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8月1日,沈阳发现疑似猪瘟病例,次日,疫情扩大并开始对疫区进行封闭,3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确诊为非洲猪瘟,对疫点内913头生猪进行扑杀,并暂停沈阳市的生猪外调,防止疫情扩散。这也是国内首例非洲猪瘟。
1
、
何谓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国内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主要通过接触病毒或污染物以及被感染的蜱叮咬后感染。病毒潜伏期
15
天,强毒力毒株致死率达
100%
。但
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感染人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
2015
年即曾对中国发出预警,农业农村部也早已提出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
2
、非洲猪瘟影响几何?
首先,供给端,
上一次由于大规模疫病爆发导致供求格局逆转的是
2006
年的高热病。但
06
年高热病造成生猪大面积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疫情爆发初期重视程度不足,导致疫情扩散。本次非洲猪瘟疫情出现后,有关部门行动及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目前为止防控积极有效
。
未来不排除非洲猪瘟未来在其它地区发现的可能。若疫情失控扩散
,则将对国内生猪供应造成冲击,并对能繁母猪补栏积极性产生影响,而影响力度取决于疫情严重程度。假设:
1
)全面扩散,逆转行业供求,则新一轮猪周期将提前到来。
2
)局部出现,生猪调运受阻,短期猪价走势分化
,疫区猪价下跌,其他区域如南方地区生猪价格上涨。
其次,消费端,短期消费者恐慌情绪有可能导致猪肉团膳消费下降,带来作为替代消费品鸡肉需求的增加。
其影响的程度也取决于后续非洲猪瘟扩散的程度,但考虑到其不感染人的特性,预计消费需求将随着疫情减弱陆续回归理性。
最后,疫苗,
非洲猪瘟与猪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疫病,病毒结构分属
DNA
和
RNA
,毒株不存在任何交叉保护可言,
目前全球尚无针对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
,只能通过扑杀的方式防疫。资本市场对非洲猪瘟与猪瘟的字面认识可能存在曲解,国内猪瘟疫苗企业并非受到直接影响。早期疫苗实际上有研发基础,但无成熟产品。可见疫苗的研发可能仍需突破,因此紧急扑杀是阶段性之举,有望看到的是国家将加大对部分国内疫苗生产企业的研发支持。情况类似曾经猪瘟爆发后开始指定疫苗定点生产企业,因此具备研发和生产优势企业有望获得一定政策支持。
3
、投资建议:
1
)生猪养殖:
A
)若全面扩散,生猪供给受冲击,猪周期有可能提前反转。
B
)若局部散发,短期都将带来部分地区猪价的上涨。
从猪价周期性角度,当前正处于大周期的底部,我们建议,底部布局,优选弹性。从未来涨幅空间出发,推荐
天邦股份、正邦科技
;从稳健性出发,推荐
牧原股份、温氏股份
。
2
)消费方面,短期利好禽肉消费。
非洲猪瘟疫病的爆发有可能导致猪肉消费下降,作为替代品,鸡肉的消费有望进一步增加,并推动产品价格上涨,叠加当前的行业景气周期延续,继续重点推荐。弹性方面优选
益生股份、民和股份
;稳健型方面选择
圣农发展、仙坛股份
。
3
)疫苗方面,疫病的爆发将提高行业对疫病防控意识,从而提高相关疫苗的免疫覆盖率;并短期增加兽药如消毒剂、检测试剂等产品的使用。重点关注动保三驾马车:
生物股份、中牧股份、普莱柯
。
风险提示
:疫病风险;政策风险;价格不达预期风险;
1. 非洲猪瘟为何让市场恐慌?高传染+高死亡率+无有效疫苗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一种双链DNA病毒——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主要感染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国内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急性型ASF能引起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出血及功能紊乱,其发病过程短,致死率高达100% 。
1.1. 非洲猪瘟为何物?
