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消金
一个专注于网贷投资、互联网金融研究的价值平台。置顶我们,做更聪明的投资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消金

姚冬娜:太强调内心的刚强,往往会忽略柔软的力量 | 人物

瞭望消金  · 公众号  · p2p  · 2017-08-15 21:29

正文


来源:p2p观察(ID:p2pguancha)

作者:麦濛


姚冬娜


万盈金融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市场官


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



从国内顶尖的财经媒体,到投身于备受争议的互联网金融浪潮。


而互金行业,从最初的质疑重重,到井喷发展,再到监管下的回归理性。


早前的野蛮生长下,无数玩家入场,视风控为无物,一昧做大。


她说,走得最快的往往先倒下,不妨走得慢一点、稳一点。


现在监管明朗,她终于松了一口气。


知道政策的方向,也知道怎样打磨好自己的产品。


任何事情,当你付出越多,就会有越深的感情。


她说, 我有两个孩子,万盈金融就是其中一个。


变,所以敢为人先


姚冬娜转型进入互金行业了,在一片质疑声与不看好中。


2013年,她还在《21世纪商业评论》,这是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办,21世纪报系出品的商业杂志,专注中国企业案例解析,还原商业本质。


姚冬娜开始特别关注创业型公司,解读他们的全新商业模式。


新的模式带来的碰撞与冲击,让她感受到,创新背后强大的力量,可以颠覆人的认知。


互联网金融就是其中一种。伴随着这种创新的,还有来自于社会与媒体的质疑声。


站在风口浪尖上的是唐宁和他的宜信。无数媒体发文说到:唐宁和他的庞氏骗局。直指宜信的专业债权人模式。


也有人将唐宁与被美国司法部罚款26亿美元麦道夫进行对比,后者被指利用“庞氏骗局”进行金融诈骗。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跑路事件被曝光。尽管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却让这场争议愈演愈烈。


多年财经媒体经验造就了姚冬娜对新事物的洞察能力,她迅速发现:这是一片有着巨大市场的江湖。


数十万亿元民间资本无处安放,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长期存在。市场需要一个中间人的角色,来撮合两者的借贷关系产生。


争议与骗子存在于每一个行业。如果这个模式稍微做一些改变,也许就能迎来新的模式。


带着对见证一个新事物成长的渴望,姚冬娜做了一个决定。


这时还迎来了行业的一大利好,2014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了互联网金融。


尽管如此,在外人看来,互联网金融此时还是一片荆棘。


当时传统媒体正受到自媒体的冲击,但是顶尖财经媒体的工作机会,依然稀缺。


2014年初,她在同事中第一个转型进入互金行业,当时,这也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一个举动。


“我没有想过这是不是华丽转身。刚好当时的大环境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机遇,而我也做好了准备。”


难,所以更加珍惜


2015年新上线的网贷平台超过1500家(含问题平台),全年网贷成交量相比2014年增长了288.57%,达到了9823.04亿元。


井喷式的发展,也带来了行业的乱象。2015年问题平台达到896家,是2014年的3.26倍。


注册一个网站是很简单的事情,监管未提出前,鱼龙混杂。那时投资一个平台,就如斗智斗勇般不容大意。


e租宝、泛亚事件的发生,轰动了整个社会,互联网金融来不及辩解就被记上重大一过。


消除外界对互联网金融的误解,是姚冬娜三年来一直坚持的事情。


她是老媒体人,媒体思维根深蒂固。尽量站在相对中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换位思考地传递信息。


“我会去思考,如果自己只是一个普通投资人,想得到哪些信息。但是传递的信息还是有限,不是每一个人可以像我们现在这样面对面交流,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会信任你。”


让人接触一个充满争议的新事物总是困难的,开荒的那一批人,往往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开花结果。


