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征文约稿小助手
及时更新发布各类文学赛事及杂志、网站征稿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商报  ·  今年首次调价! ·  4 天前  
苏州新闻  ·  消息确认!今年首次上调!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征文约稿小助手

主奖9999元|第二十六届柔刚诗歌奖征稿启事

征文约稿小助手  · 公众号  ·  · 2017-12-25 12:06

正文

第二十六届柔刚诗歌奖

征稿启事


“柔刚诗歌奖” 由柔刚先生出资设立,已历25届。第26届(2017年度)柔刚诗歌奖继续由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新诗研究所承办。本届设三大奖项:“荣誉奖”,旨在奖掖对中国当代汉语诗歌有重大贡献的诗人或诗评家;“主奖”,旨在表彰已有诗歌实绩,且诗艺成熟精湛的诗人;“校园诗歌奖”,旨在奖励在校学生的诗歌创作,培育校园诗歌氛围。

本届评奖将继续执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

由知名学者、诗人组成“柔刚诗歌奖组委会”,组织评奖:


  • 初审评委会5人 遴选出“主奖”、“校园诗歌奖”各15位入围者。

  • 终审评委会5人 (其中含国外汉学家或学者1人,港台2人): 就初审评委会提交的候选作品进行投票,最终评选出本年度柔刚诗歌奖“主奖”、“校园诗歌奖”各1名。


声明:

获奖名单公布之前,初审、终审评委名单对外保密,对内评委之间也相互保密。初、终审评委名单及初、终审投票细节将择时对外公布。

具体方案如下



本届“柔刚诗歌奖”设


荣誉奖1名

奖金9999元


主奖1名

奖金9999元


校园诗歌奖1名

奖金9999元

承办方将继续为获奖诗人举办专场获奖作品研讨会,获奖作品的评论文章将在《扬子江评论》列专辑发表。

组委会继续向诗界广泛征询优秀诗人诗作。为鼓励推荐好诗,凡推荐的作品获奖,组委会将向推荐人颁发特别奖金和荣誉证书。

评奖重心

奖励诗人创作的没有在网络(含博客、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和纸媒报刊发表过的新诗。

参选条件

全球以汉语写诗的人均可参加,主奖参选者性别、年龄、身份不限,校园诗歌奖参选者需是海内外在校中学生、大学生和研究生。

参选方式

接受诗人自荐作品和他人推荐作品。请推荐作品时注明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所有参选作品一律发往 指定收稿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也可以在“柔刚诗歌奖”微信平台上投稿 ,发往其它电子信箱视为无效;概不接受纸稿参选作品,即纸稿视为无效。

参选稿件要求

1.提交同一诗人的 3首 没有在纸媒报刊和网络(含博客、微博、微信)发表过的诗作(非组诗),每首不超过50行; 超过3首视为无效稿件。

2.来稿不得一稿多投,在本奖公布前,不得参加其 他各类评奖活动。

3.参选稿件如违反上述约定,将被视为无效稿件,若已入围,将取消入围资格,若已获奖,将取消获奖资格。收稿信箱将接受公众的举报信。

参赛稿件格式

1.不得在作品页署名或标注任何记号或符号,需另页附录作者邮编地址、电话、电子邮箱、作者笔名和真实姓名、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码;

2.参加校园诗歌奖,除上述信息,还需注明在校相关信息(如投稿人所在地、学校、系别、班级、学号等)。

3.如果是他人推荐,需提供推荐人姓名及电话等联系方式。

4.以上资料请用WORD文档以附件方式发到指定电子信箱,“主题”为“第二十六届柔刚奖参选:主奖/校园诗歌奖(二选一,不可兼报)”。

参选作品务必注明参选奖项

主奖、校园诗歌奖。每名参选者只能选择参选一种奖项,不可同时参选主奖、校园诗歌奖。每一资料仅能提供一次,同一参选作品多次发往指定电子信箱,将视为无效。


温馨提醒: 往届获奖者不能再参选,但往届提名奖得主可继续参选。



第二十六届柔刚诗歌奖评奖规则和程序


1.本征稿启事发布之日(2017年12月20日)起,至截稿日2018年2月20日,“评奖组委会”指定的投稿电子信箱和微信平台,接受海内外任何符合条件的参选资料,不符合上述提名规则的材料,将被视为无效。

2.2018年3月1日至6月15日,“评奖组委会”从众多提名材料中遴选出有效提名名单及其材料,并进行匿名编号处理,然后交初审评委会进行投票,确定15名获奖候选人的初选名单。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若本年度好作品不够,可不足15名。

3.2018年6月15日至7月15日,由终审评委会就初审提交的候选者作品,通过投票决定获奖人名单:1名主奖, 1名校园诗歌奖。

4.第二十六届柔刚奖“荣誉奖”由“评奖组委会”成员提名讨论并征求终审评委意见产生。

5.2018年8月,对外公布第二十六届“柔刚诗歌奖”获奖名单及评审细节。

6.诗生活网站为第二十六届“柔刚诗歌奖”的协办网站,《扬子江评论》、《青春》杂志为协办杂志。

7.2018年9月,将在南京大学举行第二十六届“柔刚诗歌奖”颁奖典礼暨获奖作品研讨会。

南京大学新文学研究中心

新诗研究所评奖组委会

此为永久性机构,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傅元峰、黄梵、何同彬、胡弦、李章斌、马铃薯兄弟、欧阳江河、唐晓渡、王彬彬、王家新、于坚、育邦、翟永明


组委会秘书:

李倩冉、田 野、周 恩


媒体支持:

《扬子江评论》杂志

《青春》杂志

诗生活网(www.poemlife.com)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