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穷的破坏力同样可怕
与很多物质“富养”孩子的父母不同,有的父母很推崇“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时代不同,兴许“穷人的孩子”相比独立性强很多,但是“穷人的孩子”往往输在眼界与魄力上。
这是个真实的例子,远方亲戚的儿子,从小接受“贫穷家庭的教育”:
“你知道这个东西要花掉你爸多少天的工资吗?”
“别碰电视,电视弄坏了,咱们家就没钱买了。”
“我们家不是富贵人家,家里没多少积蓄,钱你要省着点花。”
“你要是再不好好上学,我们就不给你交学费了,家里反倒能省下钱。”
……
在这样氛围的熏陶下,果然,亲戚的儿子从小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甚至有点“抠门”,出社会三五年,确实存下一笔小积蓄,但是舍不得花在人脉上,连不得已请领导出去吃,都选最实惠的小店面。
当有个哥们向他抛出橄榄枝,邀请他一起创业,提到每人拿出10万资金时,他果断拒绝了。不是他没有10万元资金,而是他认为拿出10万块创业,如果失败了就损失了10万元,这是好不容易存起来的钱,舍不得。
最后,这哥们公司风生水起,当初投资的10万元早已经数十倍挣回来,他也不觉得懊悔,总是想着万一当初要是赔了,多可惜。
可实际上,10万元的创业成本,对一个三十岁的年轻男性来说,完全负担得起,大不了从头来。更何况,这位亲戚的儿子根本不用负债,他的积蓄早已经超过了10万。
眼界决定一个人的未来,魄力同样重要。
而这两种东西,往往在于原生家庭给予下一代的底气。明明是小康家庭,没必要跟孩子哭穷;明明能负担起孩子某种才艺教育,没必要哭穷,完全可以让孩子更加自信地傲立在人群中。
我经常会跟孩子交流家庭的经济情况,甚至在过年的时候,告诉孩子我的过节预算,告诉孩子要准备哪些东西,请他一起跟我选购,一起跟我做经济计划。
我有个开高级画廊的朋友,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跟孩子做买卖的游戏。孩子很早就有经商的思维,在7岁的时候,提出要贩卖他养的小春蚕,并要求父亲在店门口给他一张小桌子可以放置他的小蚕。我的朋友同意了,于是我们去他店里的时候,就会看到画风非常搭调的一幕:
一个每幅画价格基本超过10万,装修得富丽堂皇的画廊门口摆着一个不入眼的小桌子,上面用两个纸质的盒子装着蚕,一个纸质的盒子里的蚕子稍大,卖一条1块钱,而另外一个盒子里的蚕子3条卖1块钱。
有人问朋友,不担心孩子的“游戏”影响自己的生意吗?朋友表示他跟孩子约定“经商实验”为期一个月,并表示只要孩子能成长,这点损失不算什么。朋友最后还兴奋地跟我们分享,在“游戏”中,儿子会思考,会想出搭配桑叶捆绑销售。
这就是富养,哪怕朋友的老婆真的很心疼那个月的店租,朋友都微笑着支持孩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