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sor团队成员分享了他们在开发过程中使用的AI配置。
在最近的Cursor x Ramp活动中,Cursor团队成员@shaoruu公开了他们在开发过程中使用的AI配置。
这份配置立即引起了开发者社区的热议,因为它揭示了Cursor团队是如何利用自己的产品来开发产品的。
「产品开发者即用户」的优势
Cursor团队展示的这一做法,完美诠释了「
当开发者就是用户时,产品体验必然出众
」这一理念。
@kayladotdev在推文中表示:
@cursor_ai 员工们前来分享他们在构建Cursor时的Cursor工作流程。当构建者等于用户时,产品的用户体验便达到了顶级水准。
这种开发模式不仅能确保产品切实满足用户需求,还能在开发过程中不断优化和改进产品性能。
令人惊讶的AI配置规则
@shaoruu分享的配置规则内容丰富,既有严肃的技术要求,也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幽默元素。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
「
不要给我高层次的废话
」:这条规则直截了当地要求AI提供具体的代码或解释,而不是笼统的建议。
-
「
保持随意,除非另有说明
」:这显示了团队对于工作氛围的偏好。
-
「
简明扼要
」:强调了效率的重要性。
-
「
将我视为专家
」:这有助于获得更深入、更专业的回答。
-
「
不要道德说教
」:这条规则引起了不少关注,@TechEd评论道:「"No moral lectures"很疯狂🤣」
-
「
无需提及你是AI
」:这可能是为了获得更自然的交互体验。
开发者社区的反响
这份配置规则在开发者社区引发了热烈讨论:
@ZOHEB表示:
看到Cursor的开发者也有和我一样的搞笑系统提示,真是令人安心又感到安慰🥲🙏🏼
@HenryMoran指出了一个有趣的观察:
有趣的是,一切都与输出格式有关,与技术栈无关。
这反映出Cursor团队更关注AI输出的质量和格式,而非特定的技术栈。
引发的思考
虽然这份配置规则得到了许多积极反响,但也引发了一些质疑和思考:
-
@DanBrickley提出了关于「立即给出答案」这一规则的疑问,认为它可能与「思维链」方法相悖。
-
@EduardoBorges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提醒过长的提示可能会影响结果质量。
-
@saforajolfaie则直接问道:「这不会太长了吗?」
Cursor团队分享的这份AI配置规则,不仅展示了他们如何利用自己的工具提高开发效率,也为其他开发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它体现了一种「
边用边改,不断优化
」的开发理念。
然而,如@GenAICyberman所说:
我要在我的Cursor 上设置这些规则,看看会发生什么🤖虽然Cursor在没有规则的情况下已经很好地为我工作,但有趣的是,看看这会不会有任何积极的影响或过拟合。😊
每个开发者都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项目特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AI配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