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做書
记录出版者的努力和探索,让出版简单、有效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时政连连看  ·  2025年省考~人民日报范文200篇 ·  22 小时前  
为你读诗  ·  梅花,是春天发给我们的第一条短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做書

一周出版资讯|两位同行患病,目前正在募捐治疗资金,请大家多多帮助

做書  · 公众号  · 文学  · 2021-03-22 16:46

正文

【一周出版资讯】是做書的新栏目。我们将用短新闻的方式,为大家带来国内外最新出版及文化资讯。本期特别关 注为 “两位同行患病,目前在水滴筹和轻松筹平台募捐,请大家多多帮助”,将于最后一则资讯中展开。


01

波兰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逝世,享年75岁


据波兰媒体援引出版方的消息,波兰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于当地时间2021年3月21日逝世于波兰克拉科夫,享年75岁。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Adam Zagajewski,1945— 2021),波兰著名诗人、散文家,波兰“新浪潮”诗歌的代表诗人和主要理论阐述者。主要著作有诗集《无止境》、随笔集《另一种美》《捍卫热情》等。曾获特朗斯特罗姆奖、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格里芬诗歌奖终身成就奖、阿斯图里亚斯公主文学奖等多项权威大奖。“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扎加耶夫斯基创作了不少该主题的诗歌作品,因此也常被外媒称为“9·11诗人”。(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02

2021年度英国女性小说奖入围长名单揭晓,跨性别作者首次入选


据英国《独立报》消息,当地时间3月11日,2021年度英国女性小说奖宣布首轮入围长名单,共有16部女性小说入选。值得注意的是,入围今年女性小说奖的作者还包括一位跨性别作者。据悉,本年度英国女性小说奖的入围短名单将于4月28日正式公布,最终结果将于7月7日公布。

当地时间3月11日,伦敦公布2021年度英国女性小说奖(2021 Women’s Prize for Fiction)入围长名单,16部女性创作的小说入围,其中6位为英国人,5位为美国人,2位来自爱尔兰,另外三位分别为加拿大人、巴巴多斯人和加纳裔美国人。这些作品均于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之间在英国出版。据悉,本年度英国女性小说奖的入围短名单将于4月28日正式公布,最终结果将于7月7日公布。获奖的女性作家将获得由匿名赞助者提供的30000英镑奖金和由雕塑家格里泽尔·尼尔(Grizel Niven)捐赠的限量版“贝西”(“Bessie”)青铜塑像。

“英国女性小说奖”最初创立于1996年,旨在表彰女性作家的文学成就,每年颁发给世界范围内通过英语创作小说的女性作家。该奖项的创建灵感来自于1991年的布克奖,当时,布克奖的入围短名单中没有一部作品来自女性作家,尽管当年女性作家占据全年小说出版的60%。因此不少作家、记者和出版行业作业者发起设立具有广泛认可的女性作家奖项,以次来改变这一局面。(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0年度的青铜塑像,图片来源于Publishing Perspectives官网


03

《阿凡达》重映:11年后,为何它仍然引发观影热潮?


这两日,《阿凡达》正在中国院线重映。重映第二天,票房即破5090万人民币,全球票房突破27.98亿美元,重登全球影史票房冠军。
在这又刮起沙尘暴的春天,《阿凡达》的出现增加了一种似曾相识的体验。在怀旧的氛围之中,我们得以重新审阅这部曾经的现象级、划时代的作品,发现它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可避免地表现出陈旧。“卡梅隆毕竟不是库布里克,《阿凡达》毕竟不是《2001太空漫游》”。

但这次重映同样给予我们机会,回顾《阿凡达》所带来的贯穿整个2010时代的、全球范围的电影技术革命。在后继者的推动之中,这场革命经历过狂热,也因剑走偏锋而遭遇冷感。突进的技术变革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个问题:“技术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帮助我们理解了现实?”被技术填满了罅隙的影像或许更加清晰,却可能让我们偏离了叙事的本真。
重新观看《阿凡达》,我们意外地发现,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不仅在技术上,更在于它帮助我们认识了技术的边界,并协调了技术和内容之间的张力。它赐予主人公孩童般视角的同时,也允许观众好奇而贪婪地窥探到一个(同时是内容和媒介上的)未知的世界。
与《阿凡达》重逢,仍然是一桩幸事。它让你觉得,卡梅隆所许诺的明天虽然可能尚未到来,但“太阳尚远,却必有太阳”。(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04
2021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公布,两位立誓“决不拆毁”的建筑师获此殊荣

普利兹克建筑奖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自1979年创办以来,每年授予—位或多位做出杰出贡献的在世建筑师,以表彰他们的建筑艺术对人文科学和建筑环境所做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北京时间昨日22时,普利兹克建筑奖官网公布了今年的两位获奖者,他们是来自法国的安妮·拉卡顿(Anne Lacaton)和出生于摩洛哥的让-菲利普·瓦萨尔(Jean-Philippe Vassal)。

1987年,拉卡顿和瓦萨尔在巴黎成立了他们的建筑事务所。在既往的30多年间,他们设计过私人和社会住宅、文化和学术机构、公共空间以及城市发展策略等众多项目,包括法国的拉达匹住宅(1993)、费雷角之家(1998)、波尔多住宅(1999)、南特国立高等建筑学院(2009)等。这些建筑作品最大的特色是选用经济型和生态材料,优先考虑空间的丰裕性和使用的自由度,以此体现两位建筑师对社会正义和可持续性的倡导。(来源:界面新闻)



05

以色列发现“死海古卷”新残片,有与其他任何手稿都不同的文本差异


据艺术新闻网(artnews.com)报道,3月16日,以色列考古学家发现了死海古卷(Dead Sea Scrolls)新残片。新出土的羊皮纸残片中包括以希腊文书写的《十二先知书》段落,这组古老的犹太宗教手稿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以色列文物局称,这组残片发掘于耶路撒冷以南的“犹大旷野”(Judean Desert)的一处洞穴中,据信是近1900年前犹太人在反抗罗马人的巴柯巴起义(Bar Kokhba Revolt)期间藏匿于此。

图源:CDE News

死海古卷泛指自1947年在死海沿岸陆续发掘的早期犹太教、基督教文献,它们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这些古卷大多保存在瓦罐中,历经两千年,大部分已变成了碎片。经过专家们五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这些古卷大多被复原,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是《以赛亚书》。

死海古卷的发现解决了许多学术界在《圣经·旧约》经文及译本上的争议。比如在《诗篇》22章16节中,大部分《圣经》译者选用七十士译本的翻译,“他们扎了我的手和脚”。但从马所拉译本的直译是,“我的手和脚像狮子一样”。在1999年7月发表的有关死海古卷的文章中,福林特博士,死海古卷学院的负责人,向我们证实了从死海古卷中可知,“扎了”的翻译的确更接近原文。推翻了“‘扎了’是基督教为了宣扬教义而误译”的说法。说明现代《圣经》的翻译是正确的。

死海古卷中的旧约抄本,为新约经文提供了准确翻译的依据,帮助我们回答了许多新约经文上的争议,更帮人们解决了一些有关新约圣经的教义方面的争执。(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06

2021北京图书订货会活动表出炉


第34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将于3月31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开幕。本届图书订货会精心策划场内场外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200余场,部分活动表如下图所示。(详情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