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人说
投资人说,致力于寻找具有匠人精神的投资人,多角度呈现投资人所看到的世界,经常关注我们你可以获得充满趣味的思维启迪,还有接地气的创投方法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象击股  ·  越这样做信心越足!!! ·  昨天  
大象击股  ·  越这样做信心越足!!! ·  昨天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山河远阔,烟火人间。又一年,千里婵娟。 ·  2 天前  
EarlETF  ·  中秋快乐 ·  2 天前  
思诺财富  ·  我们到底在做什么? ·  4 天前  
思诺财富  ·  我们到底在做什么? ·  4 天前  
首板战法  ·  呼家楼一家独大!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人说

新零售是个大风口,还需要时间去探索技术和路径

投资人说  · 公众号  · 投资  · 2017-12-26 19:38

正文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投资人说


题图:GGV管理合伙人 徐炳东先生

投资人说按:秉承「数据是检验影响力的唯一标准」这一理念,华兴资本「VC/PE影响力投资榜单评选」再次强势开启。华兴资本携手投资人说,致敬有影响力的投资人,并邀请他们一起探寻如何在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保持敏锐的判断。


2017即将过去,这一年里AI、新零售、互联网金融风口一波又一波,回望这一年投资人们是如何看待风口的,他们更看好哪些领域,什么样的创业者更受青睐?接下来我们会陆续推送【对话影响力】的相关内容,今天是九期。



2003年从英国曼彻斯特商学院毕业之后,徐炳东就进入了投资银行;两年之后,在国内VC爆发前夜,他踩准时机进入行业。一晃十数年过去,这个年纪轻轻的新生代,已经是业内不可小觑的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投资人。加入GGV纪源资本成为管理合伙人之前,徐炳东已经投出了51信用卡、喜马拉雅、天天果园、宝宝树、康辉医疗、触宝等一众明星项目。


在采访过程中,徐炳东坦言自己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业余的休闲方式主要是打德州扑克。他认为这项游戏入门虽快,但是想要玩得好,不被情绪左右才是最难的,这和投资一样。他认为一个VC最重要的天赋就是想象力。


GGV纪源资本在华兴资本2017年度「影响力投资榜单」中获评为「年度影响力VC投资机构」,作为GGV中坚力量的代表,徐炳东对于新零售的爆发以及技术创新带来的机会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那么,他为什么倾向于称「新零售」为「新线下」?为什么认为「中国是创业者的天堂」?加入GGV之前,他有哪些思考,为什么最终选择加入?也许这篇专访可以给您答案。


Q:您10月份在GGV Evolving Lifestyle活动上做了一个演讲,提到中国是创业者的天堂,为什么会这么说?您觉得现在中国的市场对于创业者、投资人有哪些机会和挑战?


徐炳东:说这句话是因为,首先,中国的市场特别大,在中国,所有的主流市场基本上都在万亿级以上,说小一点市场的话也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所以对创业者来说,市场纵深没有任何的问题,这个是一个最大的优势。


第二点,中国的政府相对比较开明,比较鼓励创新,在一些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全完善或者说监管还没有完全跟上的领域,创业者其实是拥有比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以及和政府一起去联合制定行业规则的可能,就比如说我们之前的出行领域里面就有两个,一个是打车市场,到后来现在的共享单车市场,其实都是这样的一些比较好的例子。


第三点,在中国,因为一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包括物流,在过去的两三年发生非常大的进步,我们看到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嫁接在这些好的基础设施,好的政府的支持上,有比较好的机会能够来做出新的一些东西。所以我为什么说中国是创业者的天堂,是相比于美国或者西方一些发达市场来看的,在以上这三点的基础上,中国拥有比较好的一些条件。


Q:GGV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投资策略会有怎样的偏重吗?


