,寰球与石油化工研究院、独山子石化等合作开发了溶聚丁苯橡胶、α-烯烃、POE等产品技术,撬动了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2024年,公司在新材料工程领域新签合同额达48.1亿元,近3年平均增长率为40.31%。
瞅准了,排除万难也要干!面对国内炼油业务产能过剩、化工新材料市场供应缺口较大的局面,寰球坚决贯彻集团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部署和新材料提升工程总体方案安排,更加聚焦功能性合成树脂、高性能合成橡胶、高端工程塑料、高端碳材料、专用化学品、可生物降解塑料和生物基新材料七大领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公司业务带来显著增长。
——稳下限,拓上限,努力迈向可持续的未来。寰球北京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孙长庚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是现在,但上限在未来,在保证当前业务的同时,还要考虑未来几十年内有很大市场的技术。”
未来能源、未来材料、生物制造等将逐步重构传统炼化行业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将推动炼化工程建设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寰球科技信息部主任马明燕介绍:“寰球正在紧跟国家、行业、集团培育发展新动能的要求,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培育公司技术发展的第二曲线。”
合成生物学、碳材料……一个个新词汇,正在绘就寰球的业务“新场景”,“未来”二字正变得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