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才宝宝育儿
专业儿童心理专家坐阵,帮助爸妈解决育儿难题。孩子的早期教育、性格培养、智力启蒙、营养健康等知识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还有原创好听的夏天姐姐讲故事,和你一起养育出健康、快乐、阳光的聪明宝宝!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个妈妈六个娃  ·  再不开学,二胎老母亲就快绷不住了 ·  2 天前  
常青藤爸爸  ·  《哪吒3》没出来之前,看看它也过瘾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天才宝宝育儿

有娃后,有几个当妈的不是神经病?

天才宝宝育儿  · 公众号  · 育儿  · 2017-09-26 12:30

正文



0 1


“如果一个女人突然不联系你了,只有三种可能:一是她死了,二是她生孩子了,三是她的孩子到学龄了”。


我才发现对于 30+这个阶段的女人,生孩子是一个槛,三岁入园是一个槛,六岁入学又是一个槛。


原本,我打算陪娃几天,帮他准备一下开学各项事宜,我自己也放松一下,于是,向公司申请了一个周的年休假。


我这种没做过全职妈妈的打工狗,想象中,休假是在秋日阳光中睡到自然醒,拉开窗帘看到碧海晴空,吃吃早餐,做做家务, 听听音乐,写写文章,带孩子买齐书包文具,将他送上人生新的起点….


结果,还没休完我就哭着想去上班了。


我的体力接受着平日鲜有的磨炼——光打扫卫生、收拾玩具就险些把老腰累断。


我的耐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把胶水倒进了鱼缸,把老人手机用自来水冲洗,把我的沐浴液吹了泡泡…..


我的时间被生生拆成了碎片——去学校开新生家长会,送他参加新生入学培训,每天四趟往返接送,晚上陪他完成各种练习任务…..


我的精神遭受着巨大的考验——他不适应新环境,不愿意上学,每天推搡着出门,硬生生塞给老师,让我既隐隐担忧又非常上火又有些心疼…..


想看的书没能看,要写的文章没能写,一天连口水都顾不上喝。说出来有人会信吗? 你不就是天天在家接送个孩子吗?



02


实在心塞,向闺蜜诉苦并讨教,她们几个像商量好了一样齐刷刷回复:万分理解!刚入学几个月都是这么过来的!


可我怎么看人家的妈妈都那么轻松呢?我怎么看人家孩子都那么爱上学呢?


闺蜜A说:拉倒吧,我儿子第一周每天下午上课都睡觉,我差点气疯了。


闺蜜B说:别羡慕人家,我们适应了一个学期才调整过来,我险些坚持不住让他退学。


闺蜜C说:我们为了回家不肯写作业挨过多少揍,我都快得抑郁症了。


呼!我稍稍松了一口气。你看,女人就是这么俗不可耐,看到有这么多和自己类似的情况,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心理平衡——原来我家娃不是最差的,原来我自己不是最悲催的。原来这些情况不是独我一个的。


第四天上学,送孩子到校门口,他终于进步了,不再抱着我大腿哭,乖乖跟着老师走进去了。


我去,今天的天怎么这么蓝!世界真和平!生活真美好!


突然觉得,我真像神经病。



03


说给刚刚当了妈的姐妹S听,她说,当妈的哪个不是神经病?昨晚我娃鼻塞,我紧张得一夜未睡,直到早上听着呼吸顺畅了,我这一颗心才落了地。


是啊,哪个当妈的不是神经兮兮一路过来的?


劝慰别人的时候我们都是智者——“不用太担心啊,小孩都这样啊,长大一点就好了啊”


呵呵,换成你的娃高烧39度三天不退你试试?


换成你的娃被一波又一波的肺炎、咽峡炎、手足口传染你试试?


换成你的娃坐不住、不学习、考倒数第一你试试?


我们口口声声多么爱孩子,心里还是总忍不住跟“别人家的孩子”去比。人家个头高,人家体格壮,人家学得快,人家悟性强。


说完全不在乎,说一点不焦虑,那是骗鬼的。


我一直觉得这些年我铠甲加身,后来发现,孩子这根软肋,我还是脆弱到不行。


哪个妈妈不曾在孩子生病时愿意拿全世界去换他健康。


哪个妈妈不曾在孩子危难时愿意用自己的性命去交换。


同事大姐曾告诉我,每当孩子不听话,恨不能将他打断腿。而每当他一生病,又紧张的整晚不能睡。甚至时不时拿手伸到娃鼻子底下,生怕他没了呼吸。


几年前儿子曾做过一个小小的外科手术。在医生看来,和感冒发烧一样普通。而我,在手术室门口几乎要死过去。


我对老公说:如果可以代替,我愿意替他进去,不用麻醉,随便割。


老公说:你能不能理性一点。


我不能。


在那一刻,所有当妈的女人都不能。


在那一刻,我就是个神经病。



0 4


一天晚上跟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说,被孩子搞得很崩溃,觉得人生好失败。她说,失败这事不就是我们这种女人面对熊孩子的专属情绪吗?


是啊。


我们不是拿孩子没办法,很多时候,我们是拿自己没办法。


每当他仰着小脸斩钉截铁地说“不”的时候,每当他眨巴着眼晴编那些惊人理由的时候,每当他眼神流露出“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的时候,每当他挑战我的底限把我逼得想动手的时候,我都要在心里默念一万遍:我亲生的!我亲生的!我亲生的!


然后深吸几口气,让内心的两个自己停止撕打,换上妈妈专属的和蔼可亲的笑容,拉起他的手:好孩子,来,我们交流一下这件事。


这些日子,我唯一干的一件正事,就是反思自己。


闺蜜Dora曾对我说,当初她给女儿哺乳一直坚持到两岁。其实不是女儿断不了奶,是她自己断不了。她比孩子更心存依赖,不愿断开这种形式的依恋。


很多时候,不只是孩子没长大,是我们自己也没长大。



0 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