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 景
随着时代发展和国家需求的变化,遥感GIS技术在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均不断扩展,已从地球观测服务拓展到月球与深空探测,角逐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深空探测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寻求永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拓展人类生存空间、丰富人类认知的重大新兴领域,亟需加强面向深空探测的遥感GIS理论方法与应用创新研究。
从20世纪末至今,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出于航天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考虑,纷纷提出月球、火星、小行星和其他类地行星的探测计划并积极实施,掀起了新一轮深空探测的热潮。我国目前已成功实施了一至三期探月工程,实现了“嫦娥”系列月球探测“绕、落、回”三步走的目标,完成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等重大深空探测任务,制定了探月工程四期、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小行星和火星采样返回等长期探测任务。
遥感GIS是深空探测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在地外天体资源勘查、探测选址、安全着陆、路径规划、探测巡视、科研站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已成为遥感GIS学科的新战场和国际前沿。在深空探测中,与空间信息相关的数据来自于地基、轨道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等不同观测平台搭载的各类型探测载荷,获得的数据具有多源异构等复杂特征。对地外天体的科学认识和对深空探测任务的支撑,需要建立遥感GIS技术在处理、分析、解译与应用方面的全链路体系。虽然国际国内学术界和工程界在这些细分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面向国家战略的践行和关键任务的实施,尤其在人工智能作用越来越显著的时代背景下,仍需突破一系列基础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
为了及时、集中地反映遥感GIS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前沿进展,《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拟策划出版“从地球到深空:遥感地理信息技术拓展与创新”专题,旨在为相关专家学者提供交流合作、发表前沿科研成果的平台,促进深空探测中遥感地理信息处理、科学探测与任务支撑等问题的突破与解决,共同推动从地球到深空的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前沿的开拓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