徐炳东:GGV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投资平台,我们的关注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全面的。除了关注市场上的一些主流方向,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会非常关注技术、和以技术为驱动的新的创业机会。


我入行也超过12年时间了,我刚入行那段时间的时候,VC在中国,乃至在世界范围内,主要走的是技术创新,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在过去中国的五年发生变化的巨大的技术创新带来的风口,就是移动化。移动化落在具体的项目上来说,可能没有那么大的技术创新,很多是一种模式上的创新,是一种用户消费行为或者用户行为的变迁导致的结构性的变化,具体来说的话,我们投的很多项目像手机上应用的APP,因为移动化,有定位,随时可以触碰到用户,所以导致了消费者行为的很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比如像互联网金融这样的一些领域,是在PC时代很难去建立的一种模型,但是随着智能化,用户用PC的时间少了,用手机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多,所以,今天移动产品已经可以为用户画像,可以通过手机来追踪这个用户在不同场景里面的消费行为,对用户做相对精准的画像,这个变化支撑了今天我们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包括互联网金融。然而移动化之后,主流商业模式的变迁方式又将回到微观技术驱动的道路上来,就比如说无人驾驶,或者是AI在各个不同行业的应用等等。所以,技术创新与应用在未来五年的时间里面会是我们一个主要的投资方向和着重点。


Q:您为什么倾向于称「新零售」为「新线下」?


徐炳东:比如说我们见到一些很有意思的商业模式,像线下的无人卡拉OK机,还有线下的跑步机,线下的健身房等等,线下通过智能终端和相对封闭、相对垄断的场景贴近用户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多,当线下通过传统的渠道逻辑去发生一些贴近用户的改变的时候,很多线上的模型也被迫要发生改变。我来举个例子,为什么会有新零售?因为从单位经济模型上来说,传统的电商和传统的便利店、超市还是有挺大的差别的。当用户下单变得越来越小额化,对配送的要求越来越及时,要求越来越高的时候,用户下了一个二十块钱的单,需要的配送费可能就是十几块钱,那无论你的产品毛利高到什么样的程度,都很难在短期内让整个盈利模型变得是正向的。所以,当新零售这种通过终端的方式贴近于用户,让更多的用户可以用偷懒的方式,不需要走出3分钟,5分钟,300米,500米,去获得一个相对唾手可得的一个产品和服务,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甚至品牌敏感度会下降,这就是渠道垄断。


我们来看一下新零售相比于传统零售和线上零售的优势是什么。首先,新零售几乎没有获客成本,因为他就在你身边,因为他让你感觉很方便。第二,他几乎没有履约成本,因为你自己走过去就可以取,并不需要别人送给你。就这两点来说,已经形成对线上的模型的巨大优势。线下零售做的是位置生意,但有一定的覆盖范围,500米,1公里,它毕竟没那么方便,此外线下零售有店租,有人工,请注意,店租是更关键的。所以,你可以看到新零售对线上和线下都有很大的优势。而且,我们认为智能终端才能做的更好。


另外,随着小额支付的普遍化,大家都习惯移动支付。不仅仅是新零售,更多的线下产品和服务场景都将依托智能终端和移动支付被纳入到改造的过程中来。


Q:您觉得新零售已经开始爆发了吗?还是说它在什么时候会真正爆发,然后会变成我们日常的全民的一种消费习惯?


徐炳东:一个很好的问题,其实还没有爆发。我认为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风口,但是它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过去这么多年来,大量的商业模式创新都是基于技术创新,只是有些技术创新让人感觉耳目一新,有些技术创新感官上没有那么强烈罢了,很多小的创新最后汇聚成了一个大的用户行为的改变,你才会有新的商业模式可以打造成为一个新的主流。另外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一个创新不管To B、To C,从中长期来说,它必须能成为从单位经济模型上能够算得过账的服务或者产品。过去有过很多伪创新,包括To VC的模式,最终会消亡或者被替代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经济模型不成立,或者没有办法完全可以算过账来。新零售我觉得目前只是个开始,最近看到一个词,OMO,我查了一下叫Online-Merge-Offline,线上与线下融合,这个词我还挺喜欢的,这是未来的大趋势。线上不会独立的成为线上,线下也不可能完全自己独善其身。新零售是一个中长期发展的方向,而且以后不会有线上和线下之分,这也是马云所说的,我非常认同的一点。然而,新零售还有很多技术需要去突破,就比如说大家所熟知的 Amazon Go 是一个很好,很炫的购物方式,但在商用之前,技术有个迭代的过程。


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相对大的风口,但是这个风口不会像移动那样,一阵风就刮过来,需要时间去探索技术和路径。当技术完全成熟了之后,它会是传统零售的一个疾速转型机会。但是在技术完全成熟之前可能还需要好几年时间,就会是创业者的机会,不过创业的门槛在新零售这个领域不低。


Q:您个人在投资逻辑方面,您是否会有一些倾向性?比如您会更喜欢看哪些领域,又或者说您倾向于投资赛道还是投资选手?


