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拼经济,并且要大力发展制造业,这是上上下下都在形成的共识。
腾腾爸虽然身处小县城,但也有机会参加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会议,可以切身处地地感受到一些重要的信息。
我坚信,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开门红”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3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月份官方PMI数据:3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8%,前值49.1%;非制造业PMI为53%,前值51.4%。
PMI的中文简称是“采购经理指数”,这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进行调查总结编制而成的一个月度综合性指数。
也就是说,PMI数据超过50%,意味着经济处于扩张状态,低于50%,则意味着经济处于收缩状态。
2022年底疫情管控放开后,中国制造业PMI曾迅速反弹,在2023年2月达到52.6%的高点,然后快速回落,当年4月份就下滑到了50%之下,直到当年9月份,又短暂回升到50%上方,之后再次回落,一直到今年3月,才再次回升到50%上方。
从这些数据的变化趋势看,过去的一年多时间,我们的经济发展,尤其是经济成分最重的制造业发展,压力较大,始终处在扩张与收缩的边缘。
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中国经济重新步入了扩张区间,但整体形势还不稳固。
扩张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订单增加,利润增加,企业家的信心也会逐步得到恢复。
企业家信心的恢复,则意味着更多的追加性投资,从而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空间。
企业利润增长,企业家信心回升,都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
第二,宏观经济回升的根基还不稳固,意味着宽松的刺激政策还会继续。
一季度GDP数据,估计不会太差,甚至有可能像PMI一样,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这些会直接打脸中国经济唱衰论,从而为资本市场营造更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
我知道,写到这里,笃定会有
杠精分子
跳出来吐槽:
我身边又有哪家企业不行了、又有哪个朋友破产了。
我可以很确凿地告诉你,既便是在经济发展最火热的时候,也一定会有经营糟糕以至于坚持不下去的个体存在。
总之吧,经济在好转,企业盈利在增加,流动性还在持续提升,社会信心会在这种环境下得到有效地恢复。
这一切,最终都会在资本市场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与反映。
我感觉,2024年最好赚钱的一段时光,可能近在眼前。
A股和港股已经互联互通这么久了,两个市场还经常节奏不一,这非常让人头疼。
港股的很多规章制度,尤其是一些技术性的规章制度,应该努力向我大A股靠齐了。
前番开大会的时候,港交所的管理层向大会建议,应该将港股通的门坎大幅降低,比如从现在的50万市值下降为10万,还有应该取消港股通的20%红利税,跟A股税收政策保持一致。
提议是好的,但你港股也得主动寻找改变,努力跟我大A股接轨啊。
希望双方都能思想开放一点,把这个双向奔赴的过程,步子迈得尽量大一点。
全文完。
作者简介:
我是腾腾爸,畅销书《投资大白话》与《生活中的投资学》作者。2023年新出版
两本新书《一本书看透财报》、《一本书看透A股》,
目前正在热卖
!
套装,普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