1.1.1. 历史发病轨迹
非洲猪瘟(ASF)最早于1921年在非洲东部的肯尼亚首次确认。随后,ASF在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大多数非洲国家暴发。
1957年,ASF首次传出非洲,从安哥拉进入西班牙。ASF进入欧洲地区并在接下来的60、70年代在欧洲地区传播。2007年前,欧洲地区(除了意大利撒丁岛)的ASF都被成功的清除。
2007年,ASF开始在高加索地区、俄罗斯南部地区和东欧地区传播。乌克兰(2012年)、白俄罗斯(2013年)、立陶宛(2014年)、波兰(2014年)、拉脱维亚(2014年)相继发生ASF疫情。
2017年3月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州发生了ASF疫情。
2018年8月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发生ASF疫情。
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是远东地区的商贸人员往来的中枢,与我国商贸人员来往联系紧密。同时我国和非洲许多国家的经贸和人员交流也频繁,我国处于巨大的ASF的暴发风险中
1.1.1. ASF的传播方式
1)患病动物循环,包括非洲软蜱、非洲野猪、疣猪和薮猪等。野猪对 ASFV 易感,表现与家猪相似症状或呈亚临床症状,能直接把病毒传染给家猪。
2)蜱和家猪循环,非洲软蜱叮咬并吸入感染了 ASFV 的猪的血液,同时也将病毒吸入体内,并携带和传播ASFV,在体内存活长达 8 年之久,更长的能终生带毒,蜱之间通过交配传播。此外,吸血昆虫,例如蚊、虻等,可以通过叮咬将 ASFV 从感染猪向未感染猪传播。
3)家猪之间传播循环。此传播途径没有生物传媒参与,病死猪和感染带毒的猪群,尤其是地方流行的家猪携带病毒成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患慢性病的带毒猪可终身带毒,并通过其排泄物而散播病毒。在非洲,ASFV 流行地区大多数成年野猪可长期携带病毒,这种呈隐性感染的野猪比家猪具有更强的抵抗力。
1.1.2. ASF影响
1)ASF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历史上,西班牙在根除 ASF的最后5 年约花费了9千多万美元。而且这种高影响在商业养猪业发达的国家最为明显。在非洲,ASF对商业和生猪生产部门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影响,但最大的损失通常是对较贫穷的生猪生产者造成的,
2)ASF对食品安全也有严重的影响,
因为在许多国家,生猪生产是人类膳食蛋白的重要来源。猪非常有效地将食物浪费和农业副产品转化为高质量的蛋白质,它们的生产周期相对较短。
1.1.3. ASF控制方式
目前有效的控制方式就是扑杀。
一旦本病爆发开来,立刻大规模扑杀所有猪只,并且将所有遗体、肉制品与垃圾废料集中清运消毒。隔离舍清空消毒后至少 40 天内不可再畜养猪只。
1.2. 此轮非洲猪瘟疫情“风满楼”?
1.2.1. 国际上,俄罗斯、东欧形势不容乐观
国际方面,7月份以来,俄罗斯、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均发现非洲猪瘟疫情,目前从全球公开的发病信息来看,此次非洲猪瘟疫情在全球范围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东欧地区,形势不容乐观。
表1:2018年5月以来非洲猪瘟在全球发病情况
时间
|
国家或地区
|
发病情况
|
2018年7月25日
|
罗马尼亚
|
西北部紧邻萨图马雷县的色拉日县发生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2头野猪感染死亡。东南部的雅洛米察县发生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20头家猪感染,4头死亡,16头被销毁。上述两地均为首次发生非洲猪瘟。
|
2018年7月23日
|
匈牙利
|
北部的赫维什州发生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1头野猪感染死亡。
|
2018年7月20日
|
俄罗斯
|
加里宁格勒州、别尔哥罗德州和伊万诺沃州发生2起野猪和3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4头野猪感染死亡,25头家猪感染,22头死亡,3头被销毁。
|
2018年7月20日
|
波兰
|
马佐夫舍省、卢布林省、波德拉谢省等3地发生68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79头野猪感染死亡。
|
2018年7月12、17日
|
拉脱维亚
|
布尔特涅基市等17地发生36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39头野猪感染,9头死亡,30头被销毁。布罗采努市和特维提市发生2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3头家猪感染,4头死亡,17头被销毁
|
2018年7月13日
|
波兰
|
瓦尔米亚马祖尔省发生15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21头野猪感染死亡
|
2018年7月13日
|
罗马尼亚
|
康斯坦察县、比霍尔县、布伊勒拉县和图尔恰县等4地发生3起野猪和29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3头野猪感染死亡;192头家猪感染,69头死亡,123头被销毁
|
2018年7月13日
|
俄罗斯
|
加里宁格勒州、特维尔州、列宁格勒州、下诺夫哥罗德州等4地发生2起野猪和6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2头野猪感染死亡,2826头家猪感染,2814头死亡,217头被销毁。
