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
读史
"
免费关注。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壹:石兵器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的石兵
原始人类,工兵不分,石器就是石兵,用作生产生活工具就是石器,用作格斗就是石兵。当时的代表,是周口店“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二、新石器时代的石兵
新石器时代的石兵,人工磨制精良,兵器平泽锐利,与现代石器相比也毫不逊色,且种类丰富,涵盖石刀、石刃、石刺刀、石匕首、石枪、石矛头、石镞、石戈、石棒、石斧、石圭、石镰刀、石锛、石铲等。其代表是浙江杭县良渚镇出土的石器。
石箭头和石斧
石箭头
贰:铜兵时代(夏商周、秦汉)
一、夏代铜兵
夏代的铜兵,经前人图示的,只有吴兴陈经抱所藏的一把青铜匕首。
夏代青铜匕首图示
二、商代铜兵
商代铜兵已经非常精美,不仅铜锡合金已臻完善,而且雕镂镶嵌手工精巧绝伦。商代的铜兵,大概分五类:铜矢镞、铜勾兵、铜矛、铜刀和铜削、铜斧和铜锛。
商代铜钺(钺是一种斧)
商代铜戈
商代铜刀
商代铜剑
国家博物馆藏商代铜兵
三、周代铜兵
周代是青铜兵器盛行时代,并已经铸出商代所没有的名剑,但已经处于青铜兵器的晚期,铁兵器开始出现并应用。多数铜镞,均带有铁尾,长短不一,有长过镞本身数倍的。战国前只有小匕首而没有剑,体短而无柄,跟长矛的矛头相近。周代后半期才开始出现剑。
1
、周代长兵
周戈
戈为勾兵或啄兵,用以钩挽敌人并啄刺敌人的装柄长兵。钩住敌人的脖子而杀死敌人,或钩近了用短兵砍杀,叫钩兵;从上面啄入人头,或者从旁边横啄入人腰,叫啄兵。
西周青铜戈
西周蜀式铜戈
战国铜戈
周戟
戟为戈矛合体,柄前面安直刃刺敌人,旁边有横刃可以钩啄敌人,兼有钩刺的作用。
西周人头形青铜钩戟
周矛
矛为纯粹刺兵,制作简单而杀敌效力极大,所以从汉代开始戈和戟渐渐衰微,矛却独存,一直用到现在。
吴王夫差矛
西周铜矛头
周殳
殳是装长木柄,起撞击或前导作用的古代兵器。
周代劈斫长兵
周代的劈斫长兵,包括斧、钺、戚、斤、戣、瞿等。
西周铜钺
2
、周代短兵
周代鸾刀,至今仍然可称天下最华美的名刀;战国名剑,至今仍可称天下最精美犀利的宝剑;周代匕首,也至为美丽,为后世所难以企及。
周刀
周代重剑,剑制起于周代晚期,为人所贵重,都喜欢佩戴,而不喜欢佩刀。直到铜兵衰落而铁兵兴起,刀才与剑并称。出土的周刀数量很少,且大都没有铭文,所以不为人所重。
西周鹿头刀
周剑
周代的青铜剑有着三大特点:一是合金成分较为复杂,配合也更为优美;二是外镀非常薄但是非常坚固,所以即使再土中几千年也不腐朽;三是剑刃上都有着天然精美的花纹。
越王勾践剑
越王州句剑
羊侯铜剑
3
、周代射远器
周代弓矢种类很多,制作精密,有一种铜镞用铁茎或长形铁尾。
四、秦代铜兵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觉得以后天下不用再用兵,同时禁止民间私藏武器,就尽毁天下精美优良的铜兵,所以秦代铜兵并不可观。但因为离战国还不远,风气仍在,所以仍然留下了残迹。
1
、秦代长兵
