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简单心理Uni
简单心理Uni,心理咨询师成长道路上,Uni(有你),有我。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专业的文章和靠谱的课程,还能找到资深的督导和颇益的体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证券报  ·  实探 | 宇树机器人带着机器狗,来了! ·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推动旅游业发展,上海最新部署 ·  2 天前  
上海证券报  ·  600863,重组,今起复牌 ·  3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华为大动作!成立新公司 ·  3 天前  
上海证券报  ·  占比上升!人民币大消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简单心理Uni

心理学视角看有关爱情的「7个真相」

简单心理Uni  · 公众号  ·  · 2024-09-21 11:00

正文

本文字数3400+|阅读预计需要9min


你一定在不少地方看到对爱的歌颂——哪怕只是为了给对方买瓶香水。

但那些被美化的东西,真的是爱吗?

图/pexels


在心理治疗中,爱的重要性无可比拟。然而现实生活中,爱总是被误解,给我们带来太多迷思。在错误的地方寻找爱,只会让人更加受伤。

爱究竟是什么?来看看关于真爱的7个真相吧~

一见钟情,通常不是因为“爱”

爱情电影很喜欢设置一见钟情的桥段:聚会上的一瞥,心脏漏掉了半拍,爱情来得猝不及防。

但这种强烈的感觉,通常不是因为爱, 更有可能是因为熟悉感,来自某些潜意识里的创伤。 比如一个女孩很小的时候,父亲因为出轨和母亲离婚,成长过程中父亲的缺失、以及被抛弃的创伤,让她对比自己年龄大的已婚男性更容易有感觉,她渴望得到力量、受到保护。

有时候, 一个人越能激发你的创伤,感觉反而会越强烈。 与心爱的人结合在一起,跟童年时父母相伴的记忆彼此呼应,让我们仿佛又体验到幼时无所不能的快感。

但这样的感觉很快会褪去,因为它是虚幻的,常常与现实脱节。长期交往的夫妻通常会在多年后声称他们一见钟情,研究发现这种现象很少是相互的,而且并不会考虑关系的长期发展。

《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出: 真正的爱是自我界限的拓展而坠入情网则是自我界限部分地暂时性地崩溃。 扩展自我界限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坠入情网却无须努力。 所以,往往脱离最初的 眩晕 之后,真正的爱才开始了。

/ pexels


爱是主动给予,是一种行动

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平常生活中我们口中提到的爱,准确地说,大多数其实是被爱,是希望他人满足自己的需求。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认为大多数人所谓可爱,不过意味着适于大众的爱慕和性吸引力的融合。 为了被爱,人们努力让自己变得富有魅力:男性大多追求地位和财富,女性执颜值和苗条。

但成熟的爱是一种行动,是主动给予。 你注意某人(或某事)、认识 TA 关心TA 、承认TA 以及喜欢TA ,在 给予 中,人们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富有、能干,这种增强的生命力和潜力的体验使人愉悦。

爱往往比被爱有更强大的力量。 黑塞童话中讲了 奥古斯都 的故事——

奥古斯都出生后被神父赋予了人人都会爱他的超能力。但长大后却因此陷入深渊,他变得越来越专横跋扈,对待TA人鄙夷又冷酷。生活喧闹而辉煌,奥古斯却空虚苦闷,觉得自己的人生毫无价值,准备自杀。

于是他请求神父:请把魔法解除吧,请让我有能力爱别人!他变得默默无闻,衣衫褴褛,但曾经让他窒息的空虚寂寥感消失了。他爱玩耍的孩童,爱坐在小屋前摊开双手晒太阳的老人,爱收工回家的工人,也爱站在街边招揽顾客的穷丫头。

他发现丧钟旁总有童歌,每个人都可爱又古怪,邪恶旁总有良善,觉得美好而振奋。


过分依赖,“没你不行”不是爱

我的朋友W小姐花了很长时间才治好自己的爱情成瘾症(love addiction):一谈恋爱就一猛子扎进去,特别依赖这段关系,觉得没了这个人就没法活了。

她一度以为太爱一个人才会这样,其实恰恰相反,这并不是爱,而是一种寄生心理。这样的人总是苦思如何获得他人的爱,却没有精力去爱别人。TA们不在乎依赖的对象是谁,只要有人可以依赖,就会心满意足。 TA 们的情感关系貌似坚固,实则脆弱,因为只是为填补内心的空虚。