|
2018年7月4、5、9日
|
罗马尼亚
|
图尔恰县、康斯坦察县和比霍尔县发生2起野猪和30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2头野猪感染死亡,228头家猪感染,52头死亡,176头被销毁
|
2018年7月4、6日
|
拉脱维亚
|
崴粗姆涅奇市和内雷塔市等14地发生14起野猪和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5头野猪感染,3头死亡,12头被销毁,6头家猪感染,1头死亡,26头被销毁
|
2018年7月4、6、9、11日
|
波兰
|
马佐夫舍省、卢布林省、波德拉谢省等3地发生65起野猪和18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90头野猪感染死亡,118头家猪感染,82头死亡,2634头被销毁
|
2018年7月6日
|
俄罗斯
|
加里宁格勒州、别尔格罗德州等8地发生4起野猪和5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4头野猪感染死亡,26头家猪感染,9头死亡,52头被销毁
|
2018年7月6日
|
科特迪瓦
|
科霍戈区发生19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4746头家猪感染,4546头死亡
|
2018年7月9日、11日
|
乌克兰
|
罗夫诺州和敖德萨州各发生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5头家猪感染死亡,380头被销毁
|
2018年7月10日
|
匈牙利
|
北部的赫维什州发生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1头野猪感染死亡。自2018年4月23日起,匈牙利赫维什州连续发生1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13头野猪感染死亡
|
2018年6月26日和7月3日
|
乌克兰
|
敖德萨州、捷尔诺波尔州和苏梅州等3地发生6起家猪和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2头野猪和12头家猪感染死亡,152头家猪被销毁
|
2018年6月27、28、29日和7月2、4日
|
罗马尼亚
|
图尔恰县、布伊勒拉县和萨图马雷县发生134起家猪和2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620头家猪感染,66头死亡,554头被销毁,3头野猪感染死亡
|
2018年6月29日和7月3日
|
波兰
|
马佐夫舍省、卢布林省、波德拉谢省和瓦尔米亚马祖尔省等4地发生71起野猪非和3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19头野猪和3头家猪感染死亡
|
2018年6月29日
|
俄罗斯
|
加里宁格勒州发生1起野猪和4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3头野猪感染死亡,12头家猪感染,5头死亡,311头被销毁
|
2018年6月13、15、19日
|
波兰
|
马佐夫舍省、卢布林省、波德拉谢省和瓦尔米亚马祖尔省发生40起野猪和10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46头野猪感染死亡,51头家猪感染,37头死亡,11头被销毁
|
2018年6月13、19日
|
拉脱维亚
|
多倍莱市等12地发生28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叶尔加瓦市发生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31头野猪感染,6头死亡,25头被销毁,12头家猪感染,2头死亡,176头被销毁
|
2018年6月14、19日
|
罗马尼亚
|
紧邻乌克兰敖德萨州的图尔恰县发生1起野猪和30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3头野猪感染死亡,110头家猪感染,16头死亡,323头被销毁
|
2018年6月13、14和15日
|
俄罗斯
|
列宁格勒州发生1起野猪、加里宁格勒州和萨拉托夫州发生6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6头野猪感染死亡,21头家猪感染,9头死亡,88头被销毁
|
2018年6月15日和18日
|
乌克兰
|
捷尔诺波尔州发生、扎波罗热州和波尔塔瓦州发生3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2头家猪感染死亡,384头被销毁。沃林州发生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4头野猪感染死亡
|
2018年6月7、8、11日
|
波兰
|
卢布林省发生4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27头家猪感染,15头死亡。瓦尔米亚马祖尔省发生3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3头野猪感染死亡
|
2018年6月13日
|
俄罗斯
|
加里宁格勒州发生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头家猪感染,9头被销毁。这是2018年4月以来,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再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