秦代长兵,与战国无异。
秦代铜戟(复原)
2
、秦代短兵
秦代自制的铜剑,与秦戈同,都刻有年份
3
、秦代射远器
秦代弩机尚未见到,弓箭形制与战国没什么差别。
五、汉代铜兵
汉代有
400
多年历史,远长于秦朝,铜兵也更加可观,且有些是夏商周三代所没有的,比如铜弩机就是汉人自行创制的武器。汉代是铜兵的尾声期。
1
、汉代长兵
汉代长兵,侧重戟和矛,戟最盛,矛次之。汉矛已经跟后世的长枪相近,汉戟也和周代形状不同,且有双戟之制,介于长兵和短兵之间。
西汉铜戈
2
、汉代短兵
汉代离战国不远,所以刀剑等短兵还都用周代之制,特别是实茎有后的铜剑,用途最广。此外也有汉代特形创制的短兵,也有铜锤、铜斧等兵器。
汉代错金铁短剑
3
、汉代射远器(铜弩机)
汉代射远器可分为弓箭和弩机两种。汉弓多用铜饰,也有玉饰,制造大都仿战国、名称甚多,如虎贲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强弓等。铜弩机则是汉代自造或改良的兵器,用途很广,是汉代铜兵中的佼佼者。
西汉铜弩机
弎:铁兵时代(汉、晋、唐、宋、元、明、清)
一、汉代铁兵
周代至秦代,已有铁兵出土,但这一时期因为技术等制约,尚未普及和成为主流。到了汉代,铁兵便进入了全盛时代,并开始升级为钢兵,甚至有炼至百辟的。
二、晋唐铁兵
两晋、五胡十六国以至于隋唐,期间铁兵早已到全盛时期,各种铁器应很可观,但可惜没有太多藏器可供参考。这主要是因为那时的铁兵器大多没有铭文,收藏家不屑于收藏和记录,以及武器在陪葬上的严格限制。在唐代,重视枪和刀,剑沦为贵族和将官饰品,或者道家镇邪器物。但唐剑的形式,是后代铁剑之鼻祖。
日本正仓院所藏唐刀(部分)
三、宋代铁兵
汉代铁兵盛行,铜兵衰亡;两晋铁兵有新制;六朝兵器基本全部用铁,但创制不太多;五胡铁兵,形制特异的很多;唐代统一各制,甲兵盛极一时,但剑制却化为单一元式,后世莫不遵从;五代承接唐代。
宋代统一全国,外患很大,讲求甲兵不亚于唐朝,但却形式庞杂,凌乱无章。且宋代铁兵的质料不佳,陪葬的早已化为朽铁,得到保藏的屡经战乱后也基本荡然无存,只能依靠《武经总要》一书加以了解。
1
、宋代长兵
宋代长兵沿袭隋唐,以枪为主,长杆大刀次之,还有钩竿、叉竿等杂形长兵,带有明显的胡人色彩,各式长枪也杂有外族形制。长刀则大都承袭三国两晋及隋唐之制。《武经总要》中的几十种兵器,虽然有宋人创制,但多数都是从旧兵仿制而来。
2
、宋代短兵
宋代短兵的形制极为庞杂,但最重要的两种武器刀和剑,形制却很简单:刀只一色,而且非常笨重;剑只两色,全部依照唐制,形式也欠灵活。宋人的短兵,不特别重刀剑,而杂式短兵极多,如蒺藜、蒜头、连珠三节鞭、剉子斧、铁简、铁棒等。
3
、宋代射远器
北宋时中国制造火药已有成法,所制火炮已能有效应敌。南宋时火枪、火炮并用,如突火枪、霹雳炮、炮车等。至于火箭,宋人和金人都使用,战时屡奏奇效,外形近似常规的箭,只是镞为荷葩式。宋弓名目很多,麻背弓和黄桦弓是比较显著者。宋劲弩有黑漆、雌黄、白桦、跳镫、木弩等名目,弩箭有三停、木羽、点钢、风羽、朴头等分别。宋代的大弩床弩,为宋军精锐武器,一发可中数十人,可射数百步远。
四、元代兵器
蒙古称尊之大帝,其势力几乎统治全亚洲,且西及欧洲的一部分,兵力之强、器械之精,举世无匹。元人自制自用的兵器,即蒙古兵器,种类颇多,制造极为精美。尤其是蒙古大帝占领印度西北德里城,建都之后招募各国良工所制的兵器,更为犀利华美。