徐炳东:我投资的领域主要是交易、金融以及文化娱乐等To C领域。GGV的投资阶段相对较广,从Pre-A到C轮,甚至更早更晚都是我们会涉猎的。策略上我们更崇尚的是狙击手策略。在具体的投资中,我们会根据行业纵深和宽度以及目前这个行业的成熟度,选取一到两家,甚至两家以上的选手来布局。但是,这不算是赛道型的打法。


Q:您觉得,To C和To B的项目会有什么区别?您为什么更喜欢To C?


徐炳东:可能与我的视角与兴趣都有关,就To C的项目来说,除了你要了解用户是谁,你还需要知道创业者是谁。在过去五年中我们发现,创业者变得很年轻,五年之前我们见到的很多创业者都是70后,但是过去的五年我们见到的大量的80后,绝大多数是85后,甚至相当一部分是90后的创业者。这部分创业者与之前的创业者最大的不同是他们特别有个性,很多从事针对年轻消费者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些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是这些产品的最初最基础的用户,他们必须自己为自己设计产品。我特别喜欢与这些创业者交流。另外,To C的产品可能早期我投了一些公司,一些发展不错,其实他们之间有很多相同的逻辑和方法是共通的,可以分享给更多的一些新的公司。


Q:您刚才有提到一个项目积累的一些逻辑方法可以迭代到其他项目上。可不可以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呢?


徐炳东:其实还蛮多的。举个例子,比如说当年我在A轮投了宝宝树,做得相当不错,但在PC时代它并不是最大的,当年还有摇篮网,丫丫网等,可以说,但从2014年开始,宝宝树在移动上突飞猛进,很快做到了母婴移动端的头把交椅。2015年开始宝宝树开始用母婴电商变现,规模和经济模型都不错。


稍晚的同一时期,我还投了另一家公司叫美柚。从美柚的创立到成为一个受关注的产品,公司花的时间并不长。当时借鉴美柚的低龄化用户结构特点,从工具化切入开始往媒体社区的方向转,发现很多地方这两家公司可以相互借鉴。后来宝宝树在社区电商上取得的成绩,我也分享给了美柚。陈方毅通过一个月的测试,认为电商是美柚重点关注的一个变现方向。


Q:在加入GGV之前,您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虑。您当时的考量的点是什么?为什么最终选择来这边,吸引您的是什么?


徐炳东:有两部分原因,一个是行业趋势上的判断。坦诚来说,2017年年初加入GGV不算行业上特别好的窗口,就像我一开始所说的,现在没有特别大的风口,很难抓到特别大的机会,对自身的挑战很大,当然最后我还是选择了挑战自己。似乎这是一句唱高调的话,然而心理上还是斗争过的。


另外一点就是文化上的考量,迈出这一步,我花的时间最多考虑的就是与GGV的文化是不是契合。其实这也是最终我加盟GGV的主要原因,GGV拥有很好的合伙人文化的。


合伙人除了业绩的压力,还要背负一些管理的职责,我觉得这种文化和合作的模式,也就是合伙人的精神,是我非常欣赏,也是我觉得可以融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


Q:您刚才聊的过程当中也谈到希望挑战自己,您觉得自己是一个喜欢去挑战的人吗?日常生活中,您觉得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徐炳东:我觉得是吧。大多数投资人都是喜欢挑战的,尤其是早期投资人。因为早期投资,很多时候你找不到能绝对能够让别人信服的依据。但是做早期投资你获得成功和认可以后,那种成就感也是做中晚期投资可能没法获得的。在风险投资这个行业,入行这么多年并不会让你觉得乏味,因为你每天都会看到不同的行业,不同新的事物起来,能看到越来越年轻的创业者。甚至你会发现,很多东西都是在颠覆你的三观,你的认知的。比如95后和00后的圈层文化其实都和我们之前的70后甚至80后文化都有非常大的不同。这种学习和认可的过程会给你很多的满足感。当你和很多很年轻的朋友去聊这些新兴事物的时候,别人会感到惊讶,你会感到满足。年轻用户的敏锐度非常高,他们获取服务和接受新产品的应变速度非常快,挑战现有认知的过程本身就会带来很大的满足感。


Q: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爱好?压力大的时候如何放松呢?