2018年6月13日
|
乌克兰
|
顿涅茨克州发生 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6头家猪感染死亡
|
2018年6月12日
|
罗马尼亚
|
萨图马雷县和图尔恰县发生9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8头家猪感染,7头死亡,14头被销毁
|
2018年6月11日
|
摩尔多瓦
|
新阿内尼区发生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6头家猪感染死亡,12头被销毁。这是摩尔多瓦新阿内尼区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
2018年6月6日
|
罗马尼亚
|
萨图马雷县发生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1头野猪感染死亡
|
2018年6月4日
|
匈牙利
|
该国西北部紧邻乌克兰的索博尔奇-索特马尔-贝拉格州和北部的赫维什州发生6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6头野猪感染死亡。其中索博尔奇-索特马尔-贝拉格州自2018年5月18日起首次发现疫情以来,共发生7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8头野猪感染死亡
|
2018年6月1日、5日
|
波兰
|
马佐夫舍省、卢布林省、波德拉谢省和瓦尔米亚马祖尔省等4地发生75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103头野猪感染死亡。6月6日,波德拉谢省发生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21头家猪感染,2头死亡
|
2018年5月30日
|
拉脱维亚
|
图库马市等6地发生8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59头野猪感染,54头死亡,5头被销毁
|
2018年5月30日
|
乌克兰
|
罗夫诺州发生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头野猪感染死亡,6头被销毁
|
2018年5月30日
|
南非
|
北开普省发生1起非洲猪瘟疫情,14头家猪感染死亡。这是2017年11月以来,南非再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
2018年5月28日
|
匈牙利
|
西北部紧邻乌克兰的索博尔奇-索特马尔-贝拉格州发生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2头野猪感染死亡
|
2018年5月25日
|
波兰
|
卢布林省和波德拉谢省发生3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52头家猪感染,37头死亡,721头被销毁
|
Ø 2018年5月25日
|
乌克兰
|
切尔卡瑟州和敖德萨州发生3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5头家猪感染死亡,164头被销毁
|
2018年5月24日
|
拉脱维亚
|
奥采自治区等6地发生9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13头野猪感染,5头死亡,8头被销毁
|
2018年5月22日
|
乌克兰
|
捷尔诺波尔州和基辅州发生 2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2头家猪猪感染死亡,34头被销毁。
|
2018年5月22日
|
波兰
|
卢布林省、马佐夫舍省、波德拉谢省和瓦尔米亚马祖尔省等4地发生56起野猪和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86头野猪感染死亡,14头家猪感染,2头死亡,26头被销毁。
|
2018年5月18日
|
匈牙利
|
赫维什州和索博尔奇-索特马尔-贝拉格州各发生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2头野猪感染死亡。其中紧邻乌克兰的索博尔奇-索特马尔-贝拉格州为首次发生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
2018年5月17日
|
拉脱维亚
|
贝维里纳市等7地发生8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11头野猪感染,5头死亡,6头被销毁。
|
2018年5月14日
|
匈牙利
|
北部的赫维什州发生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1头野猪感染死亡。
|
2018年5月11日
|
波兰
|
卢布林省、马佐夫舍省、波德拉谢省和瓦尔米亚马祖尔省等4地发生68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93头野猪感染死亡。
|
2018年5月11日
|
摩尔多瓦
|
紧邻乌克兰的伦加区和塔拉克利亚区发生分别发生4起和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0头家猪感染死亡,27头被销毁。其中塔拉克利亚区为首次发生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
2018年5月10日
|
拉脱维亚
|
内雷塔市等4地发生4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14头野猪感染,13头死亡,1头被销毁。自2018年1月12日起,拉脱维亚内雷塔市等67地发生306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324头野猪感染,169头死亡,250头被销毁。
