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砍柴网
砍柴网(ikanchai.com)是国内十大新锐科技媒体之一,专注互联网行业分析的科技媒体,全方位解读互联网事件的幕后真相与动机,坚持以人文的视角解读科技,用专业的精神剖析时代,孜孜不倦探索科技与商业的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2024年iPhone在华市占率仍高达三成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字节跳动否认120亿美元投资AI基础设施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1600万 ... ·  3 天前  
新浪科技  ·  【乘联会崔东树:#2024年中国汽车进口70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砍柴网

宣告放弃社交后,支付宝又下了一步臭棋

砍柴网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3-21 17:35

正文

来源:砍柴网(ikanchai) / 作者:俊世太保



去年支付宝的改版可以说被各种吐槽,但本应该做好金融工具的是支付宝却仿佛着了魔,在微信支付凭借更高的使用频次不断侵蚀其线下份额的时候,支付宝迫切的需要维系住用户。


社交是支付宝不断在尝试的事情,不过在经历多次尝试后,支付宝终于在今年宣告放弃社交,并决定回归到金融创新领域。但这样的决定还没下好,支付宝就开始新的作死征程。


而这次的动作是加入了内容资讯流,山寨了一个今日头条。


据了解,支付宝即将要推出“头条”产品,而这个资讯类的应用名字比较尴尬叫:天天有料。听上去有点像是天天快报+今日头条的结合体,而天天快报则是腾讯旗下的个性化资讯类产品。



亿邦动力在一篇文章中直接表示,支付宝这次其实是山寨了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模式。


近年来,支付宝一直在寻求和微信的对标。


在支付方面,从红包的社交化到推出支付奖励金,都和微信支付的相关玩法非常相似;支付服务势均力敌的基础上,支付宝也曾多次尝试社交,试图直击微信的核心竞争力,但无奈频频夭折,圈子功能更受到了极大质疑。


虽然天天有料在收录和分发模式上和今日头条、UC头条等如出一辙,但细细想来,上述特点似乎又将它的定位引向了另一个产品:关注有推送、主页有私信入口、文底有阅读原文等,是不是和微信公众号过于“神似”了?


再说句题外话,在微信不久前推出小程序的时候,支付宝也对外公开了自己的小程序,在面对抄袭质疑的时候,支付宝表示:我们早都在做了,就是不小心名字撞车了。


回顾这几年支付宝和微信之间的竞争,微信的打法无疑更加合理。微信一直在做的就是不断丰富自己在线下的场景,相信大家都没忘记的大新闻是,微信不久前与星巴克等品牌的合作。以及微信和摩拜之间的合作,通过遍布大街小巷的摩拜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微信再次高频的拓展了自身的使用场景。


有趣的是,在微信和摩拜单车达成战略合作后,知名自媒体人冯大辉还开玩笑说:

「支付宝不是怕没有日活吗?阿里投资共享单车,先来个小目标,比如全国撒它个一亿辆,用户免费骑,不要押金,但是,得用支付宝扫码骑车,信用授权。还用担心干不过微信?」


结果果不其然,就在几天之前,支付宝旗下的蚂蚁金服和另一家共享单车巨头ofo达成了战略合作,但很明显,支付宝如今在拓展线下场景上,一直选择的是跟随微信的策略。


放弃社交其实是一种无奈,支付宝知道想和在社交领域打败微信这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如今的支付宝将更多的心思其实是放在了拓展了线上使用场景中,希望能留住用户更长的时间。蚂蚁森林是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根据支付宝官方的数据显示,蚂蚁森林用户数已超过2亿,每天节省碳排超过2500吨。


回到本次推出“头条”这件事上,支付宝的目的很简单,希望通过更具拥有粘性的内容信息流留住用户。支付宝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不难理解,微信凭借高频的社交行为是用户使用时长最长的产品,而今日头条则凭借个性化的内容信息流稳稳占据第二。


对支付宝来说,既然社交失败了,那么我就尝试下内容吧。


但支付宝的核心产品形态是支付结算工具,在辨识度上只能作为个人处理金钱关系的工具,很少有人会考虑通过支付宝进行社交,也很少有人会考虑通过支付宝阅读资讯。支付宝虽然用户很多,但这些用户其实很难导流到金融之外的场景中。


根据2016第三季度猎豹全球智库的数据,支付宝的转型压力来自于,微信支付所在的微信打开次数每周高达167次,微信每打开一次微信支付就多一分被用到的可能性;而支付宝只有15次,不足十分之一。因此支付宝背水一战也要加入内容,希望以此提高打开率。


从这个角度来看,支付宝即使在内容领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在打开频次上也永远不会超过微信。“用户把钱交给了支付宝,而把时间和朋友给了微信。”很多人仍然离不开支付宝,但更适合支付宝的可能还是金融场景的创新。


而微信作为社交工具其实也有自身的焦虑。「有人说,微信做社交没问题,但只要碰商业化,就有人骂。支付宝做社交被用户骂,但做商业化没有人骂。这个奇怪的现象后,支付宝也开始反思自己的基因本质。」


看上去好像确实如此,支付宝更擅长商业化,这其实也是支付宝的基因所致。


如今的支付宝越来越重,访问速度也越来越慢,产品体验上也和微信相去甚远。推出内容信息流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支付宝留住用户,但这很可能是捡到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工具化的支付宝其实秉承的应该是「简便好用,用户用完即走」,但内容资讯产品承载的任务却是最大程度留住用户,对交互界面、用户体验的要求很高。


一直被吐槽没有产品经理的支付宝能做好平衡吗?为此我打上了个大大的问号。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表达你的态度

回复 “ikanchai” 

加入"砍柴君和他的朋友们”