就好比我心里有一个大伤口,爱情对我来说就是创可贴,所以我特别依赖它,但创可贴撕掉后,伤口依然触目惊心。 W小姐这样比喻。

因为依赖才结合在一起的关系并不是自由的, 你会发现自己难以离开,这也是它和真爱最大的区别,真正的爱永远是自由的选择。

/ pexels


不是所有人都有“ 爱的能力

在所有的伤害里, 不被爱 的打击是致命的,尤其在那些对你很重要的关系里。人们通常倾向于这样解释: 都是因为我不够好,如果我足够好,TA 们就会爱我,我就不会受到这些伤害。 好像TA 们是有选择的,有能力去爱的,只是没把这个爱给到我们,所以耿耿于怀。

这反映了人们的对于真爱的一个误区, 就是往往过于强调爱的意愿问题,而忽视了爱的能力问题。

有时候,在一段关系中你感受不到爱,不是因为 TA 不愿意爱你,是 TA 没有能力爱你,或者说,TA 能给出的爱只有这么多了。可能是TA 们的成长经历中也没有得到过很好的爱,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爱;或者TA 们本身的性格局限,内在是匮乏的,拿什么去爱呢?

也许我们把爱想得太简单了,它不是本能,也不是人人都拥有的,相反,健康的爱是一种人格的能力,需要投入、需要持续学习,对人格有较高的要求。

但没办法好好爱我们的人也并非十恶不赦,他们不过就是普通人罢了,因为是普通人,所以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包括可能还没有完全拥有爱的能力。

图/《都挺好》


爱常常伴随着痛苦

浪漫爱情的幻想往往让人相信,如果遇到真爱,我们就不会痛苦,会一直处于幸福的状态。所以当人们在关系中遇到一些困难,或者感觉到低落——第一反应这是缺乏爱的表现,该换个对象了。

豆瓣劝分小组 里有36万个分手大师在这里为人们出谋划策: 不分手还留着过年吗?

但事实上,即使是真爱,在过程中依然要面临很多痛苦。 当童年创伤在关系中浮现、当人们为了保护自我的脆弱而用恐惧支配依恋、当出现想要彻底改造伴侣的企图时,冲突就出现了。

我们误认为爱的感觉和需求消逝了,但这只是过程中必须的一部分,真爱在困难中茁壮成长。

图/《苦月亮》


但爱和虐待绝对不能共存

有必要区分的是, 虽然真爱存在痛苦,但却绝对没有虐待。 虐待有控制性,是一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带有恶意地伤害。如果一个 人动手打了 TA 的伴侣,就绝不能说是爱 TA T A 有时候,虐待不只是身体上的,精神虐待更加隐蔽。

下面是几种是不太容易被察觉的精神虐待:

  • 情感操控:利用你的弱点(通常是情绪化)进行嘲讽、攻击,贬低你的自身价值。让你觉得你的想法和感受并不重要,怀疑自己的理智。
  • 拒绝直接沟通:施虐者面对问题只会闪避,一语不发,于是,你进入一个话不多但言辞闪烁、让人觉得不安的世界。
  • 谎言、言行不一:对事实进行歪曲,在做出在受虐者看来有伤害意味的事情后,立马说明并没有针对受虐者的意思;施虐者以混淆视听和制造不安为目的,使受虐者陷入矛盾的情绪和感觉。
  • 限制社交:贬低你的朋友,干涉你和朋友的交往。怀疑你的生活作风,对你进行严密监控、道德指责。
  • 经济控制:如果对方经济状况好,可能会要求你放弃工作,甚至会阻挠你的职业发展。如果对方经济状况不如你,则可能要求你把赚到的钱都交给他保管。

和这种人一起生活会令人身心俱疲,久而久之,你会觉得这段感情很难,产生无能为力的绝望感。

/ pexels


除了男女之爱,爱还有很多类型

爱是人在世界上的存有方式, 但你不是非要一段罗曼蒂克的浪漫关系,才能让世界充满爱,才能感受到爱。

除了男女之爱,爱还有很多类型:对宠物的爱、友谊之爱、对工作的热爱、甚至是对一朵小花的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