|
2018年5月8日
|
俄罗斯
|
别尔哥罗德州发生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3头野猪感染死亡。
|
2018年5月7日
|
匈牙利
|
北部的赫维什州发生2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4头野猪感染死亡。
|
5月3日和8日
|
乌克兰
|
基辅州、敖德萨州和文尼察州发生3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46头家猪感染死亡,682头被销毁。
|
2018年5月3日
|
拉脱维亚
|
坎达瓦市等5地发生5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5头野猪感染,2头死亡,3头被销毁。
|
资料来源:农业部,天风证券研究所
1.2.2. 国内方面,尚在可控范围内
国内方面,非洲猪瘟首次在国内发生,目前公开的确诊的发病地区为辽宁省沈阳市,且已经得到控制。
传入我国的途径猜想及未来可能的演绎
从ASF的传播途径和发病猪场存栏规模来看,我们认为,病发育肥场大概率不存在冻肉进口和种猪进口的情况,从发病的地理位置来看,既非边境,也非宿主生物集中地,很难还原病毒传入方式。考虑到2018年世界杯是在7月15日结束据国内发生ASF仅18天,同时鉴于非洲猪瘟病毒的潜伏期,其中自然感染(4-19天)、冷鲜肉(15周)、火腿(300天),我们认为不能排除商业等人为因素导致病毒传入国内。因此有两种可能:第一是活体宿主带毒引入,第二种是非活体行为带毒引入。
1)活体宿主带毒引入
如果是活体宿主带入引入,比如引种和软蜱等宿主,而当前只是对国内发病猪进行了扑杀和封闭杀毒,那就意味着可能还存在其它活体宿主存在,那么我们预计疫情继续蔓延的可能性较大。但是,活体宿主带毒引入的可能性有多大呢?我们认为这种概率并不大,因为近期ASF爆发的俄罗斯等国并不是引种国家,目前国内最广泛应用的繁育计划是A×(B×C),A是终端公猪,B是母系父本,C是母系母本,其中A多为杜洛克,B多为长白猪,C多为大白猪。目前在中国有超过500家种猪场可以提供杜洛克(美国)、大白猪(英国)和长白猪(丹麦)。因此如果是非人为因素的话,活体宿主带入引入的可能性并不高,那么垂直传播的可能性就比较低,从而继续蔓延核扩散的概率不高。
2)非活体行为带毒引入
如果是非活体宿主带毒引入,比如食品贸易等,那么只要有效控制病毒扩散,ASFV在猪和软蜱之间的循环感染概率就不大,从而不存在病毒无法消除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紧急预警并及时消毒阻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性决定了疫病蔓延情况。目前国内政府启动了非洲猪瘟应急计划和应急响应II级,并全面停止了沈阳甚至辽宁的生猪和肉品的运输(理论上如果21天内无疫情再爆发,生猪调运可以恢复)。因此ASFV得以控制的概率相对较大。但是考虑到疫点养殖环境和当前夏季软蜱较多,不能排除ASFV感染昆虫的可能,如果是这样影响可能持续。
2. 非洲猪瘟影响几何?
2.1. 疫苗:需待开发,推动防疫意识提升
非洲猪瘟与猪瘟仅仅是发病症状相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疫病,病毒结构分属DNA和RNA,毒株不存在任何交叉保护可言,且
目前全球尚无针对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
,只能通过扑杀的方式防疫,资本市场对非洲猪瘟与猪瘟的字面认识可能存在曲解,国内猪瘟疫苗企业并非受到直接影响。
从发病死亡率和治愈性的角度看,高毒力毒株的发病致死率达100%,其危害程度甚至高于2007年爆发的蓝耳病。目前,国内早期疫苗实际上有研发基础,但无成熟产品。可见疫苗的研发可能仍需突破,因此紧急扑杀是阶段性之举。后续有望看到的是国家将加大对部分国内疫苗生产企业的研发支持。情况类似曾经猪瘟爆发后开始指定疫苗定点生产企业,因此具备研发和生产优势企业有望获得一定政策支持。
对疫情后续的推演,如果疫情如之前的假设,那么非洲猪瘟有望成为大品种的理由有两个:第一危害程度和广度的需求,第二猪场对生产成绩和长期净化的需求。
2.2. 生猪供给:关注疫情进展,短期猪价分化
疫病是影响生猪供应量的一个重要外部冲击。而且从生猪生长周期看,疫病造成的供给下降最长将持续近1年时间。上一次由于大规模疫病爆发导致供求格局逆转的是2006年的高热病。2006年的高热病是2007年猪价大幅上涨的一个重要推手。
但06年高热病造成生猪大面积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疫情爆发初期重视程度不足,导致疫情扩散
。
本次非洲猪瘟疫情出现后,有关部门行动及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目前为止防控积极有效,预计短期内对国内生猪供应几无实质影响。
但是,由于国内生猪养殖结构仍以散户为主,而且猪场管理水平普遍并不是很高,因此,
不排除非洲猪瘟未来在国内其它地区发现的可能。
这种零星病发的情况有可能会类似于禽流感,即发生事件次数多,但每起影响规模相对较小。
从最坏角度出发,由于目前全球都缺乏相应的疫苗,若疫情失控,出现大范围扩散的情况,则将对国内生猪供应造成冲击,由此导致国内猪价的上涨以及产业盈利的好转。但影响力度则取决于疫情严重程度。如果:
1)全面扩散,造成全国大范围普遍性生猪死亡,则将逆转行业供求格局,从当前的供过于求变成产不足需,这将意味着新一轮猪周期将提前到来。
2)局部突发,则生猪调运受阻,供求出现地域上的错配,不同区域间的猪价分化。例如,疫病区调运受阻,需求下降。
2.3. 猪肉需求:短期恐慌可能导致猪肉消费减少,利好禽肉;中长期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