徐炳东:和朋友们打德州。玩德州需要有分析,有预判。不过有的时候也并不按照逻辑走,因为毕竟和朋友打是一种娱乐消遣,适时让自己冲动一下,让自己固执一回,不完全按照逻辑概率分析去走,还是挺爽、挺放松的。德州其实很容易上手,学会可能就是十分钟的事,但是你要真正入门,可能需要有一两个月。不轻易被情绪所左右,那就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了,做投资也是一样的,和智商没关系,和情商也没有关系,有的时候就是一种天赋,看你的思维方式和你的想象力。


Q:您觉得自己是一个有想象力的人吗?


徐炳东:必须要有,做早期投资没有想象力的话,那很多项目其实投不出去。比如我投的是1,其实创始人做的只有0.5,但是我想的是后面那个100。我曾经就碰到过这样的案子,我投他的时候,当时我就想到了后面的事,但是那个时点上,创始人并不认同我,他也没想过后面的事如何落实,但是过了一年后,他告诉我,你当时说的对,我打算去做了。对于投资来说,有很多大的方向判断是相对有共识的,但是有一些的判断并没有,这就导致了机构和机构之间,投资人和投资人之间的不同。


Q:您觉得2017年创投市场的关键词是什么?


徐炳东:我觉得是回暖。回暖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大家开始把视线放到了以技术为驱动的发展路线上,而不是仅仅是移动化这一条路线。技术驱动已经进入了所有VC的主流视线,即使是新零售,新线下,背后都是技术驱动。另外一个回暖的原因是,很多早期单纯追求市场份额,追求用户体验的公司,在今年,或者说经过去年以后,都被投资人鼓励,或者说被迫都做了商业模式和收入模型上的妥协,开始追求一定的收入模型,让自己平衡,让自己变得更盈利,你发现,现在的项目有很多不同风格的基金开始合投,用不同的切入点和不同的眼光,不同偏好的投资人能够走到一起了,这也是融合。什么让投资人变得有信心?技术驱动或者盈利模型,带来更大的信心,你会发现2017年就是一个回暖的过程。


Q:最后一个问题,您认为GGV在市场上的定位是怎样的?


徐炳东:GGV在项目上,采取的是早期进入、长期陪跑而且贡献价值的策略。就拿我们过去的一些项目来说,不管是当年的土豆和优酷的合并,去哪儿和携程的合并,运满满和货车帮的合并,musical.ly和头条的合并,你会发现,我们的很多投资首先都是从早期介入的。我们在整个过程中,贡献了很多自己的价值。除了IPO,为什么这么多的合并会发生在GGV?因为GGV大量的深厚的行业理解和战略资源,包括我们对创始人的影响力,因为我们在行业里有深厚的背景,我们能够让事情发生。


*本文系华兴有个Alpha首发。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人说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

往期精彩回顾

【对话影响力】第七期——英诺天使 · 李竹

【对话影响力】第八期——蓝驰创投 · 朱天宇

推荐文章
大象击股  ·  越这样做信心越足!!!
昨天
大象击股  ·  越这样做信心越足!!!
昨天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山河远阔,烟火人间。又一年,千里婵娟。
2 天前
EarlETF  ·  中秋快乐
2 天前
思诺财富  ·  我们到底在做什么?
4 天前
思诺财富  ·  我们到底在做什么?
4 天前
首板战法  ·  呼家楼一家独大!
6 天前
虎嗅APP  ·  黑莓手机,死了
7 年前
猎奇漫画部  ·  漫画丨人皮衣裳 第40-43话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