姚冬娜2014年底生下了女儿,休完产假便参与组建了万盈金融。在女儿最需要自己的时候,她需要做一些取舍,去见证另一个孩子——万盈金融的成长。


尽管万盈金融有着国企背景的优势,但是整个行业的发展还不久,禁不得任何风吹草动。


有一次,因为处理一个负面舆情,她晚上十一点多刚从回深圳的飞机上下来,就收到信息说还未足岁的女儿发高烧。


孩子的每一点状况之外,都能让父母成为紧绷的弦。更何况几个月大的小孩,免疫力还不强。


她飞奔回家,一边给女儿降温,一边不厌其烦地跟投资人沟通了无数次,直到凌晨三点。


第二天早上六点,她又抱着女儿去医院挂号,与此同时,在微信群、电话继续跟早起的投资人沟通。


所幸,都有惊无险。


获得信任有多难,就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



2015年,正是乱象丛生的时候。有的平台,利用资金池与自融,规模迅速扩大,却也失了控。


姚冬娜说,互联网金融走得太快的,往往先倒下,我们不妨走得慢一点、稳一点。


监管明朗后,政策性文件的密集下发,姚冬娜跟投资人的沟通丝毫未减少。


大到全国性监管文件,小到每一个地方性征求意见稿。只要有政策,投资人就有顾虑。


广东省互金协会下发债转规范征求意见稿的时候,有投资人晚上十一点多给她打电话,了解这个政策对平台的影响。


“其实不管什么政策,中心思想就是:第一,平台不要碰钱;第二,资金不能在金融领域里面空转,必须要流入到实体去。”


姚冬娜说,现在监管是比较明朗的,已经知道未来的方向是什么。我们可以很好地调整好自己的步伐,现在是可以走快一点的时候了。


新,所以任重而道远


除了平时的沟通外,姚冬娜每周一都会在投资人群答疑解惑,每出差去到一个地方,都会问是否有人有问题需要见面提出。


她与投资人形成了良好的关系。她的微信,加了近两百个投资人为好友。


有时候出差,会有投资人热情地去机场接她。


也有投资人特意坐车去跟她一起吃饭,甚至传授育儿经验。“她真的好用心,做了好多PPT发给她女儿,比如说你该如何面对挫折?”姚冬娜敬佩地说道。


还有投资人,离开深圳回老家前,会约她见面,一直保持着联系。


她也加倍回报了投资人。在他们需要答疑解惑的时候,不管是几点,只要她在线,就会回答。


有投资人对风险与政策敏感,半夜打电话,她也耐心解答。


因为对方神经敏感,睡眠不好,她做了帮助睡眠的香熏蜡片送给对方。


“做的是桂花味儿的,因为她喜欢桂花。”


他们有些人,是对行业很了解;还有些人,是真的很信任她。


这样的信任,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我希望他们能够理性地看待投资这件事情 ”姚冬娜觉得,任重而道远。


那个夜不能寐的投资人,属于风险敏感型,为了减轻女儿的房贷压力选择了P2P,却在早期踩雷了两个平台,失去近百万,至今还在追讨。


因为经历过所以更害怕风险,她总是睡不着觉。


姚冬娜一直在劝说她,让她退出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网贷行业。


姚冬娜多次告诉投资人:你们不要把所有的钱投在一个平台,也不要只投P2P,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买保险、信托,优化资产配置。



一方面,万盈金融的成长离不开投资人的建议。他们投资过很多平台,会把一些好的体验反馈给平台。


另一方面,投资者教育,是一件长期的事情。让投资人正确地认识行业、理性地看待投资,这条路还有很长。



爱,所以内心柔软


人与人之间逐渐产生的差距,其实源于如何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


在工作上有规划、高效率、受不了拖沓的姚冬娜,对待自己的生活时,满是温柔。


她能歌善舞,会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歌声,还在媒体时编排的舞蹈,曾多次拿奖。


她会运动,会做手工,甚至还拿出来公益拍卖。

姚冬娜的手工作品,拍卖所得捐给公益教育机构


这些,并不是她想要成为一个多么全能的人,只是在充实自己的生活。


“其实有时候,做这些事情对于我来说是在减压。”


压力大的时候,姚冬娜喜欢自己一个人待着,越是需要打磨细节或是耗时间的事情,就越容易让她消化负面的情绪和压力。


再大的情绪,也不会带回家里,传播给别人。


她只在两岁多的女儿面前发过一次脾气,因为不愿意父母干涉自己的教育方式。


“发完脾气,我就后悔了。我重新打开门,开始继续尝试跟她讲道理。”她希望通过平等的沟通,让女儿改正错误。


在女儿的教育上,她更是比别人更早了一步。


“我从怀她到现在,一直坚持给她讲故事,她的书已经快要占满我的书柜了。”姚冬娜谈到女儿时,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幸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