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马崖边防连,有一头给连队拉了好几年水的马。
连队附近有水井,但里面的水却无法饮用,因此只好到山下的河边去拉水。战士们动手制作了一辆拉水车,一天拉三趟,足够保障所有人使用。刚开始,每拉一趟都必须要有人跟着。后来有一次,一个战士不想来回跑,在装好水后就对拉水的马说,已经跑了无数次,你应该认得路了吧,今天你试着单独拉一次。马好像听明白了他的话,拉着水车就走了。它确实认得路,顺顺当当地将水车拉到了连队。
从此以后,拉水的战士只要把水装好,对它说一声“回去吧”,它拉起水车就走了。那个战士躺在石头上休息,嘴里南腔北调地唱几句歌。那匹马一到连队,炊事班的战士把水卸下后,也对它说一句“回去吧”,它便又向河边走去。
这样,它在一条路上来回走了四年。它的沉默与执着,支撑着连队的正常运转,保障着战士们每天在山野之中大声喊出“一二一”,在翻山越岭时有足够的力气。
后来,连队有了自来水,那匹马的工作自然而然就中断了,它自然而然就被遗忘了。如果连队的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艰苦,甚至连吃水也成了问题,它的价值就体现得更加充分了。但连队要改变生活条件,自来水是必须要通的。所以,一匹马的工作自然而然就被废黯了。
战士们围着水龙头洗脸、洗衣服,多好的水啊,想怎样用就怎样用,想用多少就用多少,那种用水如用油的日子一去再也不复返了。
那匹马望着水龙头,神情复杂地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有时候走到以前负责拉水的那个战士门前,便停下朝里张望,过一会儿,不见有任何动静,便转过头默默地走了。
后来,它不再在院子里走动,而是卧在院子外面,一会儿望望天空,一会儿望望远处的树。有人在附近走动,它便盯着看,直到他们消失。
有一天早晨,战士们发现它不见了。有人在昨天晚上曾听见它叫过几声,在那几声后,有一阵很响的蹄声驶向了远处。大家一致推论,它走了。大家隐隐约约感觉出它出走的原因,望一望无边无际的沙漠,谁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两年后的一天,它突然又回来了。
这两年多的时间,它一直在外面流浪,瘦得浑身没有一点肉,身上的毛长得杂而长,有很多树叶夹杂在其间。战士们心疼它,也为它在出走两年多以后还能够回来而高兴,他们给它洗澡,喂它好吃的东西。大家都觉得,它能够回来,肯定以后会把这里当家。
第二天,天降一场大雪,水龙头被冻住了,战士们便点火去烧,很快,水龙头就化冻了,水哗哗哗地流了出来。那匹马看见水龙头里流出的水,突然痛心疾首地叫了一声,冲出院子,奔向茫茫雪野深处。
它又走了。
好几年过去了,直到现在,它再也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