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整个团队工作之余都扑到培训的筹备上了,因为是第一次,说实话,谷歌大叔有点紧张哈,唯恐做的不好让大家失望。
今天不来原创了,给大家分享一篇来自邦阅的文章:
美国时间9月17日傍晚
,美国政府正式发出通知,将对2000亿中国产品额外征收关税,将于9月24日(下周一)正式生效,年底前设定为10%的水平。2019年1月1日起,关税将上升至25%。此举是为了让美国企业有时间将产业链转移。
北京时间9月18日傍晚,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消息。
美方一意孤行,导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为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捍卫自身合法权益,中方不得不对已公布的约600亿美元清单商品实施加征关税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
原产于美国的5207个税目、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或5%的关税,自2018年9月24日12时01分起实施。
如果美方执意进一步提高加征关税税率,中方将给予相应回应,有关事项另行公布。
这两日,已有部分外贸人遭遇了美国买家选择弃货,出口方需处理退运等后续事宜,可谓焦头烂额。
那么,以后出口美国怎么办?究竟如何才能规避美国的关税大棒?很多外贸人选择了转口贸易这一方式,请大家赶紧了解。
虽然可能比较麻烦,但不失为一个好的思路,有效规避高额的关税。
正常贸易下
,签订合同的双方直接完成货物的交接,
境内公司将货物进口后再出口
。
而在
转口贸易下
,贸易并不再直接在中国和目的消费国之间进行,而是
借助生产力同样发达的第三方国家转手进行买卖交易,转换贸易主体合法避税
。货物不直接到目的港,而是绕中转港,在中转港口完成换柜,配套中转国的原产地证书以及出口文件,为目的港客户提供清关文件。
虽然,
美国对中国产品增加关税,但是对某些国家并没有增加关税
。因此,通过转口贸易,货物运到这个第三方国家中转,增加了一些中转费用,但是就避免了高昂的反倾销税。
目前,诸多
“中国制造”
产品(如各类服装、鞋、袜、帽、布匹、陶瓷制品、轴承、家具、化工、紧固件等)在
欧盟、美国、墨西哥、土耳其、埃及、南非及中南美国家
,大多已遭“反倾销”、“特保”、“设限”, 我们可以通过
东南亚国家
的某些进出厂商配合,为客户提供这些国家的转口贸易服务,出示全套产地单证等,降低进口商的进口成本,避开“反倾销”关税,提高利润空间。
需要让买家知道
,不要不告诉客户就直接转口了。包装上面,因为要转口的,包装上用中性包装,或者注明第三国产地,不能有
“MADE IN CHINA"
标识,或者能够识别出来是中国的产品。
T/T的方式,通知客户付款给代理公司,代理公司扣除手续费后打给国内,国内生产。客户打余款到代理公司,代理公司扣除手续费后转给国内,国内寄单据给代理公司,或者给其电放。
对于有些是信用证操作的,由于给客户的清关单据是第三方国家的,而信用证是交单收汇的,所以信用证要注明好第三方文件可接受。
找好一个在东南亚(
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韩国等地
)的转口贸易公司,并和他们签好合同,要注意,也要
查一下美国对该国的关税费用
。与美国客户讨论,是否可以接受第三方代理的出口文件作为付款条件,同时是否能以代理方所提供的出口文件作为清关文件,美国客户了解同意之后,将货款或者信用证开给转口贸易的那个三方代理公司,和客户确定好合同,按照谈好的这些条款,让美国客人和这个三方公司按照这个合同签署,
交期这里要增加
,要计算从中国装船到三方转口国的时间,然后考虑转口贸易方办理入关出关手续、办理换柜的时间等中转时间,并留一定余地。
简单一点就是三方代理公司就相当于是东南亚等地的贸易公司,向我们采购之后再转卖给美国,一样的处理方式,只是利润变成了我们的代理费用,操作上我们把关而已。
由于找的是代理,而且是需要第三方在第三方国家中转,如果找的代理公司信用度低,直接把货物私吞了这也是有可能的。而在第三方国家到目的客户这一块,是由转口贸易代理的,这一块的操作就掌握在了第三方代理手里,也可能会碰到客户勾结代理放货的可能
到了三方中转代理公司手里,资金会不会被挪用?即使签订了合同,转口贸易公司会不会卷钱跑路。曾经就发生某转口企业,将总共一亿多的资金私吞后潜逃海外的情况。毕竟国际贸易资金往往巨大,几十个客户贸易额就可能过亿。
有很多转口贸易代理会出具虚假的第三方中转国家产地证文件,如果在目的港被查到,就会被发现,导致清关困难,面临高额罚款。
出口代理的企业,出口数量很多,就会增加查验率,如果此时,代理的单据是虚假的,就可能导致货物被扣留,造成罚款等比较麻烦的问题。
关于转口贸易,你都看明白了吗?
下面我们再来看下中美贸易战大事件回顾~
中美贸易战大事件:
5月29日,美国声明将对中国500亿美元产品征收25%关税
美国白宫官网29日发表声明,根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美国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包括高科技产品在内的
总值500亿美元的产品征收25%的关税
,其中包括与“中国制造2025”计划相关的产品。最终的进口商品清单
将于2018年6月15日公布
,稍后将对这些进口产品征收关税。
6月15日,美国决定对中国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华盛顿批准对大约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随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了两份对中国进口产品适用301条款调查特别关税的征收清单。从2018年7月6日开始,800多种中国产品在进口到美国时需要缴纳25%的额外关税。
6月15日,中国决定对美国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545项约340亿美元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对其余商品加征关税的实施时间另行公布。
7月6日,美国公布对中国340亿美元商品加征25%进口关税清单
美国对第一批清单上818个类别、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
7月6日,中国公布对美国340亿美元商品加征25%进口关税清单
作为反击,中国也于北京时间6日12:01对同等规模的美国产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
7月10日,美国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约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于华盛顿时间7月10日晚发表的声明,特朗普政府发布了一份针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增关税的计划,目标产品清单涉及服装、电视零件和冰箱,加征的关税约为10%。这份计划不会立即生效,将在8月20日至8月23日举行听证会,并可能在8月30日公众咨询结束后生效。
7月20日,特朗普扬言对中国出口美国5000亿美元商品征税
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20日早晨播出的专访中,美国总统特朗普扬言,已经做好准备对中国出口美国的
所有五千亿美元商品征税
。根据美方统计,去年中国对美出口5055亿美元,美国对华出口1300亿美元。
7月31日,美国贸易代表声明称拟将加征税率由10%提高至25%
特朗普政府计划将
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
的关税
从10%上调至25%
,以此在贸易战的对峙中向中方施压。 最快将在9月6日实施落地!
8月3日,中方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