1
、元代长兵
元代骑兵为主,步兵次之,骑兵步兵都境遇骑术,全部以弓箭为唯一利器,此外还用剑、镰刀、斧、锤等,不太喜欢用长兵。但并非没有,比如骑兵善用的标枪,体轻而甚长,标枪的铁刃头常系四角形,极为尖锐牢固。蒙古军的标枪有三种:欺胡大、巴尔恰和三尾掷枪。
2
、元代短兵
元代蒙古军的短兵,尚剑和斧,锤与短式标枪次之,刀又次之。其剑、斧、锤、枪的形制,都与汉器不同。
铜骨朵
3
、元代射远器
南宋已有枪炮,但至元代毫无进化,蒙古军称霸欧亚全恃骑射之精,直到十五世纪仍以弓箭为主。蒙古军所用之弓特大,军士载箭特别多,发矢如雨,穿甲透铠。且骑兵均带短标枪,远掷杀敌,对付近距离的敌人,远者则箭射。蒙古军所用的火器有三种:一是花炮即砰(石拜)双响之类,二是土耳其人为蒙王制造的火枪,三是大炮。
回向炮
铜火铳(复制品)
五、明代武器
明朝自制之兵器与宋代兵器有很大不同,并且有很多自己的创造,比如戚继光等军为抗倭特制的狼牙筅。也有很多日本式兵器,因为明代倭患很烈,中国兵器不能抵,于是参用日本式兵器。明代的枪炮制造水平很高,在平边患和内乱中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明代自制火器不止于枪炮,还有地雷、水雷、流星炮、连珠炮、万人敌大炸弹等。
1
、明代长兵
明代长兵小部分承袭旧制,大部分是明人自行改制或创制。自创的长兵,大致可分为刺兵、勾兵、馇兵、砍兵、铲兵、叉兵、镜兵、筅兵以及火器诸类。刺兵重要的有四角枪、箭形枪、曲刃枪、焰形枪、标枪等长柄铁枪,勾兵重要的有铁钩枪、钩镰枪等长柄枪刀,馇兵重要的有龙刀枪,砍兵重要的有长刀、腰刀、铁钩枪、龙刀枪、钩镰刀,铲兵重要的有月牙铲,叉兵重要的有马叉,镜兵重要的有枪头齿翼月牙镜,筅兵重要的有狼牙筅,火兵重要的有梨花枪。
2
、明代短兵
明代短兵大部分与宋代相似,只外形略微有差别,小部分是明人创制。比如明代长刀、腰刀、短刀均仿日本刀式,与宋元差别很大。明代多用刀及其他短兵,少用剑,普通剑形脱胎于唐剑,著名者有七星剑、鱼骨剑。明人喜欢用锏。明代杂形短兵,有铜瓜、铁标枪、短柄三叉、戟形短枪、二节铁鞭等。
3
、明代射远器
明代有一种介于短兵和射远器之间的系兵,用锁链扣系兵器掷出击人或钩人,有三种:飞锤即流星锤,双飞挝,飞钩也叫铁鸱脚。明代正宗的射远器,可分为弓箭和火器两种。
明代弓箭
明代的弓分为大弓、常弓和大弩数种。明箭种类很多,有马箭、令箭、球箭、响箭、长杆火箭、步箭、穿耳箭等。
明代火器
明代所用火器有枪、炮、爆炸器(地雷、水雷等)三种,大都是明人自制,少数仿制外国。火枪有长枪和短枪。大炮以材质论有青铜和铁制两种,以口径论有短体大口和长体小口两种,以外形论有双耳柄炮、凸腹炮、多箍侯尾炮、宽箍厚膛炮、米袋形神烟炮、子弹形神威大炮、雪茄形八面转百子连珠炮等,以作用论有平射球形大铁弹之炮、曲射远距离之炮、以尾杆旋转四面扫射之连珠炮(就像现代机关枪)、先放毒雾后射子弹之巨体炮(毒雾作用就像现代战争施放烟幕弹)等。爆炸器种类也很多,如水雷(混江龙)、地雷、神烟飞火流星炮、毒火飞廉箭等,守城火器则有“万人敌”。
三眼铳
明代神威大将军炮
明代早期火铳和掣电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