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学生物信息学数据处理是2013,并不算很早,因为那个时候华大和诺禾都已经是如日中天,encode,gtex,tcga等计划都已经接近了尾声。
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即使是站在当年的巨人的肩膀上,仍然是走的每一步都很困难,不同ngs流程不知道挑选何种软件工具组成pipeline,各种软件更新的时候步子迈得太大,网络教程更新速度完全是跟不上。当然了,如果是现在开始入门生物信息学,我十几年前遇到的那些困难就都不是事了,流程有nf-core,软件安装有了conda,docker等等,使用方法教程有几百个公众号实时更新甚至比软件作者还勤奋。
不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烦恼,现在是小伙伴们虽然是有了人工智能大模型这样的“作弊神器”,知识仍然是不可能直接灌输到脑子里。数据处理是实战技术就必然离不开好的案例,好的引导。如果单打独斗,就必然是每个人还得各自各种碰壁,每个人都得从菜鸟做起。十几年前我开启了生信菜鸟团这个博客,然后就一直更新到了现在,其实我六年前就已经是退居幕后, 把生信菜鸟团这个ip给了我们这个公众号后就一直是不同的小编在负责内容的输出。包括但不限于:
-
-
2019年:熊言熊语,宏基因组, 表观调控,circRNA系列,
-
2020:好物推荐,肿瘤外显子,群体遗传,Statquest的统计学
-
2021:转发10个生信公众号,Python基础,工作机会速递,文献速递
-
2022:tcga数据挖掘,表达量芯片周更,转录组测序周更,单细胞周更
-
2023:学徒作业,表达量芯片周更,转录组测序周更,单细胞周更,赵小明的生信笔记
-
2024:转载,100款生信软件,孟德尔随机化,人工智能大模型解读cns文献,肿瘤基因组
小伙伴们来来走走,都是缘分。我作为攒局的人,谈不上对大家帮助很大,但是起码在大家还是菜鸟的时候有过一些陪伴,相信大家都是有所收获的。前两天我们在单细胞天地公众号
推荐一个适合单细胞初学者加入的团队
,一年就这么一次,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缘分还没有到。同理,也轮到了我们的生信菜鸟团团队,也就是十几万粉丝的垂直领域的大平台了,二十多个小伙伴们长达三五年的坚持分享。
十几万粉丝的垂直领域的大平台了
目前我们生信菜鸟团公众号创作团队的安排是:
-
-
-
-
-
-
周六日:每个月有8天是周六日,目前是8个小伙伴各自为战,在自己的领域做输出
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很多的空缺位置,但吸收新鲜血液的必要性仍然是存在的,跟
推荐一个适合单细胞初学者加入的团队
,类似的,也是一年就这么一次,给我们双方一个机会,互相了解一下,也许缘分就这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